资源简介 大 熊 猫 的 历 史一 百 多 年 以 来, 西 方 世 界 从1869 年 法 国 神 父戴 维 在 中 国 发 现 大 熊 猫 开 始, 到 二 十 世 纪三 十 年 代 哈 克 尼 斯 夫 人 把 大 熊 猫" 苏琳" 带 到 美国 芝 加 哥 动 物 园 展 出, 以 及1972 年 美 国 总 统尼 克 松 访 华, 中 国 以 大 熊 猫 作 为 国 礼 相送。 世 界 性 的 熊 猫 热, 越 来 越 高, 使 它 名扬 全 球, 赢 得 了 全 世 界 人 民 的 喜 爱。 一 位苏 联 动 物 学 家 赞 美 道:" 大 熊 猫 是 野 生 动物 世 界 中 绝 无 仅 有 的、 货 真 价 实 的 瑰 宝,非 常 美 丽 的、 标 新 立 异 的、 令 人 惊 叹 的 动物" 。大 熊 猫 的 历 史变 迁大 熊 猫 的 历 史 渊 远 流 长,它 们 自 晚中 新 世 起, 经 历 了7--8 百 万 年 的 沧桑它 们的 直 系 祖 先 是 始 熊 猫, 发 现 於 云 南 禄 丰 和元 谋, 生 活 在 晚 中 新 世 至 上 新 世,炎 热 潮湿 的 森 林 里, 与 它 们 同 时 代 的 动 物 有 森 林古 猿, 而 此 时 人 类 尚 处 於 起 源 的 初 始 阶段, 演 化 出 了 小 型 大 熊 猫, 其 躯 体 略 为 现在 的1/2 大, 发 现 於 广 西、四 川、 秸 西、 湖北、 湖 南、 贵 州、 云 南 等 地, 与 它 们 同 时 代的 动 物 有 猩 猩、 巨 猿 和 斑 狗 鬣 等 动 物。 到了 中 更 新 世, 它 们 已 处 於 鼎 盛 时 期, 其 分布 北 起 北 京 周 囗 店, 南 及 江 南 广 大 地 区 直抵 越 南 和 缅 甸 的 北 部, 构 成 每 四 纪 剑 齿象---- 大 熊 猫 动 物 群, 北 京 猿 人 也 与 它 们 生活 於 同 一 时 期。 到 了 晚 更 新 世, 气 候 因素, 原 始 农 业 的 发 展 以 及 它 们 自 身 结 构 的缺 陷 和 生 活 领 域 的 狭 窄, 促 使 它 们 走 向 衰败 期, 分 布 范 围 逐 渐 缩 小。 历 史 变 迁 迤今,它 们 仅 分 布 於 秸 西 秦 岭, 甘 肃 的 四 川岷 山, 以 及 四 川 盆 地 西 缘 山。 大 小 相 岭 和大 小 凉 山 的 高 山 深 谷 之 中, 面 积 约 一 万 平方 公 里。 目 前 已 处 於 极 为 濒 危 的 处 境 之中。湖州是太湖南岸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群的中间、交通十分方便。湖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誉为:中国蚕乡——中国4700年前的丝绸在这里出土;中国笔乡——中国湖笔在这里发源;中国竹乡——中国十分之一的毛竹在这里生长;中国茶乡——中国第一部《茶经》在这里写成;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三县两区山水清远、景色秀美,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湖州是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的城市。近年来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府庙,即府城隍庙,俗称"庙里庙"。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十一月。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从两浙节度使奏","敕湖州城隆神封阜俗安成王"。庙址在现府庙西。又据宋嘉泰《吴兴志》,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州事赵叔涔重建庙宇"。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朝廷又"敕封湖州城隍灵公"。明成化《湖州府志》载,湖州府城隍庙于"洪武二年徒于今所"。至明万历元年(1573),始尊"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并于原庙中专修"劳公神庙",故俗有"庙里庙"之称。"劳公",即明成化八至十二年(1472-1476)湖州知府劳(越去走换金字旁),宇廷器,汀西德化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在任兴学府、重农桑、清匪徒、修府志。据《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劳(同上)于威化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卒于湖州任上。那天,"忽沐开堂,与士大夫诀别,无疾而逝。"其死后百年,被尊为期州府城隍神。"劳公神庙"建于府庙之内,并于同年六月立碑以志。旧时湖州府庙,犹如南京的夫子庙、杭州城隍庙、苏州玄妙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娱乐场所。四厢有各色小吃和零售百货,也有星相卜卦、测字算命、中医伤科、摊贩。四季有各种戏剧、杂耍、魔术等艺人演出,且是湖州大书,湖滩发源地。抗日战争前,曾办过国货商场。“文化大革命”中,正殿被街道工厂占用,走马楼阁改作民房。现存殿前石结构井亭,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十月。亭柱有联:"峙向真庭最宜皓月清辉明霞散绮,汲从宝地应悟源泉有本止水无波。"井水清澈。莲花庄在湖州市区东南隅。原址在今南园小学南,风光旖旎,为一郡之胜。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此置别业,名莲花庄。因赵孟頫有翰林学士承旨衔,故莲花庄有"学士庄"之称,时闻名江南。莲花庄是赵孟頫幼年读书之处,他中年在外地也不时来此小憩,老年归里生活于此。莲花庄明代仍保存完好,清末遭毁。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偏南处予以修复,并将毗连的潜园(清代归安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别墅)划入,使之连成一片。总面积为112亩,其中三分之一为水面,分成三个景区。1987年春节对外开放。为湖州城内主要文化景点。西区。临横塘路为大门。 门额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进门左侧有赵孟頫手笔《吴兴赋》全文石碑,碑前有"青卞居",后有"集芳园"。右侧有"清胜池"和"清胜轩"。池东有"芙蓉洲",中有"谱云泉"。池南水中有长屿,立重檐方亭,额"白濒洲"。中区。前有莲花池,后有低丘起伏。临池建"松斋"、"鸥波亭"。斋与亭以回廊相连。斋西峙"莲花峰",此石是赵孟兆页旧物,上刻"莲花峰"篆字,系其手迹。斋后有墨池、"印水山房"。山上"题山楼"、"松雪斋"与"鸥波亭"乃赵孟頫一生中最堪纪念的建筑物,他的许多杰作在此完成。"题山楼"相传是管夫人居处,楼东有大片梅、竹林,从间"清绝轩"因管夫人"善写梅竹,笔意清绝"而得名。东区。以假山屏障为首景,内有"三品石"。东有洞门,门上以"水晶宫"榜额,入门亭宇参差、溪光照人。左有回廊嵌赵字帖,右有廊桥曰"映带桥"与"大雅堂"相连;后有"晓清阁"、"双亭"、"菊坡",前对"红蓼汀",东南有"惊鸿桥"、"澄寰观"。重建后的莲花庄,四时景色各异, 品味不竭。庄内有当代书画家吴作人、黄苗子、吴小如、王秋野、冯其镛、郭仲选、钱仲联……等名家题字。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1:00:3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熊 猫 研 究 的 现 状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 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 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 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 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 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 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在历史上外传,也颇有戏剧性。1869年,法国的大卫神莆接受了 法国自然博物馆的委托代为收集中国的动植物标本。当年3月,他到达中国 四川省宝兴县,很快就发现了大熊猫的踪迹,并得到了标本,当时他写下了 如下的日记:“3月11日在我远出的归途中,被一个姓李的猎户邀到家中休息,并受到 茶点招待。在这个异教徒的家中,我看到了黑、白熊猫的皮,它很大而完美 ,是一个十分奇异的动物...看来,它必定会引起科学上的轰动...” 可以说1869年以前,西方世界对大熊猫一无所知,自法国的大卫神莆发 现这个新的动物并给予命名以后,外国的冒险家又经过半个世经的寻求,在 1936年以后,中国的大熊猫才飘洋过海到外国各地去,在海外一再掀起 熊猫热。头一个把大熊猫带进西方世界的是一具美国妇女《大熊猫与女人》一 书的作者露丝.哈克纳斯。解放后,大熊猫作为国礼送给极少的几个外国, 它们是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朝鲜、日本、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 国。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白雀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在湖州西北9公里,弁山东麓石斗山。晋王羲之曾登临。南朝齐(479-502)比丘尼道(足旁加责)字总持曾在此山诵法华经,昼夜不息,共二十年,圆寂后即葬其处,相传梁大同元年(535)道(同上)灵骨所藏之宝龛忽生青莲,有司录实奏闻,诏建法华寺。道(同上)生前在诵经时,经常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故又称白雀寺。唐宰相李绅和五代吴越王曾改名惠觉寺。北宋治平(1064-1067)中僧如松重建,仍名法华寺。清康熙年间僧戒清募捐重修,嘉兴末旭曾绘名山十一景于殿壁。民国初,白雀寺周围约5公里内松柏苍翠,上山石道旁均为高大松林。进白雀寺为一天井,殿的正中屋脊上,装有一只向南立的白雀,庙的堂厅上悬有黎元洪送的匾额,四壁有许多名人诗联。山顶有观音殿。殿宽大,可容香客五六十人。抗日战争前,每年春季,香客从四方来,据《申报》载,人数之多,比上海虹庙还多1/3。在后山,当时还有一洗钵池的古迹。其山顶,有一方巨大石岩,约二丈见阔,相传为"望湖亭",即登山岩,可东望烟波浩渺的太湖。白雀寺及葱郁松柏,抗日战争为口本侵略军严重破坏。近十多年来正逐步修复寺庙,每年来此的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除湖州居民外,还有江苏的苏、锡、常等地的大批佛教信徒。万寿山(道场山)旧名云峰,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系天目山余脉的组成部分,素为城南风景旅游区。明弘治《湖州府志》载:其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殊为吴兴佳绝,古今游览者皆萃焉。"万历《湖州府志》把"道场晓霁"列为"吴兴八景"之首。宋苏轼有《游道场山何山诗》于今仍脍炙人口。道场山自唐中和(881---884)起,为江南著名佛教圣地。万寿寺位于道场山顶峰处的山岙里,末代曾被列入为江南十大名刹之一。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从山脚到万寿寺庙门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图案。山顶有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诸亭,以及瑶席池、归云等庵。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年,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厂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万寿寺观音殿现已加以整饰,苏州灵岩山年赠送的三尊木雕观音佛像,于1985年入寺供奉,放生池和瑶席池也作了疏浚。门殿四大金刚已重塑,原藏经楼中,增供卧佛一尊。自198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道场山、万寿寺、多宝塔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广了市内外无数旅客和香客。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49:50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5:20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铁佛寺位于湖州市内劳动路中段,因宋铸铁观音佛像而得名。分前后两殿。前殿正中安放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造像高2.15米,重约1.5吨。身向右侧立,发髻高踞,面颊丰满,两手交叉胸前,赤脚露趾站在莲花座上,体态呈"S"形,而莲花则倒置为座。其造型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仪态端庄,眉目安详,整个佛像佣雅炯娜,浑然一体。是一罕见的艺术珍品。美、法、德、意、日、丹麦诸国,先后有代表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誉铁观音为"东方维纳斯"。据宋嘉泰《吴兴志》铁佛寺原址在于城(今人民公园及以南地带)西120步(合190米)开元寺的东南隅。始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时湖州僧鉴真铸铁佛,置十开元寺东南隅东廊。后经火灾,就故址建殿宇、廊庑等五十余间,号铁观音院。熙宁元年(1068)赐"寿圣观音禅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改名"广福观音院",内供铁观音像。嘉泰年(1201年),开元寺及西廊智者院尽废,东廊广福观音院别立寺门。元末(1368)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又据明成化《湖州府志》,明洪武二年(1369)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址,改名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僧昙壁又铸铁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创慈云阁。至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又遭兵毁,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铁佛立于露天。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观音殿;光绪初(1875)重建铁佛殿。民国7年(1918)为鉴真大师传授幽戒时派僧再至扬州请来正法眼藏(法卷)。30年,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四代主持。33年重修,铁佛殿增塑阿傩、迦叶两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铁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6:1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中学生驿站欢迎光临我的网站学生论坛 学生文友电脑驿站 情感驿站文学驿站 企鹅图形驿站 大山版权所有 2004 湖州十五中XXX府庙,即府城隍庙,俗称"庙里庙"。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十一月。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从两浙节度使奏","敕湖州城隆神封阜俗安成王"。庙址在现府庙西。又据宋嘉泰《吴兴志》,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州事赵叔涔重建庙宇"。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朝廷又"敕封湖州城隍灵公"。明成化《湖州府志》载,湖州府城隍庙于"洪武二年徒于今所"。至明万历元年(1573),始尊"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并于原庙中专修"劳公神庙",故俗有"庙里庙"之称。"劳公",即明成化八至十二年(1472-1476)湖州知府劳(越去走换金字旁),宇廷器,汀西德化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在任兴学府、重农桑、清匪徒、修府志。据《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劳(同上)于威化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卒于湖州任上。那天,"忽沐开堂,与士大夫诀别,无疾而逝。"其死后百年,被尊为期州府城隍神。"劳公神庙"建于府庙之内,并于同年六月立碑以志。旧时湖州府庙,犹如南京的夫子庙、杭州城隍庙、苏州玄妙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娱乐场所。四厢有各色小吃和零售百货,也有星相卜卦、测字算命、中医伤科、摊贩。四季有各种戏剧、杂耍、魔术等艺人演出,且是湖州大书,湖滩发源地。抗日战争前,曾办过国货商场。“文化大革命”中,正殿被街道工厂占用,走马楼阁改作民房。现存殿前石结构井亭,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十月。亭柱有联:"峙向真庭最宜皓月清辉明霞散绮,汲从宝地应悟源泉有本止水无波。"井水清澈。网页制作复习诸暨中学 边小平一、教学目标:了解会考标准中对网页制作的要求,熟练掌握插入文字、图片、水平线、滚动字幕的方法及相关属性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网页、表格、单元格属性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三种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二、教学重点:重点:三个属性(网页属性、表格属性、单元格属性)的设置;三种类型的超链接(网址、网页、电子邮箱);三个插入操作(插入文字、插入图片、插入表格);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四、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对新课程会考内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会考的题型,同时说明网页制作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学生听讲复习内容 会考知识点讲解 ① 表格的插入及属性设置② 单元格属性设置③ 输入文字、插入图片④ 设置超链接⑤ 网页基本属性设置 学生听讲操作实践 网页制作练习 【题目】打开考生文件夹,将“webedit”文件夹中的“wxz.htm”文件作如下修改: (1) 在“[2]”所在的位置插入水平线,将水平线的宽度设置为740像素,颜色为黑色,高度为4像素,水平居中,并将“[2]”字样删除。 (2) 在“[12]”所在的位置插入水平线,将水平线的宽度设置为窗口宽度的96%,颜色为蓝色,高度为4像素,水平居中,并将“[12]”字样删除。 (3) 在“[11]”所在的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快雪时晴帖”,将所输入文字的颜色设置为“红色”,加粗,大小设为4(14磅),水平居中,并将“[11]”字样删除。 (4) 打开images文件夹里的“wxz.txt”文件,将该文件中的所有文字插入到“[3]”所在的位置,并将“[3]”字样删除。 (5) 在“[9]”所在单元格内插入images文件夹里的图片“wxz1.gif”,将插入的图片水平居中,并将“[9]”字样删除。 (6) 为“[3]”所在的表格设置背景图片,图片为images文件夹里的d-w.gif。(想一想:与上一题的效果有何不同?) (7) 将“[4]”、“[5]”、“[6]” 、“[7]” 、“[8]”所在的五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将“[4]”、“[5]”、“[6]” 、“[7]” 、“[8]”字样删除,并将此单元格的背景设置为“蓝色”。 (8) 将[9]所在表格的边框粗细设置为2。 (9) 为网页上方圆形图片“网上展览”设置超链接,链接地址为“http://www.shufa.org ( http: / / www.shufa.org )”。 (10) 为“友情链接”中的“中国书法家园”设置超级链接,链接地址为“http://www.”。 (11) 为网页上方“首页”二字设置超链接,链接地址为webedit文件夹下的index.htm文件。 (12) 将“[1]”字样删除,在该单元格内插入字幕组件,字幕内容为:欢迎进入书法欣赏网。 学生操作,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练习分析 学生练习分析 分析练习 听讲课堂延伸 在答题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问题:1、直接打开网页进行修改。2、单元格的位置搞不清楚。3、单元格中插入图片与设置的背景图片混淆。4、设置背景,是网页背景、表格背景还是单元格背景 5、超链接设置错误,如何删除?6、关闭FrontPage时,没有保存网页。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外练习 完成(奉化中学的)Frontpage综合练习的第一套、第二套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2:5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上机任务2:1、水平线,颜色、长度属性的设置2、滚动字幕,文字字体的格式的设置,字幕属性的设置3、表格的边框色、背景色(背景图片等属性的设置4、单元格背景色(背景图片),对齐方式等属性的设置5、网页背景色(背景图片、标题等属性的设置。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4:02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飞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2),"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会利石塔。北宋开宝(968-975)中,又建木塔罩护,形成"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南末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葺而新之"。元、明、清二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该塔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在1986年底竣工。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飞英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的内石塔,8面5层,下设须弥座,雕刻仰莲、覆缠枝花卉。束腰八边雕狮子群像,形态生动。第四层正北面为观音像。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造像。整座石塔为-件唐代石雕艺术珍品。飞英塔外塔,7层8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构造奇特,4层以下中空,上3层统设楼面,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沿塔壁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潮音桥位于湖州市内南街,建于东苕溪之上,为3孔石拱桥。俗称哑子桥,义称桥里桥。其名之出来有两说,一是春秋时西天目之水浩荡而来,水经桥的约束,发出海潮之声,舟揖经过,为避免事故,集中注意力,故禁声,潮音、哑子之名由此而产生。二是,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十故名。至于桥里桥,系传说古时桥下有一小桥。潮音桥与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湖州知府魏济始建桥,桥之两端有东、西二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陈幼学重建,两端亭改为阁,加以层楼。崇帧年间,民间失火,殃及东阁,旋即修复。岁月变迁,两阁渐废。桥几经修筑,最后一次修于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桥高7米,长50米,共27级石阶,两侧作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桥两端原都雕有白石卧狮,现仅存1只。桥上石板缝中生有拘杞、石榴等。潮音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西侧次孔跨过人行道,这在古桥建筑史上实属少见。铁佛寺位于湖州市内劳动路中段,因宋铸铁观音佛像而得名。分前后两殿。前殿正中安放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造像高2.15米,重约1.5吨。身向右侧立,发髻高踞,面颊丰满,两手交叉胸前,赤脚露趾站在莲花座上,体态呈"S"形,而莲花则倒置为座。其造型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仪态端庄,眉目安详,整个佛像佣雅炯娜,浑然一体。是一罕见的艺术珍品。美、法、德、意、日、丹麦诸国,先后有代表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誉铁观音为"东方维纳斯"。据宋嘉泰《吴兴志》铁佛寺原址在于城(今人民公园及以南地带)西120步(合190米)开元寺的东南隅。始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时湖州僧鉴真铸铁佛,置十开元寺东南隅东廊。后经火灾,就故址建殿宇、廊庑等五十余间,号铁观音院。熙宁元年(1068)赐"寿圣观音禅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改名"广福观音院",内供铁观音像。嘉泰年(1201年),开元寺及西廊智者院尽废,东廊广福观音院别立寺门。元末(1368)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又据明成化《湖州府志》,明洪武二年(1369)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址,改名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僧昙壁又铸铁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创慈云阁。至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又遭兵毁,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铁佛立于露天。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观音殿;光绪初(1875)重建铁佛殿。民国7年(1918)为鉴真大师传授幽戒时派僧再至扬州请来正法眼藏(法卷)。30年,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四代主持。33年重修,铁佛殿增塑阿傩、迦叶两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铁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山(道场山)旧名云峰,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系天目山余脉的组成部分,素为城南风景旅游区。明弘治《湖州府志》载:其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殊为吴兴佳绝,古今游览者皆萃焉。"万历《湖州府志》把"道场晓霁"列为"吴兴八景"之首。宋苏轼有《游道场山何山诗》于今仍脍炙人口。道场山自唐中和(881---884)起,为江南著名佛教圣地。万寿寺位于道场山顶峰处的山岙里,末代曾被列入为江南十大名刹之一。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从山脚到万寿寺庙门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图案。山顶有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诸亭,以及瑶席池、归云等庵。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年,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厂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万寿寺观音殿现已加以整饰,苏州灵岩山年赠送的三尊木雕观音佛像,于1985年入寺供奉,放生池和瑶席池也作了疏浚。门殿四大金刚已重塑,原藏经楼中,增供卧佛一尊。自198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道场山、万寿寺、多宝塔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广了市内外无数旅客和香客。万寿山(道场山)旧名云峰,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系天目山余脉的组成部分,素为城南风景旅游区。明弘治《湖州府志》载:其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殊为吴兴佳绝,古今游览者皆萃焉。"万历《湖州府志》把"道场晓霁"列为"吴兴八景"之首。宋苏轼有《游道场山何山诗》于今仍脍炙人口。道场山自唐中和(881---884)起,为江南著名佛教圣地。万寿寺位于道场山顶峰处的山岙里,末代曾被列入为江南十大名刹之一。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从山脚到万寿寺庙门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图案。山顶有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诸亭,以及瑶席池、归云等庵。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年,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厂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万寿寺观音殿现已加以整饰,苏州灵岩山年赠送的三尊木雕观音佛像,于1985年入寺供奉,放生池和瑶席池也作了疏浚。门殿四大金刚已重塑,原藏经楼中,增供卧佛一尊。自198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道场山、万寿寺、多宝塔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广了市内外无数旅客和香客。湖州 地处浙江省北部,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现辖城区、南浔区、菱湖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是“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湖州 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湖州 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建城历史2300多年。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唐代陆羽撰写的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于湖州。湖州山水清远,历代人才辈出,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湖州 地理环境优越,邮电通信先进,电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湖州大力实施了改造丝绸、建材两大传统行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特色轻工、新型纺织、机电仪一体化等四大新兴行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医药两大高新技术行业的“二四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湖州 正在向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湖州,热诚欢迎各界人士、新老朋友、中外客商的光顾和合作。潮音桥位于湖州市内南街,建于东苕溪之上,为3孔石拱桥。俗称哑子桥,义称桥里桥。其名之出来有两说,一是春秋时西天目之水浩荡而来,水经桥的约束,发出海潮之声,舟揖经过,为避免事故,集中注意力,故禁声,潮音、哑子之名由此而产生。二是,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十故名。至于桥里桥,系传说古时桥下有一小桥。潮音桥与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湖州知府魏济始建桥,桥之两端有东、西二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陈幼学重建,两端亭改为阁,加以层楼。崇帧年间,民间失火,殃及东阁,旋即修复。岁月变迁,两阁渐废。桥几经修筑,最后一次修于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桥高7米,长50米,共27级石阶,两侧作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桥两端原都雕有白石卧狮,现仅存1只。桥上石板缝中生有拘杞、石榴等。潮音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西侧次孔跨过人行道,这在古桥建筑史上实属少见。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9:1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飞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2),"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会利石塔。北宋开宝(968-975)中,又建木塔罩护,形成"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南末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葺而新之"。元、明、清二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该塔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在1986年底竣工。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飞英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的内石塔,8面5层,下设须弥座,雕刻仰莲、覆缠枝花卉。束腰八边雕狮子群像,形态生动。第四层正北面为观音像。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造像。整座石塔为-件唐代石雕艺术珍品。飞英塔外塔,7层8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构造奇特,4层以下中空,上3层统设楼面,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沿塔壁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2:5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保护大熊猫要不要克隆 作为中国国宝的大熊猫,同时也是世界珍贵动物的象征。可以说,保护好它已远远超出了物 种保护的概念。许多年来,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保护。然而,大熊猫面 临的尴尬境界并没有得以缓解。自去年以来,中国科学界无意引发了一场关于要不要对大熊 猫进行克隆加以保护的争论。 保护大熊猫,要不要克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受精生 物学学科带头人陈大元等人为代表,积极筹划不日将进行大熊猫 的克隆试验。而以北京大学 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大熊猫专 家潘文石教授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吕植 博士等人为代表,则积极投身于大熊猫的 野外保护,反对对大熊猫进行克隆。 疑问之一:许多人认为,目前大熊猫数量已经很少,而且自然状况下的大熊 猫繁殖很不理想 。潘文石等人则认为,上述看法并不尽然。根据他十余年来在大 熊猫栖息地──秦岭的野外 跟踪研究结果,他发现熊猫的年增长率高达3.5%, 这比人类的增长率1~2%还快。目前熊 猫的数量在减少,不是因为它们的繁殖力 弱,而是人为的环境破坏,造成熊猫栖息地越来越 窄之故。 疑问之二:至于有人认为,在雄性大熊猫中,有相当一部分虽然会发情,但 不会交配;在雌 性大熊猫中,有生育能力的也不多。对此,潘文石指出,上述观 点应是对动物园中人工喂养 的大熊猫而言。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发情少确实存在, 但这不表示它们无繁殖能力,而是缺少 像野外那样的繁殖条件。生物学界目前有 三种繁殖动物的方法:第一是自然交配;第二是人 工受精;第三是运用克隆技 术。哪种方法最能增加熊猫的数量呢?潘文石认为,通过自然交 配是最好的,但 对于动物园中的大熊猫而言,人工受精技术也非常成功,这两种方式,最起 码使 大熊猫的个体得到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两套基因,维持了遗传的多样性。而克隆技术则不能增加大熊猫的进化过程,且费时费力。 疑问之三:对于某些学者试图用其它动物来孕育大熊猫胚胎的想法,潘文石 指出,迄今为止 ,人类掌握的克隆技术不可能在不同种的动物身上进行,这种想 法是不切实际的。另外,大 熊猫的繁殖过程还存在许多目前解不开的谜团,而由 于这种国宝级的动物很少,我们不可能 也不允许在它们身上做试验。例如,受精 卵在大熊猫子宫中要漂浮多少天才会着床,即科学 家称之为“延迟着床”的时间,目前人类还无法通过试验掌握。而这个时间则是克隆技术能 否成功关键的一 环。潘文石表示,目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已得到国内和国外的广泛关注,我们尽量保证这个物种的自然生 存状态,而不是以基因的形 式将物种保存在试管里、冰箱里。他说,中国的大熊 猫仍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种群。希望能现 在就克隆出大熊猫的人做的是如何到月球 去的计划,而我的渴望则是从北京到秦岭有个巴士 就行了。飞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2),"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会利石塔。北宋开宝(968-975)中,又建木塔罩护,形成"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南末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葺而新之"。元、明、清二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该塔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在1986年底竣工。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飞英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的内石塔,8面5层,下设须弥座,雕刻仰莲、覆缠枝花卉。束腰八边雕狮子群像,形态生动。第四层正北面为观音像。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造像。整座石塔为-件唐代石雕艺术珍品。飞英塔外塔,7层8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构造奇特,4层以下中空,上3层统设楼面,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沿塔壁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熊 猫 的 分 类 及 演 化概 述大 熊 猫 长 期 生 活 在 中 国西 部 青 藏 高原 东 缘 的 高 山 深 谷 稠 密 的 竹 林 丛中, 过 着 神 秘 的“ 隐 士” 生 活。 而 且 形 态 构造 特 殊, 秉 性 奇 特, 因 此 生 物 学 家 们 对 这种 动 物 的 分 类 一 直 没 有 统 一 的 认 识。 有 的把 它 与 熊 一 起 列 入 熊 科Procyonidae有 的 把 它 与 熊一 起 列 入 熊 科 Ursidae,看 作 高 度 特 化 了 的 熊类; 有 的 又 把 它 独立 地 列 为 大 熊 猫科Ailuropodidae。100多 年 来, 从 大 熊 猫 的 形 态 解剖, 化 石 材料, 行 为 生 态 等 多 方 面 进 行 了大 量 研 究,仍 未 得 出 结 论。 近 年 来 科 学 家们 又 从 生 物 化 学 和 分 子 生 物 方 面 进 行 研究, 使 分 类 研 究 有 了 更 深 入 的 发 展, 但 仍然 未 取 得 一 致 的 认 识, 得 出 统 一 的 结 论。大 熊 猫 的 祖 先 到 底 是 谁 ? 它 又 是 如 何 演 化发 展 成 现 在 这 种 大 熊 猫 的 ? 这 就 是 本 章 所要 介 绍 的 内 容。浣 熊 学 派 浣 熊 学 派 认 为 大 熊 猫 与小 熊 猫 十 分 相 似, 而 小 熊 猫 已 被 确 认 属 浣 熊 科成 员,因 此 大 熊 猫 只 是 一 种 大 型 的 浣 熊。大 熊 猫 与 小 熊 猫 从 形 态 解 剖 学 上 看 很 相似,两 者 体 态 都 很 肥 胖, 头 骨, 牙 齿 和 前 掌的 结 构 相 近, 脸 部 有 黑 白 花 纹, 四 肢 黑色, 齿 冠 多 齿 突, 掌 具 有 附 加 籽 骨 组 成 的对 握 结 构。 骨 骼 和 肌 肉 系 统 都 具 有 一 些 原始 的 结 构 模 式, 颈 动 脉 干 类 同。 特 别 是 雄性 外 生 殖 器 的 形 态 十 分 相 似。潮音桥位于湖州市内南街,建于东苕溪之上,为3孔石拱桥。俗称哑子桥,义称桥里桥。其名之出来有两说,一是春秋时西天目之水浩荡而来,水经桥的约束,发出海潮之声,舟揖经过,为避免事故,集中注意力,故禁声,潮音、哑子之名由此而产生。二是,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十故名。至于桥里桥,系传说古时桥下有一小桥。潮音桥与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湖州知府魏济始建桥,桥之两端有东、西二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陈幼学重建,两端亭改为阁,加以层楼。崇帧年间,民间失火,殃及东阁,旋即修复。岁月变迁,两阁渐废。桥几经修筑,最后一次修于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桥高7米,长50米,共27级石阶,两侧作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桥两端原都雕有白石卧狮,现仅存1只。桥上石板缝中生有拘杞、石榴等。潮音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西侧次孔跨过人行道,这在古桥建筑史上实属少见。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1:32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上机任务2:1、水平线,颜色、长度属性的设置2、滚动字幕,文字字体的格式的设置,字幕属性的设置3、表格的边框色、背景色(背景图片等属性的设置4、单元格背景色(背景图片),对齐方式等属性的设置5、网页背景色(背景图片、标题等属性的设置。6.链接:1)百度搜索:网址http://www.2)网页文件:电脑驿站、学生交友、军事驿站3)电子邮箱 :如qjz960@天台山区域可能存在大熊猫群23日下午1时许,邛崃市天台山风景区发现两只大熊猫,这是继7月28日发现大熊猫踪迹以来,国宝再次出现在该区域。对于大熊猫的频繁出现,有专家指出该区域极可能存在大熊猫群。 据目击者,来自重庆的游客曹虎称,他在天台山景区内游玩时,忽然从竹林中传出一阵声响,一大一小两只大熊猫慢吞吞地走了过来。大的一只倒地晒太阳,不时地翻身打滚,另一只则悠闲地嚼着竹叶。曹虎正要给其拍照时,这对可爱的家伙发现了他们,随即敏捷地翻身就跑掉了。 风景区管理处李明勋处长等人闻讯后,迅速赶至大熊猫现身的地点,那里处于未开发的景区香草叠溪,大熊猫的足迹和粪便清晰可见。 据邛崃市风景旅游局局长杨水源讲,不久前,有关专家专程到天台山,并认为香草叠溪一带有近万亩箭竹,而与此紧邻的镇西山上还长着数万亩竹林,而大熊猫多次在这一带现身,说明该区极可能存在大熊猫群。杨局长表示,他们将组织人员及专家,对这一带进行搜寻,以便制定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6:1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8:14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湖州 地处浙江省北部,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现辖城区、南浔区、菱湖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是“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湖州 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湖州 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建城历史2300多年。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唐代陆羽撰写的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于湖州。湖州山水清远,历代人才辈出,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湖州 地理环境优越,邮电通信先进,电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湖州大力实施了改造丝绸、建材两大传统行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特色轻工、新型纺织、机电仪一体化等四大新兴行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医药两大高新技术行业的“二四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湖州 正在向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湖州,热诚欢迎各界人士、新老朋友、中外客商的光顾和合作。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5:20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莲花庄在湖州市区东南隅。原址在今南园小学南,风光旖旎,为一郡之胜。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此置别业,名莲花庄。因赵孟頫有翰林学士承旨衔,故莲花庄有"学士庄"之称,时闻名江南。莲花庄是赵孟頫幼年读书之处,他中年在外地也不时来此小憩,老年归里生活于此。莲花庄明代仍保存完好,清末遭毁。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偏南处予以修复,并将毗连的潜园(清代归安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别墅)划入,使之连成一片。总面积为112亩,其中三分之一为水面,分成三个景区。1987年春节对外开放。为湖州城内主要文化景点。西区。临横塘路为大门。 门额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进门左侧有赵孟頫手笔《吴兴赋》全文石碑,碑前有"青卞居",后有"集芳园"。右侧有"清胜池"和"清胜轩"。池东有"芙蓉洲",中有"谱云泉"。池南水中有长屿,立重檐方亭,额"白濒洲"。中区。前有莲花池,后有低丘起伏。临池建"松斋"、"鸥波亭"。斋与亭以回廊相连。斋西峙"莲花峰",此石是赵孟兆页旧物,上刻"莲花峰"篆字,系其手迹。斋后有墨池、"印水山房"。山上"题山楼"、"松雪斋"与"鸥波亭"乃赵孟頫一生中最堪纪念的建筑物,他的许多杰作在此完成。"题山楼"相传是管夫人居处,楼东有大片梅、竹林,从间"清绝轩"因管夫人"善写梅竹,笔意清绝"而得名。东区。以假山屏障为首景,内有"三品石"。东有洞门,门上以"水晶宫"榜额,入门亭宇参差、溪光照人。左有回廊嵌赵字帖,右有廊桥曰"映带桥"与"大雅堂"相连;后有"晓清阁"、"双亭"、"菊坡",前对"红蓼汀",东南有"惊鸿桥"、"澄寰观"。重建后的莲花庄,四时景色各异, 品味不竭。庄内有当代书画家吴作人、黄苗子、吴小如、王秋野、冯其镛、郭仲选、钱仲联……等名家题字。白雀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在湖州西北9公里,弁山东麓石斗山。晋王羲之曾登临。南朝齐(479-502)比丘尼道(足旁加责)字总持曾在此山诵法华经,昼夜不息,共二十年,圆寂后即葬其处,相传梁大同元年(535)道(同上)灵骨所藏之宝龛忽生青莲,有司录实奏闻,诏建法华寺。道(同上)生前在诵经时,经常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故又称白雀寺。唐宰相李绅和五代吴越王曾改名惠觉寺。北宋治平(1064-1067)中僧如松重建,仍名法华寺。清康熙年间僧戒清募捐重修,嘉兴末旭曾绘名山十一景于殿壁。民国初,白雀寺周围约5公里内松柏苍翠,上山石道旁均为高大松林。进白雀寺为一天井,殿的正中屋脊上,装有一只向南立的白雀,庙的堂厅上悬有黎元洪送的匾额,四壁有许多名人诗联。山顶有观音殿。殿宽大,可容香客五六十人。抗日战争前,每年春季,香客从四方来,据《申报》载,人数之多,比上海虹庙还多1/3。在后山,当时还有一洗钵池的古迹。其山顶,有一方巨大石岩,约二丈见阔,相传为"望湖亭",即登山岩,可东望烟波浩渺的太湖。白雀寺及葱郁松柏,抗日战争为口本侵略军严重破坏。近十多年来正逐步修复寺庙,每年来此的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除湖州居民外,还有江苏的苏、锡、常等地的大批佛教信徒。湖州是太湖南岸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群的中间、交通十分方便。湖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誉为:中国蚕乡——中国4700年前的丝绸在这里出土;中国笔乡——中国湖笔在这里发源;中国竹乡——中国十分之一的毛竹在这里生长;中国茶乡——中国第一部《茶经》在这里写成;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三县两区山水清远、景色秀美,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湖州是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的城市。近年来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莲花庄在湖州市区东南隅。原址在今南园小学南,风光旖旎,为一郡之胜。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此置别业,名莲花庄。因赵孟頫有翰林学士承旨衔,故莲花庄有"学士庄"之称,时闻名江南。莲花庄是赵孟頫幼年读书之处,他中年在外地也不时来此小憩,老年归里生活于此。莲花庄明代仍保存完好,清末遭毁。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偏南处予以修复,并将毗连的潜园(清代归安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别墅)划入,使之连成一片。总面积为112亩,其中三分之一为水面,分成三个景区。1987年春节对外开放。为湖州城内主要文化景点。西区。临横塘路为大门。 门额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进门左侧有赵孟頫手笔《吴兴赋》全文石碑,碑前有"青卞居",后有"集芳园"。右侧有"清胜池"和"清胜轩"。池东有"芙蓉洲",中有"谱云泉"。池南水中有长屿,立重檐方亭,额"白濒洲"。中区。前有莲花池,后有低丘起伏。临池建"松斋"、"鸥波亭"。斋与亭以回廊相连。斋西峙"莲花峰",此石是赵孟兆页旧物,上刻"莲花峰"篆字,系其手迹。斋后有墨池、"印水山房"。山上"题山楼"、"松雪斋"与"鸥波亭"乃赵孟頫一生中最堪纪念的建筑物,他的许多杰作在此完成。"题山楼"相传是管夫人居处,楼东有大片梅、竹林,从间"清绝轩"因管夫人"善写梅竹,笔意清绝"而得名。东区。以假山屏障为首景,内有"三品石"。东有洞门,门上以"水晶宫"榜额,入门亭宇参差、溪光照人。左有回廊嵌赵字帖,右有廊桥曰"映带桥"与"大雅堂"相连;后有"晓清阁"、"双亭"、"菊坡",前对"红蓼汀",东南有"惊鸿桥"、"澄寰观"。重建后的莲花庄,四时景色各异, 品味不竭。庄内有当代书画家吴作人、黄苗子、吴小如、王秋野、冯其镛、郭仲选、钱仲联……等名家题字。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7:1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4:02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0:1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49:50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食肉和尚”捕羊散记人们一提起大熊猫。都以为它们以竹为生,完全吃素。其实,大熊猫在饥饿时,也会寻食山野的当归、青茅,收获老乡地里的玉米、麦子。或到村民家中去做不速之客,找猪骨、牛排吃。人们经常以羊头为诱饵,逮捕大熊猫。帮大熊猫又有“食肉和尚”之称。与大熊猫同栖竹林的还有竹鼠。据松潘县林政人员余强富介绍,大熊猫捕吃竹鼠非常内行。它先是用利爪往竹根下挖掘,边挖,边瞧,边用鼻子闻气味。随之,以前掌在鼠洞上轻轻拍打;继后,俯首贴耳,倾听下面的动静,待到不识时务的竹鼠钻出洞来,它便一把捉住,送往口中。品尝起这山珍野味来……我们还收集到许多有关大熊猫的“食肉和尚”的趣事。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泽仁布秋(藏)说,他曾看见过有只大熊猫一把把地在抓蚂蚁的情形。松潘县香火旺盛的“黄龙庙会”期间,一头大熊猫大摇大摆地走进殿去,吃掉案上香喷喷的猪头“贡品”。下面求神拜佛的两位阿婆抬头看见,以为神仙显灵,又惊又喜,磕头如捣蒜。但是,熊猫专家们怀疑大熊猫具有捕杀大中型哺乳动物的能力。认为它们根本转变食性之后,变得非常笨拙,以致不懂得捕杀动物要害部位。记者看到一部录相片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只大熊猫逮到一只山羊,将它按倒在地上,又啃又咬,试图拿它充饥;又好象是在跟山羊玩耍,戏弄它,待到大熊猫一松掌,灵巧的山羊竟从大熊猫的腋下一溜烟逃跑了……研究秦岭大熊猫的潘文石教授等也作过类似的试验。他们把一头山羊推向一只大熊猫跟前,可身躯笨拙的大熊猫总扑不倒灵活的山羊,反自摔了个筋头。他们又将山羊抱往它的面前,大熊猫才乘机把山羊扑倒,开始咬它。但是,只咬山羊的屁股,似乎不知道咬它的喉头或颈椎,置之于死地,这时,民工从班房里以来一只羊头,扔到大熊猫跟前,它索性放走活羊,拣起羊头啃啜起来。上述事例,也许真正是熊猫专家们得出结论的依据。然而,在熊猫家庭中,并非所有的成员都丧失了捕杀动物的能力,这却是熊猫专家们没有注意到的。8月30日,记者前往四川邛崃山系的天全县,作熊猫世界探秘的第4轮采访。县林业局局长李显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凌晨,一只特大的大熊猫摸进村民唐海洋的羊圈里,叨起一只山羊,纵身逾过齐胸高的羊圈而去,主人和村民闻声发现后,群起追赶、起哄。大熊猫咬住羊的脖颈喉头处,跳上坎去。主人急环了,上前拖住一只羊腿,双方对峙用力拖扯,相持不下。这时,坐在大石坎上的大熊猫两“手”使劲一撕,抓起属于它的那只羊腿,边吃边走,扬长而去……太湖山庄位于太湖南岸,是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区和休闲度假中心,面积逾40公顷,东距上海150余公里,北离杭州90公里,与苏州隔湖相望,仅20公里之遥。太湖山庄是以山水为特色的新兴旅游胜地。1999年夏秋,山庄作为"中日摩托艇对抗赛"和"全国首届极限运动大赛"的举办地而闻名遐迩。旅游与休闲体育运动相结合,四季旅游项目兼顾,太湖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是太湖山庄引以为自豪并得到国内外游客交口赞誉的三大特色。连续三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的申办成功、国家体总水上运动基地的建成、中国首架飞翼船投入营运,使太湖山庄更具魅力。豪华高速船艇、大型卡丁车场、现代游乐设施齐全的水上世界、具备高中低档住宿条件的水上别墅,以及太湖千米栈桥等,令您叹为观止,留连忘返。驻足太湖山庄,满目自然风光,将使您忘却人生的烦恼,领悟生命的真谛。湖州是太湖南岸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群的中间、交通十分方便。湖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誉为:中国蚕乡——中国4700年前的丝绸在这里出土;中国笔乡——中国湖笔在这里发源;中国竹乡——中国十分之一的毛竹在这里生长;中国茶乡——中国第一部《茶经》在这里写成;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三县两区山水清远、景色秀美,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湖州是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的城市。近年来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9:1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湖州 地处浙江省北部,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现辖城区、南浔区、菱湖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市民文明、环境整洁、秩序优良,是“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湖州 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湖州 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建城历史2300多年。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唐代陆羽撰写的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于湖州。湖州山水清远,历代人才辈出,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湖州 地理环境优越,邮电通信先进,电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湖州大力实施了改造丝绸、建材两大传统行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特色轻工、新型纺织、机电仪一体化等四大新兴行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医药两大高新技术行业的“二四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湖州 正在向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湖州,热诚欢迎各界人士、新老朋友、中外客商的光顾和合作。铁佛寺位于湖州市内劳动路中段,因宋铸铁观音佛像而得名。分前后两殿。前殿正中安放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造像高2.15米,重约1.5吨。身向右侧立,发髻高踞,面颊丰满,两手交叉胸前,赤脚露趾站在莲花座上,体态呈"S"形,而莲花则倒置为座。其造型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仪态端庄,眉目安详,整个佛像佣雅炯娜,浑然一体。是一罕见的艺术珍品。美、法、德、意、日、丹麦诸国,先后有代表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誉铁观音为"东方维纳斯"。据宋嘉泰《吴兴志》铁佛寺原址在于城(今人民公园及以南地带)西120步(合190米)开元寺的东南隅。始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时湖州僧鉴真铸铁佛,置十开元寺东南隅东廊。后经火灾,就故址建殿宇、廊庑等五十余间,号铁观音院。熙宁元年(1068)赐"寿圣观音禅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改名"广福观音院",内供铁观音像。嘉泰年(1201年),开元寺及西廊智者院尽废,东廊广福观音院别立寺门。元末(1368)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又据明成化《湖州府志》,明洪武二年(1369)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址,改名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僧昙壁又铸铁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创慈云阁。至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又遭兵毁,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铁佛立于露天。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观音殿;光绪初(1875)重建铁佛殿。民国7年(1918)为鉴真大师传授幽戒时派僧再至扬州请来正法眼藏(法卷)。30年,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四代主持。33年重修,铁佛殿增塑阿傩、迦叶两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铁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庙,即府城隍庙,俗称"庙里庙"。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十一月。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从两浙节度使奏","敕湖州城隆神封阜俗安成王"。庙址在现府庙西。又据宋嘉泰《吴兴志》,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州事赵叔涔重建庙宇"。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朝廷又"敕封湖州城隍灵公"。明成化《湖州府志》载,湖州府城隍庙于"洪武二年徒于今所"。至明万历元年(1573),始尊"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并于原庙中专修"劳公神庙",故俗有"庙里庙"之称。"劳公",即明成化八至十二年(1472-1476)湖州知府劳(越去走换金字旁),宇廷器,汀西德化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在任兴学府、重农桑、清匪徒、修府志。据《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劳(同上)于威化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卒于湖州任上。那天,"忽沐开堂,与士大夫诀别,无疾而逝。"其死后百年,被尊为期州府城隍神。"劳公神庙"建于府庙之内,并于同年六月立碑以志。旧时湖州府庙,犹如南京的夫子庙、杭州城隍庙、苏州玄妙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娱乐场所。四厢有各色小吃和零售百货,也有星相卜卦、测字算命、中医伤科、摊贩。四季有各种戏剧、杂耍、魔术等艺人演出,且是湖州大书,湖滩发源地。抗日战争前,曾办过国货商场。“文化大革命”中,正殿被街道工厂占用,走马楼阁改作民房。现存殿前石结构井亭,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十月。亭柱有联:"峙向真庭最宜皓月清辉明霞散绮,汲从宝地应悟源泉有本止水无波。"井水清澈。太湖山庄位于太湖南岸,是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区和休闲度假中心,面积逾40公顷,东距上海150余公里,北离杭州90公里,与苏州隔湖相望,仅20公里之遥。太湖山庄是以山水为特色的新兴旅游胜地。1999年夏秋,山庄作为"中日摩托艇对抗赛"和"全国首届极限运动大赛"的举办地而闻名遐迩。旅游与休闲体育运动相结合,四季旅游项目兼顾,太湖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是太湖山庄引以为自豪并得到国内外游客交口赞誉的三大特色。连续三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的申办成功、国家体总水上运动基地的建成、中国首架飞翼船投入营运,使太湖山庄更具魅力。豪华高速船艇、大型卡丁车场、现代游乐设施齐全的水上世界、具备高中低档住宿条件的水上别墅,以及太湖千米栈桥等,令您叹为观止,留连忘返。驻足太湖山庄,满目自然风光,将使您忘却人生的烦恼,领悟生命的真谛。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1:32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8:14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0:1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克隆救得了大熊猫吗?7月19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了对国宝大熊猫进行克隆的计划,中科院动物所的陈大元研究员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的这个计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 广泛支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陈大元的想法。对克隆大熊猫反对最为强烈的当属以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著名大熊猫专家潘文石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保护生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陈大元认为,克隆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大熊猫的种群”。他强调:“ 撇开物种灭绝问题而侈谈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主义是毫无意义的。”但国内许多关注大熊猫的专家学者相信,大熊猫是一个走向衰亡的物种 ,这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必然。目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可能延续这个“国宝”的生命。持这种观点的包括被称作“熊猫部长”的前林业部副部长 董智勇和著名学者唐锡阳。他们认为,首先大熊猫的活动能力很差,食物已 高度特化。这种食肉类哺乳动物不知从什么时代开始只能靠吃竹为生。由于 竹子并不是有营养的食物,大熊猫每天须用14~15个小时 不停地吃,一 只大熊猫每天要吃掉3000余株冷箭竹,约合40公斤,相当于其体重的 一半,这其中只有17%能被消化。为了节省能量,大熊猫深居简出,养成 了吃完就睡的懒惰习惯。更要命的是其繁殖和成活能力低下。无论是“资本 ”雄厚的中国,还是科技发达的西方,都没有攻破繁殖大熊猫这一道难关。潘文石教授等人对陈大元研究员的满腔热情不以为然。“大熊猫并非像他们所说的那么没有希望”,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大熊猫保护项目的吕植博士说。作为潘文石教授的得意门生,吕植与潘文石一起在秦岭工作了8年。那里生活着250~280只大熊猫。吕植与潘文石对它们深入追踪研究后发现,最近10年来大熊猫数量的增长率为4·1%,比人类的增长率还要高。吕植的另一个重大研究成果是大熊猫还远未走向高度近亲繁殖的灭绝道路。她把从各保护区和动物园收集来的大熊猫血样拿到美国做DNA测定,得出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比率为46%,与人类48% 的比率相差无几。吕植经过计算后认为,在200年内,人类不加干涉,有 28只大熊猫就足够繁衍物种了。“面对大熊猫的危机,我们不是自我开脱,就是想着投机取巧。”与潘文石、吕植同为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成员的北京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郭耕说得更为直白,大熊猫是国宝,要挽救它。可我们不是去检讨人类无休止的扩张给大熊猫带来的灾难,却总是想着它命当该绝;不幡然省悟,下功夫创造其繁衍生息的自然庇护所,而是梦想着一劳永逸地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郭耕认为,尚远未过关的克隆技术现在竟然成了随时可以拯救大熊猫的灵丹妙药,“还会有人再去珍惜它们,为它们保留一片净土吗?”尽管对克隆大熊猫持反对态度的人只在少数,但他们的意见确实引人深思。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0:57:16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上机任务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作网页的过程(2)通过学习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教学重点]表格使用技巧上机任务:1、准备工作我们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机号+姓名”文件夹用来存放网页,然后再在该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图片”的文件夹,用来存放网页中的图片。2、启动FrontPage认真观察FrontPage的菜单,常用工具栏有哪些?稍微记一下。学生论坛学生论坛学生交友电脑驿站情感驿站文字驿站军事驿站图片驿站游戏驿站3、插入表格(如右图跟老师网页类似,绝不能一模一样.)插入一张定位的大表格表格属性的设置:对齐,边框颜色等再在大表格里插入小表格(7行3列,边框粗细为0)小表格单元格的合并(用来存放图片的单元格合并)4、插入图片5、输入文字6、加入网页标题:欢迎访问中学生论坛6、保存网页首页一般取名为index.htm或者defaul.htm。其它网页根据其内容来命明。如介绍学校内容可取名school.htm.。7、上交作业:把你刚才做的网页上交到服务器。(一定要上交,否则你下节课过来机上的内容会没有掉)三、小结复习FrontPage概述,表格。引申下节课内容插入图象,输入文字,插入水平线等太湖山庄位于太湖南岸,是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区和休闲度假中心,面积逾40公顷,东距上海150余公里,北离杭州90公里,与苏州隔湖相望,仅20公里之遥。太湖山庄是以山水为特色的新兴旅游胜地。1999年夏秋,山庄作为"中日摩托艇对抗赛"和"全国首届极限运动大赛"的举办地而闻名遐迩。旅游与休闲体育运动相结合,四季旅游项目兼顾,太湖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是太湖山庄引以为自豪并得到国内外游客交口赞誉的三大特色。连续三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的申办成功、国家体总水上运动基地的建成、中国首架飞翼船投入营运,使太湖山庄更具魅力。豪华高速船艇、大型卡丁车场、现代游乐设施齐全的水上世界、具备高中低档住宿条件的水上别墅,以及太湖千米栈桥等,令您叹为观止,留连忘返。驻足太湖山庄,满目自然风光,将使您忘却人生的烦恼,领悟生命的真谛。白雀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在湖州西北9公里,弁山东麓石斗山。晋王羲之曾登临。南朝齐(479-502)比丘尼道(足旁加责)字总持曾在此山诵法华经,昼夜不息,共二十年,圆寂后即葬其处,相传梁大同元年(535)道(同上)灵骨所藏之宝龛忽生青莲,有司录实奏闻,诏建法华寺。道(同上)生前在诵经时,经常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故又称白雀寺。唐宰相李绅和五代吴越王曾改名惠觉寺。北宋治平(1064-1067)中僧如松重建,仍名法华寺。清康熙年间僧戒清募捐重修,嘉兴末旭曾绘名山十一景于殿壁。民国初,白雀寺周围约5公里内松柏苍翠,上山石道旁均为高大松林。进白雀寺为一天井,殿的正中屋脊上,装有一只向南立的白雀,庙的堂厅上悬有黎元洪送的匾额,四壁有许多名人诗联。山顶有观音殿。殿宽大,可容香客五六十人。抗日战争前,每年春季,香客从四方来,据《申报》载,人数之多,比上海虹庙还多1/3。在后山,当时还有一洗钵池的古迹。其山顶,有一方巨大石岩,约二丈见阔,相传为"望湖亭",即登山岩,可东望烟波浩渺的太湖。白雀寺及葱郁松柏,抗日战争为口本侵略军严重破坏。近十多年来正逐步修复寺庙,每年来此的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除湖州居民外,还有江苏的苏、锡、常等地的大批佛教信徒。vti_encoding:SR|utf8-nlvti_timelastmodified:TR|10 Mar 2004 01:00:38 -0000vti_extenderversion:SR|4.0.2.2717(共16张PPT)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会考一、选择题:10小题×3分=30分二、操作题:(70分)①文字与图表处理操作题Excel 4小题×5分=20分②网页制作操作题FrontPage 4小题×5分=20分③PhotoShop操作题 3小题×5分=15分④Flash操作题 3小题×5分=15分【网页制作】会考知识点①表格的插入及属性设置②单元格属性设置③输入文字、插入图片④设置超链接⑤网页基本属性设置请记住3个三1、三个属性2、三种超链接3、三个插入操作网页属性(网页标题、背景图片、背景颜色)表格属性(对齐方式、背景颜色、背景图片、边框粗细、边框颜色)单元格属性(对齐方式、背景颜色、背景图片、边框颜色)网址(如 http://www./index.html)网页文件(index.html)电子邮箱(zjzhc@)插入文字(字体、对齐)插入图片(图片属性)插入表格(行、列、边框)1 ①网页属性网页的标题1 ②表格属性这里的对齐方式是指表格自身的位置!1 ③单元格属性这里的对齐方式是相对于单元格中的内容而言的!表格的对齐方式:是指表格自身的位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是相对于单元格中的内容而言的!2、三种超链接①网址http://www./index.html②网页文件(index.html)③电子邮箱如:zjzhc@3 ①插入文字3 ②插入图片3 ③插入表格设置表格的行和列3 ③插入表格(续)合并单元格① 先将要合并的单元格选中。②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同学们,这“3个三”你记住了吗?1、三个属性2、三种超链接3、三个插入操作【你可能遇到的问题】1、直接打开网页进行修改。课堂延伸3、单元格中插入图片与设置的背景图片混淆。4、设置背景,是网页背景、表格背景还是单元格背景 5、超链接设置错误,如何删除?2、单元格的位置搞不清楚。6、关闭FrontPage时,没有保存网页。课外练习第3小题不做完成Frontpage综合练习的第一套、第二套1、安装2、运行报告显示“国宝”大熊猫野外生存仍受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国宝”大熊猫的野外生存目前仍然面临着威胁,这种威胁主要来自森林的锐减和栖息地的破碎化。 成立于1961年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大熊猫是这个组织的形象标志。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40周年之际公布的这份“大熊猫野外生存报告”,旨在向世人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报告指出,在大熊猫生存数量最多的四川省,其栖息地面积在1974年到1989年间就减少了一半。1999年在四川省青川县的试点调查发现,这个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自1987年以来减少了30%。 作为WWF中国大熊猫保护项目的前任负责人和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吕植博士认为,栖息地破碎化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因为其食物完全来自高山地区不同种的竹子。它们必须能够迁徙以适应竹子开花死亡的生长周期。 “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道路建设、居住点的扩大等造成了其种群之间的交流受阻,小块、分裂的大猫熊种群将面临近亲交配的危险。这会导致它们对疾病抵抗力的降低、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和繁殖率的降低。”吕植说。 这份报告在驳斥了大熊猫“交配有问题”的观点后指出,野外研究证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条件下可能生活得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繁殖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圈养种群。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的成年雌性和雄性野生大熊猫都能参与交配。而1999年11月的大熊猫谱系记录表明,只有28%的圈养成年大熊猫能够繁殖。 “栖息地的保护应该是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为曾经长期在野外跟踪大熊猫的专家强调。 “大熊猫的祖先曾经远至缅甸和越南北部,目前大熊猫只生活在甘肃、陕西和四川省的5个山系。近代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源于栖息地的丧失。同时,针对其他动物的偷猎时常会造成大熊猫的死伤,这对于小种群有很大的威胁。”另一位作者伊丽莎白·凯姆说。 据悉,我国野外大熊猫估计约有1000只左右。1980年,WWF就开始在我国进行大熊猫的野外保护工作,并支持了第二、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机任务1.doc 上机任务2.doc 网页制作.ppt 网页制作复习(张杭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