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评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设计的评价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3.3 设计的评价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2.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3.3 设计的评价
(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
设计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设计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2).为什么要对设计进行评价?
设计中的评估可以促使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还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评价对象
评价者
设计过程
设计成果
自我评价
他人的评价
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
(3).关于评价的一些说明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1.设计过程的评价
(1)设计过程是否完备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4)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
评价的内容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寓于设计的全过程
要注意:
1.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协调
3.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4.应服务于完善设计方案\促进个人发展的根本目标
活动实施背景
借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为契机,设计一次以“我为西藏做贡献”为题的实践活动。
活动以教材中的知识结构为主线,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为背景。使同学们初次尝试技术设计的全过程。
过程1:文献法进行调查发现问题
通过网络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藏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以及资源物产等大量信息,并进行交流。(分组进行各负其责)
发现问题
西藏矿产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26种矿产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五位。
同时西藏又是一个缺油少煤的地区,能源缺乏。但西藏的风力资源丰富,高原地区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00天。
过程2:明确问题、提出设计要求
1、针对这一特点,同学们想到了利用风力发电。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2、为了减少技术难度,我们师生共同提出了“风力举重机竞赛方案”作为设计要求。
3、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技术性质的理解,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我们还设计了“模拟专利申报制度” 。
风力发电机结构
风力起重机结构
为了减少技术难度决定设计“风力起重机”,进行提重物比赛。结构上只保留“风轮”、“变速机构”和支架。
变速装置的设计。同学们一般可以使用齿轮传动和动滑轮的原理,从而达到省力的作用。这部分知识点是初二物理课中的内容,作为高中学生可以实现。
变速装置的原理
风轮的工作原理,正是高一物理教材中受力分析部分的知识。是同学们可以达到的知识点。从而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风轮工作原理
在光滑的表面上有一斜面,小球坠落到斜面上,对斜面产生作用,使斜面滑动。
旋转分立
空气作用力
风轮叶片

转动
斜面运动方向
坠落的小球
活动过程4:进行方案的交流与评价
加强技术的交流与评价能力,营造技术的神圣殿堂,使同学们在技术的殿堂中平等的,畅所欲言。
进行了一次对设计方案的交流与评价活动。活动以讲演和答辩的形式完成。各组5分钟讲演设计方案,5分钟答辩。问题由其他同学和教师共同提出,并给与评价。
考虑到现场答辩有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能发表意见。为此特意设计了“设计方案的交流与评价表”(见附四)。在评价表的最后部分设有意见反馈表。将意见反馈回各组帮助改进方案。此表作为一次作业,对同学们进行过程评价。从而使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过程5:进行技术试验填写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1、检测风轮方案的可行性
2、检测风轮的效率
试验准备:
1、自制的风轮
2、电风扇
3、天平砝码若干
试验步骤:
1、电风扇在1米远的地方模拟自然风
2、观察风轮能否正常转动
3、检测风轮扇叶角度与提起重物的关系。
活动过程5:进行技术试验填写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1、检测风轮方案的可行性
2、检测风轮的效率
试验准备:
1、自制的风轮
2、电风扇
3、天平砝码若干
试验步骤:
1、电风扇在1米远的地方模拟自然风
2、观察风轮能否正常转动
3、检测风轮扇叶角度与提起重物的关系。
活动过程6:教师辅导完成作品
本活的制作过程是教师在课堂进行辅导、学生在家制作为主的过程。
教师辅导包括对设计方案、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的辅导。
活动过程7:比赛
首先采取班级选拔赛,获得班级第一名的组,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对原型进行改进。再参加年级的总决赛。优胜的班级由学校授予奖状,并对获奖组的同学给与奖励。
同学们在组装滑轮组
活动过程8:结合教材回顾活动过程
结合教材内容,列举同学们在活动中的案例对本章的“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评价”以及“技术实验及其方法”进行贯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后的总结
1、这个课题,可以增加设计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可以将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本次活动每个学习小组都有成果,共上交作品71件。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同程度的接触到了木工、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加工工艺。并能利用一些简单的结构加固自己的作品。有些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制作了一个与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进气道相类似的“集风器”(如图1),使风力机的效率大为增加。使人难以致信的提起了800多克的砝码,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成绩为700g、第三名成绩为650g。其他同学的成绩平均为350g----600g不等。
从喷气式飞机中受到的启发可以提起800g砝码,获得冠军。
作品展示
从喷气式飞机中受到的启发可以提起800g砝码,获得冠军。
未来的飞机设计师们
作品展示
从喷气式飞机中受到的启发可以提起800g砝码,获得冠军。
未来的飞机设计师们
作品展示
利用伸手可得的(饮料瓶、修正带、塑料盒等)材料制作的作品
水车式风力起重机
作品展示
木质风力起重机
全金属风力起重机
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总评价
两个依据
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根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如:对一个日常用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功能、形态、效率、创新、安全、操作、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前景等
根据设计原则对某个最终产品的评价(坐标法)
对书架(小凳子)的评价
(坐标法)
<<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设计评价要点
产品的用户界面质量
(1)产品的特征是否向顾客有效地揭示了相应的操作
(2)产品的使用方便吗
(3)所有的性能都安全吗
(4)所有潜在的顾客都明确了吗
产品的感染力
(1)产品吸引人吗 令人兴奋吗
(2)产品能显示它自身的品质吗
(3)看上去给人一种什么印象
(4)拥有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自豪感吗
产品的维护和修理性能
(1)产品的维护方法明显吗 方便吗
(2)产品的特征是否能反映出拆卸和装配的程序
产品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1)为满足顾客的需要,所耗费的资源合理吗
(2)材料的选择恰当吗
(3)是否考虑了环境的生态的因素
阅读:
3、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3)设计的交流方式
(1)计的评价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
(2)设计的交流贯穿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口头交流(非正式)
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正式)
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观)
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形象)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抓住他人意见和建议中的创新点,用以改正自己的设计.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