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下学期]

资源简介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的地位及作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是地质出版社,《通用技术》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共分2个课时,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已经对系统及系统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系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也为以后系统的优化、系统的设计等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实验探究,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
难点:应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问题
四、教学设计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和设想,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一)新课引入:
简易照明系统实验。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易的风扇系统。由此引出系统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 新课学习:
1.系统的基本特性-----目的性
展示简易照明系统、风扇系统。
师:这个系统的功能以及目的是什么?
生:发光,方便学习和生活。
师:这个风扇系统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通风、降温。
师:我门怎样区别这两个系统呢?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区别系统的重要表示----系统的目的性。
2.系统的基本特性----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必须具有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与学生共同分析简单照明系统:
师:如果给这个系统增加一节电池,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生:灯泡会变的更加明亮。
师:如果继续增加一些电池,会有什么现象呢?
生:有的学生会说灯泡会更加明亮,也有学生说灯泡会被烧毁。
  通过实验会发现,当电池增加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灯泡将会烧毁。这说明灯泡工作时有一定的电流和电压的要求,超出这个范围灯泡就不能正常的工作,这揭示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让学生分析手机和教室的多媒体系统的的环境适应性。

3.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关性
(系统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关联的。)
给学生展示一个木桶的图片。
师:这个木桶的目的性是什么?
生:装水、装油、装米,等答案。
师:这个木桶的环境适应性表现在哪写方面呢?
生:不能防在火炉旁边,否则木头会被烤坏、甚至燃烧。
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那样木桶会变形。
师:这个木桶由木板和铁圈组成,这个铁圈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美观或固定作用。
师:没有这个铁圈会怎样?铁圈松动了,装水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桶箍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桶箍,再长再好的板也只能是板,永远不会成为木桶。桶箍不能太松,否则木桶肯定漏水,同时桶箍也应该有韧劲,否则当水太多时会将桶箍绷断。
通过分析木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系统的相关性。
4.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
观察简易照明系统,如果其中一个元素出现了故障,这个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发挥。
整体性还表现在哪写方面呢?引入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图片。
A 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
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呢?
  整体功能是各部分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不能离开整体去分析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系统组织的好不好,就看它的整体功能实现的怎么样。
B. 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
讲述: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塑像雕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们特别对雕像上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不绝口,都说这双手太逼真、太生动了。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毫不犹豫地从塑像上砍去了这双手。
提问: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5.全自动波轮式洗衣机的系统分析:
  以上通过创始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等方式,学生认识了系统的基本特性,接下来应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教材中的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系统。
(让学生应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问题,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5.1 分析洗衣机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洗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果其中一个元素发生了故障,会怎样?
  通过问题思考并结合示意图使学生明确:洗衣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即各子系统之间,少了哪个都不行,哪一部分坏了,洗衣机都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充分揭示出洗衣机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5.2 分析洗衣机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a. 洗衣机工作的电压太高、太低对洗衣机带来什么影响?
b. 给洗衣机注入温水或是很凉的冷水,会个洗涤效果带来哪些影响?
c. 洗衣机工作的时,放置在什么地方为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环境与系统、子系统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结合示意图分析。理解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思考与练习:
1. “春捂秋冻”的含义?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
3.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循序渐进的综合启发式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积极的活跃起来。

  教学过程中,以系统的基本特性作为教学主线,并进一步展开。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分析系统的特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六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系 统 与 设 计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一 、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
二 、分析案例
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系统分析
三、练习与小结

(板书设计追求简洁大方,体现知识的结构和层次性。授课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 教学反思
1、首先,教师自己要加强技术素养的修养,要在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多钻研,多探索,吃透《课标》和教材,以增加自己的“技术”面。
2、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更具有极大的优势,也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3、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和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创造性地实践,让其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畅谈设计方案,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在无形中提高。
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毕竟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去追求、不断去攀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