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系统简介[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ps定位系统简介[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GPS)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词,其意为“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精确位置的定位系统.便携式的GPS接收机,一般有电视遥控器大小,上面有按键和液晶显示,可以接收GPS卫星所发送的信号.人们走到某个地方,按上几下按键,液晶就会标示出所在地的经纬度.如果拿它配合精度很高的地图使用,就可以到达任何预定的地点.
辅助图片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军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侯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
空间卫星系统、
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接收系统。
 1、空间卫星系统   空间卫星系统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各卫星夹角距差为90°,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空间系统的每颗卫星每12小时沿近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周,由星载高精度原子钟控制无线电发射机在低躁音窗口;附近发射L1、L2两种载波,向全球的用户接收系统连续的播发GPS导航信号。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
2、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监控系统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5个监测站、一个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构成。该系统的功能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地面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用GPS接收系统测量每颗卫星的伪距和距离差,采集气象数据,并将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点。5个监控站均为无人职守的数据采集中心。主控站接受各监测站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上述各类数据,及时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传送给注入站。控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诊断卫星工作状态,改变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和姿态,调整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注入站接受主控站送达的各卫星导航电文并将之注入飞越其上空的每颗卫星。
3 、用户接收系统   用户接收系统主要由以无线电传感和计算机技术支撑的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构成。GPS接收机能捕获、跟踪卫星,接收放大GPS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解求信号在站星间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或采用后处理的方式,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已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等众多领域中。GPS技术按待定点的状态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大类。静态定位是指待定点的位置在观测过程中固定不变,如GPS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动态定位是指待定点在运动载体上,在观测过程中是变化的,如GPS在船舶导航中的应用。静态相对定位的精度一般在几毫米几厘米范围内,动态相对定位精度一般在几厘米到几米范围内。
GPS的其它应用 
 GPS除了用于导航、定位、测量外,由于GPS系统的空间卫星上载有的精确时钟可以发布时间和频率信息,因此,以空间卫星上的精确时钟为基础,在地面监测站的监控下,传送精确时间和频率是GPS的另一重要应用,应用该功能可进行精确时间或频率的控制,可为许多工程实验服务。此外,据国外资料显示,还可利用GPS获得气象数据,为某些实验和工程应用。
GPS车辆定位防盗系统组成
车载GPS防盗单元n控制中心(管理平台,短消息中心)
GPS是美国军方197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空间技术,被称为继人类登月和研制航天飞机之后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该系统主要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为军民两用系统,向全球免费开放。但美国对自己提供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则是低精度信号。
俄罗斯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NASS由24颗卫星组成,目的在于为空中、海上以及陆上太空的目标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主要用于守卫俄罗斯的军事秘密以及保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是世界上笫一个完全向民用开放的全球性卫星定位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将于2008年投入商业运行。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2000年、2003年发射的3颗“北斗”卫星组成,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定位系统,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但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