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通用技术期末试卷(理 论 部 分)一、选择题 (选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2、人类生活中,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产生 A、建筑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3.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4.制作一张小板凳需要运用到到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美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5、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电池的废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说明了技术(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6、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7、助听器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这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8、计算机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革,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9、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10、过去,美国桥梁设计界一直采用可靠的豪威木制桁架结构。1863年,他们在桥梁设计技术上取得了一项重大进步,即桥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铁制材料。然而工程人员对这种较新的材料过于信任,未经技术试验就投入了使用。1876年当一列旅客列车经过全部用铁制材料建成的阿什比拉河桥时,一个内部隐藏着气泡的铁架发生断裂,整个桥梁随之倒塌。阿什塔比拉河桥的跨塌,说明了(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 C、技术实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D、人机关系是在技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11、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12、世界上飞机窗口的设计都是圆形的,这说明了设计是具有(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13. 据报导,西安市有一瓜子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没想到儿子不断偷吃。结果,聪明伶俐的儿子因为长期偷吃用明矾、工业盐、泔水油、石蜡等加工的黑瓜子,脑子出了问题,这真是害人害己。这个例子说明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 A、美观原则 B、道德原则 C、实用原则 D、创新原则14、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此案例说明了以下那种关系:( ) A 技术与人 B 技术与自然 C 技术与社会 D 技术与水利15、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 A、技术解放人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改变世界 16、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17、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着爱迪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明。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的什么关系中(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科学 18、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19、某村村民黄顺福买了一种名为“保果灵2号”的农药。农药说明书上清楚地标着“连续使用2次,间隔期为20天”。黄顺福看后,当天便对果园的柿树连续喷洒了2次农药,准备20天后再喷洒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树的叶子、果实全部掉落!请问,造成黄顺福家200棵柿树叶子、果实全部掉落的原因是( ) A、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 B、说明书的内容条理不清楚,“说而不明”; C、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D、黄顺福没有看清楚说明书就盲目使用农药。20、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中选“A”,错误的选“B”,每题3分,共计12分) 21、美观性原则是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 ) 22、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 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车碰翻这一偶然事件中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得到启示而诞生的。这个案例说明重要问题可以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 ) 23、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须刀,从而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这说明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 ) 24、尽管产品说明书说明不准确,也不会影响到产品的正常使用。( )三、填空连线题 (每空2分,每条划线1分,共13分)1、自然界动物、植物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可以用来为人服务,人类可以从中获取感悟而解决某些技术问题,实现一些发明创造。如:鸟启发人类发明了飞机;鹰眼启发人类研制出导弹跟踪系统;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请你列举出四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列有关技术的性质与其相关内容用划线正确连接起来。 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有时候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技术的创新性 既要肯定技术的价值,又要保持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的两面性 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进,或重新产生一种新的技术。 技术的专利性 每一种技术都是在多种科学知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四、创新应用题 【选做题二选一】(每小题15分,共15分) 1、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回收垃圾废物,同时又能保护环境卫生,各国都采取一系列的回收措施,垃圾箱的使用便是其中的一种。假设让你设计一种在城市街道使用的环保垃圾回收箱,你会怎样设计?请说说你所设计的环保垃圾箱的构造特点和相应的功能作用。(允许利用画草图的方式加以说明)2、技术具有两面性。所以我们在使用技术有利的一面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技术不利的一面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这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正确对待的问题。请你按照自己对技术的了解,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技术的两面性,并就所举的例子,简单阐述应如何合理地应用技术的一些措施。答 题 卡一、选择题(涂卡)二、判断题(涂卡)三、填空连线题1、自然界动物、植物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可以用来为人服务,人类可以从中获取感悟而解决某些技术问题,实现一些发明创造。如:鸟启发人类发明了飞机;鹰眼启发人类研制出导弹跟踪系统;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请你列举出四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列有关技术的性质与其相关内容用划线正确连接起来。 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有时候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技术的创新性 既要肯定技术的价值,又要保持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的两面性 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进,或重新产生一种新的技术。 技术的专利性 每一种技术都是在多种科学知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四、创新应用题学号姓名班级装 订 线装 订 线【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1页(共4页)】【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2页 (共4页)】【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2页(共4页)】装 订 线班级学号姓名班级装 订 线【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3页(共4页)】【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4页(共4页)】【2006——2007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考试·通用技术卷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