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燕几”的作者是南宋的黄伯思。它是按一定比例,制成大、中、小三种可以组合的桌具。大、中、小三种桌面组合起来可变化为二十五种形式 ,为今日组合桌具的鼻祖。口形桌门字形桌长方形桌宋代的燕几图“蝶几”的作者是明代的戈汕。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可组合成一百三十多种形式。明代的蝶几图清代的七巧板各种变形的七巧板4.1工艺——木工基础工艺一、常用的三种工艺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表面涂饰4.1工艺——木工基础工艺1、表面涂饰上漆贴木皮4.1工艺——木工基础工艺2、装配工艺装合页榫 接4.1工艺——木工基础工艺3、零部件加工⑴切割①作用: 将木料锯短、割薄、开榫②常见工具:手板锯木工锯http://www./info/52730-1.htm钢 锯③使用方法:④使用要点:木头放平稳起锯时要慢,锯子与水平面成30°左右的角拉锯时用左脚睬住木板,右手拉锯,锯子与水平面成45°左右的角拉锯时速度均匀,推出用力,拉回不用力拉锯时锯做推拉运动,不可左右晃动快锯完时速度放慢,注意防止木板折断起锯时大拇指指甲协助⑵打磨砂纸⑶钻孔电池电钻1234567总任务:制作七巧板所用工艺:切割、打磨基本分任务1:画图(画外围边长为20cm的七巧板图)(完成得20分)任务2:切割:切割出1块板得40分切割出≥2块板得80分技术分:根据切割和打磨的质量,评分范围由10——20分。扣分:锯片折断扣40分12345674.1.2基础木工工艺>教学设计一、学生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工艺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渴望能够亲自去体验工艺的过程。木工工艺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工具要求不高,相对也比较安全,适合让学生去实践体验。但由于学生平时动手的机会并不多,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直线锯的方法和技巧。难点:直线锯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常见木工工艺。能掌握直线锯的方法和技巧。能掌握砂纸打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亲自动手制作七巧板。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七巧板的悠久历史和影响,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课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基础的木工工艺。 五、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投影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精美图案,提问:这些精美的图案都是用同样的东西拼成的,那是什么东西呢?讲述七巧板的悠久历史和影响。这节课我们同学们将学习怎样制作七巧板。 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基本木工工艺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工艺可以分为三种:零部件制造、装配、表面涂饰。木工的基本工艺也可以分为这三类。1、表面涂饰。常见的表面涂饰主要有上油漆、贴树皮。2、装配。常见的装配工艺有:安装合页、榫接。3、零部件制造。常见的零部件制造工艺主要有:锯、打磨、钻孔。 听讲 强化知识的系统性⑴锯。介绍锯的种类;教师示范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听讲 录像和教师技术示范,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⑵打磨。介绍打磨的方法和作用。 听讲 ⑶钻孔。 听讲 学生实践 那我们制作七巧板需要用到哪些工艺呢?分组制作七巧板,强调注意事项。教师巡视打分 动手制作 亲自体验工艺小结 总结课堂内容 听讲 加深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doc new4.1.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