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研究题目:中学生(月)消费量
组长:李叶
成员:施昊、吕颖颖、林琼侠、卢世奇
一、课题背景
一、课题背景
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环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我们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人已经是大不相同了。比如在消费的观念上就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现在,通常中学生的消费结构都是高档型的,容易出现互相攀比现象。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阅历的原因,就表现出了不合理的成分。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对这一消费问题进行一番调查与研究。
目的、课题方法及简要过程
当今的社会十分复杂,身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对消费这一问题到底是如何看待的呢?就让我们打开青少年的心灵之窗。
二、目的
三、课题方法
1、问卷调查
2、实地调查
3、拍摄照片
四、简要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与总结
4、写成调查报告
调查统计
父母是否有给零用钱
零用钱数额(月)
学生对零用钱的评价
零用钱的用途
学生自评
分配计划
监督零用钱
零用钱剩余
你的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每月给你零花钱
父母是否有给零用钱
一般每月多少元
零用钱数额(月)
你对此满意吗
学生对零用钱的评价
零用钱一般用途是什么?
零用钱的用途
你认为这么用合理吗
零用钱的用途
学生自评
你有详细的计划去分配它吗?
分配计划
父母或监护人平时有监督你有用钱吗?
监督零用钱
每个月有没有剩下的钱
零用钱剩余
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2%,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8%。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太过于溺爱,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从来是百依百顺的,这样一来即使他们自己省吃俭用,但孩子还是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就会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们养成挥霍的不良恶习。在有些家庭,家长往往会预先把这一个月的零用钱交给孩子,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相当一部分的零用钱,在玩耍的时候用。因此,孩子的月消费量非常多。由于孩子年龄的增长,月消费量也会随之增加。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而50元以上的也不少。(45%)
分析结果: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他们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给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消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100元以下,但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就过于挥霍自己的零用钱。
统计显示: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在不少学校大门的两侧,学校经济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街上也开出一些青少年专用店,无意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对这一群体视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也在进一步启动。
另外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零用钱的消费途径的增加,青少年学生消费量也有所增加,但有时也花了许多无意义的钱,比如成天沉迷于网吧,钱无节制的花费,再说网吧对青少年危害很大,长此以往很可能使青少年学生养成恶习。
悲惨的“贫民”生活
舒适的“贵族”生活
无人光顾的商店
生意兴隆的商店
总结
现在学生有零花钱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每月零用钱50元以上的人占绝大部分,有的同学花钱如流水,也有的同学没钱用。消费已成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对零用钱的花费都没有计划,如何支配零花钱没有合理安排。而乱花钱的现象也十分寻常,父母也多是不闻不问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乱花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的补偿心理。
家长们有一种补偿心理,认为自己从小生活十分艰苦,希望下一辈比自己过得好,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另外,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溺爱心理,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养成孩子贪图享乐的不良心理。
2、 孩子的讲攀比、慕虚荣心理。
中学生容易产生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他们已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年龄阶段,随意性较强,容易被花花绿绿的商品世界所迷惑。为了保住面子,他们往往不顾自己的学生地位和家庭经济实力,增添高档名牌消费品,举办奢侈的生日宴会,使得生活消费大大增加。
3、 中学生青春期特点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少男少女们开始更多关注自我,希望自己能潇洒漂亮,喜欢追赶潮流,并且随着交际范围逐渐扩大,交际次数不断增多,使日常花费不断增加 。
4、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学生的消费水平自然随之提高 。
5、 不良社会消费之风的影响。
比如,社会上一些人比吃、比穿、比用,大规模办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或挥霍公款消费,追求享乐等不良社会消费之风,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而且使 一些青少年深受影响,造成一些孩子的畸形消费心理。
建议
好好地利用零花钱,合理分配零花钱,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不要随意地挥霍,要合理安排科学消费,如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并且可以利用剩下的钱,去做一些好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例如去慈善机构捐钱等。
制作花絮
我不要去“8”班发问卷~~~~那么大家玩“猜拳”
怎么发不过来。(QQ应该没问题,那么就是~~~)该死的瑞星,别在这里死拦截文件~~你快给我“走”~~
为什么电邮里没有他们的东东,为什么呀~~~~
我不要拍照,死也不拍;一定要拍吗?;不拍可以吗?;拍了有什么奖励?;不准公布我的照片;好吧!我妥协,我拍~~~
照片好烂呀,简直就不是张照片,以后绝不叫他拍了,绝不!
制作人员照(因摄影人员技术太差,并非相机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