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课前一练 1、图1和图2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与图2相比,图1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ab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与图1相比,图2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30次/分 C.图1中a、c两点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图2中f点与图1中的c点肺内气压值相等 D.图1 cd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图2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2、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能够体现出用鼻呼吸的好处( C )A. 内丛生鼻毛,能够阻挡灰尘B. 膜分泌的黏液能够粘住灰尘、细菌,并可以湿润过滤吸入的空气C. 内有嗅细胞,能够感受气体的刺激D. 内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吸入的冷空气3、“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呼吸肌 ,肺内压 。“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答案】舒张;增高(或增大);甲。要点导航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1、呼出气体与吸人气体的比较气体成分吸人气呼出气呼、吸比较氧气21%16%少了二氧化碳0.03%4%多了氮气78%78%基本不变稀有气体0.94%1%基本不变水汽较少较多多了2、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统称为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2)呼吸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如下:3、肺泡机构特点及其功能(1)结构如下图: (2)功能与特点:①肺泡数目众多,大大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②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交换的气体被血液携带到组织细胞处;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气体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顺利完成交换。二、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1)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2)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本身的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隔的升降与呼吸膈肌横膈外肋间肌内肋间肌肋骨胸腔体积胸腔内压力气流吸气收缩变得扁平收缩放松向上升及向外移增大减小进入肺部呼气放松恢复拱形放松收缩向下降及向内移减小增大离开肺部3、气体交换(1)气体交换交换过程(2)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到毛细血管,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三、呼吸作用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由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提供的。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2、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3、作用类型有氧呼吸(主):有O2参与,彻底分解有机物 无氧呼吸(次):无O2参与,不彻底分解有机物(如发酵)4、作用场所 线粒体(主) 作用:供能 细胞质基质(次)5、生物物的呼吸(1)动物的呼吸作用 ①实验如图:②在上图所示的装置中,A装置试管中红色水滴指标与橡皮塞的距离 逐渐减小 ,B装置试管中红色水滴指标与橡皮塞的距离不变。以上实验说明,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注意: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NaOH)和生石灰(CaO)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两支试管中的碱石灰需等量。(2)植物的呼吸作用①实验如图:②呼吸主要场所: 线粒体③植物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 ( 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3)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同步练习1、清晨,没有晒干的种子堆有时会有雾气,使水蒸发的热量来自 ( 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阳光照射2、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 ( D )A.胸大肌 B.腹部肌肉 C.背部肌肉 D.肋间肌和膈肌3.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C )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4. 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A】和【B】两个过程 B.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发生在【B】过程 C.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最初来源是组织细胞 D.图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5. 如图A、B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观察图中两条曲线,这时人体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 C )A.AB都为运动状态 B.AB都为平静状态 C.A通常为平静状态,B通常为运动状态 D.A通常为运动状态,B通常为平静状态6. 下图中,图1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的气压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AB段 B.甲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BC段 C.乙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AB段 D.乙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BC段7. 如图表示呼吸道总截面积与呼吸道不同部位之间的关系。一个肺泡的截面积比气管的截面积小得多,但是肺泡的总面积却远远大于气管,这主要是因为( C )A.肺泡是呼吸道末端膨大形成的 B.肺泡壁上有许多弹性纤维 C.肺泡数目众多 D.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8. 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图四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图一中的[2]表示呼吸道,[1]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血液从[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 C.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的[3]膈肌应处于图三中的甲状态 D.图一中的[3]膈肌处于图三中的乙状态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对应图四中的AB段9. 俗话说:“水多会把植物淹死”,主要原因是( D )A. 水太多,植物胀死 B. 水太多,温度太低而冻死C. 被淹部分二氧化碳太多而中毒 D. 被淹部分缺氧不能呼吸10. 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与甲瓶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均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严,置于温暖的地方,几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 B )A. 甲瓶温度下降,乙瓶温度升高 B.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C. 甲、乙两瓶温度都升高 D. 甲、乙两瓶温度都不变11. 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2)血管B内血液的pH值 血管D内的血液的pH值。(填“﹤”“﹥”“=”)(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A. 呼吸作用 B. 渗透作用 C. 扩散作用 D. 交换作用(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A. 肺泡 B. 组织细胞 C. 血液 D. 组织液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 (3)C(4)B12. 小李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的呼吸作用,依照课本中的三个演示实验,也操作了一遍,并认真观察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往瓶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会 ,这说明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放出了 。(2)图(二)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甲瓶中蜡烛熄灭,因为种子萌发时消耗了瓶内的 。图乙在此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3)图(三)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甲瓶比乙瓶中温度高,这说明萌发的种子 。(4)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主要在细胞中的 进行(5)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 。【答案】(1)浑浊;二氧化碳;(2)氧气;对照;(3)释放大量的热量;(4)线粒体;(5)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