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一、单选题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 )。
A. 火的使用 B. 发明和使用工具 C. 使用旧石器 D. 人工取火
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山顶洞人 D. 北京人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70万至20万年前 B.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C.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北京人从事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狗等家畜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 )。

约300万年前
约170万年前
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
约3万年前





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粟、小麦 B. 水稻、玉米 C. 水稻、粟 D. 水稻、小麦
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
1
)

食物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某个原始村落遗存,发现了距今约7千年的稻壳稻谷,据此推测这里的居民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炎帝部落 D. 黄帝部落
在原始社会,按这种方式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这种方式是( )。
A. 种族 B. 血缘关系 C. 地域环境 D. 个人喜好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的原始居民是( )。
A. 山顶洞人 B.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
A. 10万年 B. 20万年 C. 100万年 D. 110万年
2005年5月6日下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这是为了纪念( )。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②炎帝
③蚩尤④三苗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原始居民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物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 )。
A. 手工业发达 B. 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 社会财富丰富 D. 阶级社会出现

二、材料分析题
(11分)再现史前人类活动。材料一


材料二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根据材料一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5分)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进行解释】
材料二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4分)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可以见证什么?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什么?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2分)

(4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材料图片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图A是什么式房屋,图B是什么式房屋?(2分)
(2)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2分)

(20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材料




(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叫什么?
(4分)
从图3、图4两幅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4分)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4分)
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4分)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4分)

(18分)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 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 构建筑。
材料四


材料五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4分)
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4分)
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分)
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分)
材料四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3分)
材料五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2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A、B房屋样式的名称。(2分)最早建造图A、B房屋的居民分别是哪里的居民?(2分)
生活在A、B两处的人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特色?(4分)
图A、B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D D C D C A B
11 12 13 14 15
D A D B B


材料分析题
16、(1)图1、图2。(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4、图5。(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3。(1分)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2分)“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2分)
(3)考古发现。(2分)

17、(1)图A是半地穴式房屋;图B是干栏式房屋。(2分)
(2)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2分)

18、(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4分)
(2)大禹治水的伟大历史功绩,我们要学到他身上坚持不懈,舍己为人、为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4分)
(3)大禹治水;钻木取火。(4分)
(4)沙尘暴,私挖乱采,气候变暖等等?。(4分)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4分)

19、(1)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4分)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4分)
(3)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2分)
(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3分)
(5)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
(6)都江堰;防洪灌溉。(2分)

20、(1)A:半地穴式房屋;B:干栏式房屋。?(2分)?半坡人;河姆渡人。(2分)
(2)A:半坡人种植粟,制作彩陶。(2分)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制作黑陶。(2分)
(3)自然环境不同。(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