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评[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育测评[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
2005.9.12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功能
类型
§1.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测量的含义与要素
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
教育评价的概念
§1.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1 .测量的含义与要素:
测量即:
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
用数字
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
予以确定和描述的活动
测量的要素
测量的三要素(参照点、单位、量具)
参照点:为测定事物的量,事先确定的计量起点
绝对零点:计量起点在内容丝毫不存在一点量
相对零点:共同约定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不存在倍数关系)
单位:实施测量必须有统一的单位
具有明确的意义,即:大家对同一个单位的理解一致
测量过程中单位“距离”的不变性,即:单位的实际价值处处相同
量具:测量工具
具有准确性
具备操作的简约性
教育测量工具:试卷 测试题 重视命题的研究
量表:根据测量目的所设计的测试项目和赋值规则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2 .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
教育测量即:
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
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特点:
间接性和推断性
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量表的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3 .教育评价的概念:(P6 )
评价泛指
衡量、判断
人物或事物的
价值
教育评价即:……
根据一定的标准(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
运用可行的方法(测量、非测量、系统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
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教育计划、课程、学习结果、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标或程序)
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为学生发展、教育决策等)
价值与教育价值
客体的某种效用性或“积极作用”,“好”、“坏”,“善”、“恶”等
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社会科学中广泛使用的价值概念
哲学意义上的一般价值概念:客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
在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中
在社会大系统中
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
教育与社会之间 的价值关系
教育与个体 发展之间的 价值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价值关系
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伦理道德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等
教育价值
教师、学生与 教育情境、教 育媒体之间的 价值关系
如:生存价值、完善价值、创造与享受的价值等
一定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
人是价值主体,情境、物为价值客体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4.教育评价的含义:
进行教育评价的基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 教育评价标准和制度 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价值在于教育实践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方法科学可行
决定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因素:评价观、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评价对象的拓宽
以往:学生的学业成就
目前:包括教育活动各个要素的方方面面,
从教育背景、投入、过程、效果等各方面的人和物
各有关的活动与现象
§1.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相关概念辨析——在下次课的活动中完成
1 .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
2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
3 .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
4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
5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评价
6 .教育测量与教育测验
7 .测验与考试
§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
1.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对象
每个学生(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对象)
2.教育活动
教学的评价、学校例行活动的评价、班会及学生会活动的评价
3 .直接规定教育活动内容、方式的
教学计划、教师
4 .潜在影响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校的社会文化背景
学生集体、包括教师在内的班级、教师集体、学校的整体状况
5 .学校物质的社会的环境条件
基本设施、校址及校舍、周围的社会环境
6 .以学校为构成要素的范围更广的教育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能
§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实践中涉及的主要工作:
编制测量工具、制定评价标准
采用科学方法,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评价信息
推断结论,提出建议,写成评价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以指导教育评价实践
具体的实施方法,即评价中可操作性的技术
一些具体工作的评价问题,如:网络教学的评价、教学课件的教学效果等
§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
专门
研究方法
编制测量、评价工具的方法
组织实施的方法
资料收集、加工处理的方法

1
2
3
4
§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学科地位和作用
测量与评价
基本理论研究
发展研究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简称IAE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简称IEA)
§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学科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效果、影响效果的诸因素)
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教师教育普遍开设此类课程
§1.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按评价范围:宏观(教育全领域)、中观(学校层面)、微观(学生发展)
按评价方法:定量、定性
按评价功能:诊断性、形成性、总结(终结)性
按评价主体:自我、他人
按评价内容的复合程度:单项、综合
按评价参照的标准:相对(基准在被评价群体内部产生)、绝对(基准在被评价群体外部产生)、个体内差异
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智力、能力倾向、成就、人格
自适应评价
……
讨论
有人认为,用相对位置或相对分数来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
这样,相对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还有存在的价值么?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形成4人小组、小组成员的认识(8分钟)
讨论形成一份小组意见(5分钟左右)
班内交流(10分钟)
§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一、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
1. 测量评定的功能
客观评定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给出具体的评定
2. 事实判断的功能
对评价对象的某种属性、行为表现作出基于事实的判断
3. 价值判断的功能
把事实判断的结果同外部的价值体系或价值标准相联系,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分析、价值判断和价值描述
4. 问题诊断的功能
5. 区分选拔的功能
§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
1. 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
因材施教的前提
2. 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根据测量与评价的结果,教师可以明了自己在教学上的缺失,判断教材的可用性,判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作为补救教与学的依据
4. 确保教学目标的达到
§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三、改进学生学习的功能
1.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短期学习目标、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有关学习进步的反馈信息
2. 帮助学生的记忆和促进迁移
3. 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
§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四、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
1. 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资格评定
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评定
教师管理水平的评定
教师个性的评定
2. 对目标的管理
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可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学生指明教/学目标
3. 对过程的管理
全面掌握各种情况,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下次活动的准备
形成学习小组(每组最多四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名词(即选定了一个角色):
教育测量、教育测验、教育评价、教育评估、教育统计、教育科学研究、考试
针对选定的名词,课下准备以下内容:
概念
特征/特点
作用
思考并提出一至两个问题:相互间有何联系、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