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9*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3.培养学生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题西林壁 (?http:?/??/?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id=d94d0f7e6ec4cc8dfd6604e0570a24a7&type=poem" \t "_blank?)苏轼? (?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index?type=poem&author_poem=%E8%8B%8F%E8%BD%BC" \t "_blank?)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其实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二、自学检测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汲取(jí) 压榨(zhà) 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 锲而不舍(qiè)2、解释下列词语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持之以恒: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恒,恒心。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刻。舍,放弃,停止。3、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三、整体感知视频朗读(根据教学需要而定是否播放视频)1、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作者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作者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明确: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如果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就容易让人止步不前,限制自己的创新思维; 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倡导要有创造性思维。小结:由此可见,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创造性思维。2、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小组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明确:(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明确:(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3)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4、请你结合上述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明确:(1)拥有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2)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3)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须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5、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本文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又借别人的言论及事例点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即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四、深层探究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学生分组讨论,质疑,交流)明确:①具备渊博知识;②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④“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举例有两处:①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②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2.难句理解:“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指代什么?“它”指代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质疑,交流)明确:“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小结: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哪些要素?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3.朗读9-12段,思考: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质疑、争辩)明确: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缺乏创造力的人,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富有创造力的人能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缺乏创造力的人进行自我压抑。4.从这一部分论述中,你觉得怎样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从这一部分论述中可以看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5、他们觉得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你能一两个例子反驳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举例:鲁班发明锯。 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6、纵观上述两个部分的内容,请你来说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明确:①“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齐声朗读最后一个小节(提示:要读得有力、自信)五、论证方法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明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2.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明确:①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所举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②道理论证。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等。六、语言品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明确: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②第4段段尾到第5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③第9段到第10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得出如下结论……”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七、拓展延伸1.你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请你列举实例,证明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明确:(1)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可见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是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2.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明确:(1)自信,相信自己拥有创新能力;(2)拓宽阅读知识面,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并坚信所有的学习都不会是徒劳无功;(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理科性质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文科性质的题目更要详尽全面地进行思考;(4)关注生活中的小灵感,勤做笔记,将小灵感与老师或朋友交流,创造发展该“灵感”的可能性;(5)热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可麻木,对生活充满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进行探索。3.创新思维实践应用。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明确: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在太阳的左上方,有一座大山,高高的山尖,让我想到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那是创造古埃及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地方。小结:本文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的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活用知识的观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人从树上下来,直立行走是创新,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创新,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创新。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让我们张开创新的翅膀,在开放的世界中任意翱翔,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的思维定会熠熠闪光。 八、课堂练习1、请发挥你的想像,把“ ”“ ”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例:看到圆,便使人想到西方人吃的圆圆的奶油面包;看到三角形使人想到我国端午节时包的粽子;圆与三角形结合,使我想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学生随意写作,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学生交流、点评)2、从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天职在于探索”,宇宙万物,探索无限,让我们放飞想像,多元思维,去大胆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七、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并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告诉我们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诗歌导入 其实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横看侧看诗歌导入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汲取( ) 压榨( )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jízhàdìzīqiè自学检查2、解释下列词语根深蒂固:行之有效: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恒,恒心。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刻。自学检查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3、作者简介自学检查视频朗读欣赏1、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作者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作者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否定:弊端:倡导:小结:由此可见,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倡导要有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如果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就容易让人止步不前,限制自己的创新思维; 整体感知2、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小组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整体感知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明确:(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3)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整体感知4、请你结合上述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1)拥有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2)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3)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须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整体感知5、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①本文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②又借别人的言论及事例点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即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③最后总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整体感知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举例子:①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②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①具备渊博知识;②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④“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要 素:深层探究2.难句理解:“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指代什么?“它”指代什么?明确:“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深层探究小结: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哪些要素?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深层探究3.朗读9-12段,思考;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明确: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缺乏创造力的人,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 富有创造力的人能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缺乏创造力的人进行自我压抑。自信不自信深层探究4.从这一部分论述中,你觉得怎样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从这一部分论述中可以看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5、他们觉得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你能一两个例子反驳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举例: 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鲁班发明锯。深层探究6、纵观上述两个部分的内容,请你来说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①“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深层探究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明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论证方法2.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明确:①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所举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②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等。(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方法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明确: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引发读者思考语言品析②第4段段尾到第5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③第9段到第10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引发读者思考,起承接、过渡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起承接、过渡的作用。语言品析1.你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请你列举实例,证明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明确:(1)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拓展延伸(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可见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是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拓展延伸2.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明确:(1)自信,相信自己拥有创新能力;(2)拓宽阅读知识面,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并坚信所有的学习都不会是徒劳无功;拓展延伸(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理科性质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文科性质的题目更要详尽全面地进行思考;(4)关注生活中的小灵感,勤做笔记,将小灵感与老师或朋友交流,创造发展该“灵感”的可能性;(5)热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可麻木,对生活充满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进行探索。拓展延伸3.创新思维实践应用。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 明确: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在太阳的左上方,有一座大山,高高的山尖,让我想到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那是创造古埃及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地方。拓展延伸 本文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的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活用知识的观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人从树上下来,直立行走是创新,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创新,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创新。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让我们张开创新的翅膀,在开放的世界中任意翱翔,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的思维定会熠熠闪光。 拓展延伸小结: 请发挥你的想像,把“ ”“ ”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例:看到圆,便使人想到西方人吃的圆圆的奶油面包;看到三角形使人想到我国端午节时包的粽子;圆与三角形结合,使我想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课堂练习你能看到什么小结:同学们,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天职在于探索”,宇宙万物,探索无限,让我们放飞想像,多元思维,去大胆探索宇宙的奥秘吧!课堂练习1、朗读课文并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课后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doc 19.《谈创造性思维》精品课件.ppt 19.《谈创造性思维》视频朗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