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张PPT)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欢迎同学们来基地学习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什么是通用技术?导语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移植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国际形势与我国科技现状及教育现状《通用技术》与能力的培养《通用技术》与科技创新大赛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正视和国外的科技差距前一段时间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就明确表示: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特别在以下的四大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下面一段是引用内容)一是在地质学方面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证明西方学者提出的假说和理论的研究多,提出中国自己的假说和理论少;单一学科封闭式研究多,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模仿性研究多,独创性的成果少。二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国的高端数控装备和大型重载装备的独立制造能力不足,中档及以上数控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垄断。中国的精密化制造技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阶段性差距,精密成形和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三是中国冶金工程技术的部分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航空产品、航空技术和航空科研能力差距仍较大。即使是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歼10战斗机,与美国的F —22、F—35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也相差一代。中国利用空间进行的研究工作尚处在试验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五是在信息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应有很大的差距。计算机中的微处理器(CPU)还是国外生产的,虽然我国“龙芯”处理器也研制成功,性能只相当与奔腾三,而且还没有大量商用。虽然我国是家电生产大国,但是核心技术我们并不掌握,例如DVD每生产一台都向人家支付专利费。软件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看看我们的微机内安装的软件,有几款是国内开发的。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下面同学们在看看一个大学生写的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通用技术》都包含哪些内容?1、 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1)、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2)、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建筑及其设计》(2学分)《简易机器人制作》(2学分)《现代农业技术》(2学分)《家政与生活技术》(2学分)《服装及其设计》(2学分)《汽车驾驶与保养》(2学分)2、修学课程模块建议: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建义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在获得必修的4个学分之后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3、 学分怎样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习过程参与程度操作考试考勤讨论、辩论、作业作品考试4、学会读目录和绪论读目录可以总览本书全局,从面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读绪论可以掌握本书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下面我们就走入技术世界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通用技术导读——————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李英田现在真是越来越觉得可怕啊,中国的大学生实在是缺少动手的习惯。我说的这个动手并非侠义的指用手去做事,而是指自己去实现各种想法,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甚至去创造新的东西。我们的学生什么东西都不愿意自己做,软件要手把手的教,Manual和Help从来都不知道看,问问题从来自己都不想一想,简直就和编译器一样,只要出错就提示;什么东西都只是看一看,觉得好玩,绝对不会去真的做点什么相关的事情;也没兴趣尝试新的东西,美其名曰“没时间学”,好像就有时间看“十大”似的;....而人家的大学生呢,他们的老师和同学经常把一些设计放在网站上交流,经常还可以看到他们做的电路的照片。人家大学的教学资源不要太丰富啊,那些讲义从版面设计到插图都是很有个性的。而且他们很善于利用已有的资源,我曾经看过一个人用电脑的电源做了一个实验电源出来。每个东西也许都很小,没有使用价值,但是都充满了想象力,甚至只是对已有的东西做一点很小的改进。既然是学工科的嘛,就是要改造世界,我们的大学生都丧失改造世界的激情了,只剩下享受的欲望了。想一想我现在听说过的软件和语言,有多少都是大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人家觉得别人的软件用的不好,怎么办呢?等着别人说“这个软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再去用嘛?自己写一个嘛,现在很多科学软件就是大学生或者是几个大学里的人发起一个组织来负责编写的。要是把那些被商业化的软件和自由软件加在一起,大部分都是出自大学的,他们都是积极的创造新的东西。我们好像连这种创造欲都没有了。所以我觉得中国同世界的差距就在这些地方,我们太容易满足了,想不到要不断的接触新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使用新的东西,探索新的东西,好像我们的思想都已经凝固了。 这个差距真是太大了。去做点什么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