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关于《硅和硅酸盐工业初步研究》的指导全程参与指导 共同学习提高湖南省地质中学 彭云霞 潘娥秀一、设计思路二、指导过程及方法三、研究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和全新的挑战(一)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一、设计思路(二)让学生主动探究一些科学现象(三)从课堂开始,向课外延伸研究性课题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化学教师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选择研究性课题并进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科教兴国的认识;有利于磨练学生意志,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经验、科学本领、科学品质和科学行为,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一)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制定计划、实施课题和活动后的通过学生自评、师评和他评,及时反馈、及时补救,最后总结提高,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表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 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家庭装修的污染等很多方面,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和督促,学生就能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和方法,对材料进行有效组织和利用,并且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同时,在团体的监督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作为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一个指导者和部分组织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有时教师还需扮演一个友善的朋友的角色,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怀,激励他们朝更高的目标迈进。(二)让学生主动探究一些科学现象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为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的各种教育功能。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学习的内容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因此“研究性学习”要从课堂开始,再不断的向课外延伸。各学科教材都可成为学生研究的对象,各学科教师都将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共同行动者。如果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在挖掘教材的本身研究价值和变革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上做文章。这样不仅能使学习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生动活泼,更能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研究的过程,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三)从课堂开始,向课外延伸二、指导过程及方法(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二)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思索(三)解放学生的眼和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四)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学科教学应注重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发掘问题和寻求课题的研究方向。在教学中我从不回避新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尽量鼓励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与此同时也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一些隐性课题的价值。如:当我在对“硅和硅酸盐简述”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认为该内容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和领域,如:硅的性质及其硅在科技中的应用、二氧化硅的性质和应用及硅酸盐工业的发展。因此我在课堂上极力向学生推荐,希望学生能对这些内容展开研究性学习。(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二)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思索杨危桢等五位同学基于对化学学科和硅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的共同兴趣,结成研究小组,并聘请我为他们的指导教师。他们将课题初步定为:硅和二氧化硅的初步研究,以硅单质和二氧化硅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一开始,他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如:怎样制定研究计划、对小组人员怎样分工、怎样开始研究等等。我一方面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耐心的向他们解释研究性学习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该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及研究的意义;另一方面从研究的操作层面上向他们提供帮助。在他们制定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对课题研究任务进行分工,强调小组成员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要他们建立初步的框架后,再开始着手研究。可当他们从网上和图书馆里查找了一大堆的资料摆在眼前,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再次勉励他们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来概括众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开始是通过一篇文章进行表达,后来他们自己还是觉得不够精炼,在同学们反复讨论之后,决定将硅单质的重要性质和科技应用提取出来,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我是硅,我骄傲》。当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创作呈现在老师们面前时,老师都十分惊喜,并称赞他们的创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成果的表达形式具有较大的突破。(三)解放学生的眼和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当他们在着手研究自然界中硅的化合物时,找到了水晶、欧泊、玛瑙、祖母绿、红宝石和绿宝石等宝石的性质和用途。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发现水晶实际上是长在山洞里而不是水里,红宝石不是硅的化合物,它和绿宝石不属于同一类型。我对他们的这种努力探索、追求科学的精神进行了鼓励,同时建议他们配上相应的图片。在此基础上,他们的积极性高涨,并打算进一步开展对硅酸盐材料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硅酸盐材料——水泥、玻璃以及陶瓷的化学成分和工业用途。这一次同学们的思路清楚多了,他们决定从水泥的制作过程开始研究,进行实地观察,现场拍摄水泥的制作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使原本复杂而难以解释表达的过程变得十分清晰具体、生动形象,而且非常美观。当材料都收集好了,初步的结论也有了,如何将研究的成果更好的表达出来呢?这是他们遇到的又一大难题。他们首先想到了电脑制作,可是他们中没有同学会利用电脑来制作演示课件。因此,一开始只形成简陋的几张图表和几段文字,离他们自身对成果表达的要求尚很遥远。此时,教师建议他们不断学习,加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他们从对课件制作一无所知,通过不断地向他人请教,在反反复复的摸索与尝试中学会了填加图片和音乐、学会使用powerpoint、学会进行网页制作,他们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蜕变,变得成熟和自信了。所以,当他们后来将自己制作的演示课件向大家展示时,语气中分明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四)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研究性学习提倡“重过程”,即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体验。书本知识都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当前的自然、社会仍存在许多现象和问题,等待我们去观察、分析,以获得解决。只有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引入到丰富多彩、富有创新目标的学习实践中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学生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在因特网上找了不少材料,甚至外出实地考察、访问。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运用,确定“研究”方向,从而有所发现、创新和提高。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体验和感悟,这与阅读课本或听教师讲解所获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正像杨危桢同学说的:“研究性学习给我们所带来的远不止这些有关课题内容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电脑课件;第一次像记者般进行实地调查;第一次感受到成功的辛酸和喜悦……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会让我们把这种种永远记住,也将会成为我们继续攀登的新起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胜利的鲜花和荣誉的桂冠,但我们更明白:胜利的鲜花要用汗水去浇灌,荣誉的桂冠是在奋斗中用荆棘编织而成!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我们一行人到建筑工地上进行实地调查,周围的人们都用那种疑惑而不解的眼神看着我们,就像瞅怪物一般,看得我们怪别扭的……而人们的那种疑惑不久的眼神渐渐变成了赞许。这时,我们每个人心理都是乐滋滋的。突然想起一句话来“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正是你自己!”对啊,我们应该战胜自己……三、研究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和全新的挑战首先它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闪光点,需要教师不断地发现和发掘。使我们更进一步的懂得了“世界上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道理。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与时俱进。不但要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还应该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进行洗脑和充电,使我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共同参与者、促进者和实践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