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课后习题(共22张PPT+课后习题+1份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课后习题(共22张PPT+课后习题+1份视频)

资源简介

课后习题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
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
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氢气与氧气混合后点燃一定会爆炸
B. 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C. 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D. 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和“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的过程中溶夜从“紫色→红色→无色”
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下排空法进行气体收集
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1)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2)对比实验A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装置(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某学校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小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装置序号字母)。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A
C
A
A
(1) C (2)可燃物需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需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1)ACBE
(2)+2HCl═↑

(3)变浑浊 ═↓ 减小



(共22张PPT)


初中 化学 九年级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利用燃烧
失控燃烧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原理(具一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梳理
一、燃烧与灭火

1、具有可燃性 √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酒精燃烧


实践应用
一、燃烧与灭火

纸张不燃烧

1、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烧不坏的手帕纸


2.生活中的灭火实例及原理
盖上锅盖
隔绝空气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物
用湿抹布盖灭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左)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右)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2C2H2+5O2 4CO2+2H2O
点燃
思考: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
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

实践应用
一、燃烧与灭火

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爆炸的条件:
1.存可燃性物质
2.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之内
3.有火源的作用

学考链接
一、燃烧与灭火

2.(2019济南学考)燃烧是人类很早就利用的化学反应,进行燃烧运用和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燃烧条件可以有效防火、灭火
B.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一定燃烧
C.燃烧和爆燃都爆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D.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可燃物
1.(2018济南学考)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媒炉取暖时保证姻囱畅通
B
B
知识梳理
二、能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
(2)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

燃料 主要成分 主要污染及危害
煤 主要含____元素,还含有氢、氮、硫、氧等元素 燃烧后排放的污染物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
石油 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汽车尾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烟尘和含铅化合物。
危害: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天然气 甲烷(CH4)
较清洁,几乎无污染,危害:大量使用会引起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形成酸雨
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
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等。
(2018?北京学考节选)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学考链接
石油
煤炭
ABD
物理性质:



⑴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⑶能溶于水
⑷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做人工降雨使用。

知识梳理
三、二氧化碳(性质、用途、制取)
1.二氧化碳的性质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蜡烛___________熄灭 CO2密度 _________,既不
______,也不 _________
干石蕊纸花 _______,湿石蕊纸花 _______
自下而上
比空气大
燃烧
支持燃烧
不变色
变红色
化学性质: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盖上瓶盖振荡,_____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盖上瓶盖振荡,塑料瓶
变瘪,产生_________

CO2与NaOH发生反应
白色沉淀
CO2与Ca(OH)2发生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①制冷剂:干冰制冷(人工降雨)


利用物理性质
利用CO2密度大于空气
不可燃,不助燃
即利用化学性质又利用物理性质
利用化学性质
知识梳理
三、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用途源
③气体肥料:增强光合作用
②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



②反应原理:
③装置:
⑤步骤:
CaCO3+2HCl=CaCl2+H2O+CO2



组、密、药、集
④验满方法:
带火星木条伸至瓶口熄灭
①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固液常温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学考链接
(2015济南学考)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探究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试液显_________色。

BDAG
CaCO3+2HCl=CaCl2+H2O+CO2


思维导图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
B.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 分
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当堂检测
C
3.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加入稀盐酸后,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B.将石灰水加入盛有CO2的塑料矿泉水瓶时,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矿泉水瓶变瘪。
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红。 D.平衡杆向右倾斜




当堂检测
D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课题名称: 鲁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复习
达成目标: ⑴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安全意识。
⑵了解三大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⑶通过知识梳理,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取方法。 ⑷通过复习,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构建知识网络。
学习方法建议: 复习课的重点就是将知识点条理化、清晰化,并能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有效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建议同学们先逐个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绘制知识网络,通过复习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总结生活中常见燃烧和灭火的实例,解释原因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明确每节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及其含义。 习题中设计到的生活实例,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绘制本单元思维导图。 感受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节约的能源意识。
三、自主检测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2.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3.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5.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6.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加入稀盐酸后,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B.将石灰水加入盛有CO2的塑料矿泉水瓶时,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矿泉水瓶变瘪。 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红。 D.平衡杆向右倾斜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四、自主检测答案
C【解答】①中白磷与空气接触,②中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二者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故A正确;利用铜的导热性把热量传递给白磷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热水不仅提高温度,还隔绝了空气,故C错误;①中白磷和③中红磷都与空气接触,③中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故D正确。 2.C 3. C4.D 【解答】煤球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A错误;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使火柴梗受热,温度容易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把蜡烛周围的热量传递走,导致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蜡烛熄灭故C错误;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镁燃烧发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D正确。 5.B 6.D 【解答】A项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且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B项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为化学性质;C项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化学性质;D项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为物理性质。 7.C 8.(1)?铁架台;分液漏斗 (2)?B;?F; Ca(OH)2+CO2=CaCO3↓+H2O?
(3)为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排不干净,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4)B;G;D



煤球 蜂窝煤

—CO2

Mg

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