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9.1《生活需要法律》(36张PPT+4视频+教案+达标训练+思维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开课】9.1《生活需要法律》(36张PPT+4视频+教案+达标训练+思维导图)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生活需要法律》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B.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C.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
D.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2. 法律所体现的是(?? )
A.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B.皇帝的意志
C.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统治阶级的意志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 )
A本质
B根本目的
C基本要求
D总目标
4.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是( )
A. 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 法律来源于生活 
C. 生活离不开法律 D. 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二、非选择题(共6分)
5. 材料分析题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




9.1《生活需要法律》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分)
1.B 2.D 3.D 4.C
二、非选择题(共6分)
5.答案: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因为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8张PPT)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如何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责?

?怎样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有何意义?
【视频1】法字的由来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项目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能力: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导学提纲
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其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法治?有何重要性?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法治对我国有重要何意义?
【视频2】常回家看看
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子女不能“常回家
看看”的行为?
《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孝敬不仅要给予父母
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要给予父母
精神上的慰藉。常回家看看是道德
的要求,长时间不回家看望老人是
不孝的表现。
温馨提示: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和纠纷需
要道德、友情、亲情等来协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2款
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
者问候老年人。”一旦法律判决子
女承承担赡养及看望等义务,子女
不履行法律判决义务,法院可依据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罪,对子女量刑。
温馨提示: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和纠纷需
要法律来调整。
家庭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六岁时,爸爸帮我报名上了小学,度过了快乐的六年小学生活。
去年我十二岁,顺利进入离家最近的一所初中,我成了一名合
格的中学生。 在学校里,老师谆谆教诲, 从来也不打骂我们;
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对我们倍加爱护,从来也不欺侮我们;
同学之间和睦团结,互帮互助。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勤奋
学习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相信,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在
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快乐、茁长地成长!
我的思考: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哪些法律保护着我们的
健康成长?
学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如果在网上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或者购买后后悔了,你该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
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
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
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且无需说明理由。第六章第四十条规
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
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
要求赔偿。
社会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视频3】一生相伴哪些法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与法律什么关系?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习惯自觉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没有法律)
国家建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让百姓服从他们的统治,便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禹刑”
《汉谟拉比法典》
(1)法律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
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
纷的标尺。
(2)我国法律: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意志
和利益的体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
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
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
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不管对不对,都是“法律”,而
且是“最高法”,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你敢跟皇帝
讲“理”,那你就是“违法”,犯了抗旨不尊的大罪,
不单自己死,而且可以灭三族或九族的。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
(1)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吗?
(2)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1)法治内涵: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
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
法律,依法办事。
(2)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
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视频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国有何意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能力: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框由“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和“法治的脚步”两目组成。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生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产生及本质、法治的进程
(三)学情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抓好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续法律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1】“法”字的由来。
问题思考:“法”与我们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要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今天我们就这一方面话题展开学习——《生活需要法律》。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及自学提纲:
※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其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法治?有何重要性?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法治对我国有重要何意义?
(二)讲授新课
PART 1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活动01】家庭生活与法
多媒体播放:【视频2】常回家看看
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子女不能“常回家看看”的行为?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
(一)展示材料:
《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常回家看看是道德的要求,长时间不回家看望老人是不孝的表现。

点拨: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和纠纷需要道德、友情、亲情等来协调。
(二)展示材料: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一旦法律判决子女承承担赡养及看望等义务,子女不履行法律判决义务,法院可依据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罪,对子女量刑。

点拨: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拓展】展示与家庭生活有关法律。

【活动02】学校生活与法
多媒体展示:我的学校生活。
六岁时,爸爸帮我报名上了小学,度过了快乐的六年小学生活。去年我十二岁,顺利进入离家最近的一所初中,我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在学校里,老师谆谆教诲, 从来也不打骂我们;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对我们倍加爱护,从来也不欺侮我们;同学之间和睦团结,互帮互助。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勤奋学习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相信,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快乐、茁长地成长!
问题探究: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哪些法律保护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与学校生活有关的法律。

点拨:学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活动03】社会生活与法
多媒体展示探究素材:

问题探究:
如果在网上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或者购买后后悔了,你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第六章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拓展】社会生活中的法律

总结:社会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活动04】我们一生与法
多媒体播放:【视频3】一生相伴哪些法律。
问题探究: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与法律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PART 2 法治的脚步
【活动05】走近法律
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
(一)材料一: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习惯自觉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没有法律)



(二)材料二:阶级社会


国家建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让百姓服从他们的统治,便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二)材料三:最早法律

问题探究:
(1)法律是怎样产生的?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活动06】认识法治
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不管对不对,都是“法律”,而且是“最高法”,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你敢跟皇帝讲“理”,那你就是“违法”,犯了抗旨不尊的大罪,不单自己死,而且可以灭三族或九族的。
问题探究: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
学生交流与分享。
教师总结:这是以统治阶级的意志来治理国家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问题追问:
(1)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吗?
(2)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与分享。
教师总结:
(1)法治内涵: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活动07】法治中国
多媒体播放:【视频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问题探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国有何意义?
学生交流与分享。
教师总结: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PART 3 学海拾贝

小组内交流本节课收获,然后班内展示。
(1)认识方面:
(2)能力方面:
(3)知识方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并强化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点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总结: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依据,法治是依法治理国家。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里,沐浴着社会主义法治的阳光,在阳光下茁长成长。我们要崇尚法治,尊重法律,为建设法治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