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第二框 水上都市(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第二框 水上都市(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水上都市[见学生用书P51]

1.意大利和威尼斯的地理位置
(1)意大利位于__欧洲南部__,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位于__地中海沿岸__。
(2)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__东北部__,濒临亚得里亚海。
2.威尼斯的特点(威尼斯与水的关系)
特点 成因或具体表现
因水而生 (1)城市的形成:1 500多年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__岛屿群__。后来,威尼斯人的祖先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__木桩__,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起了楼房。岛与岛之间的海面变成了水道,水道上建起了几百座大大小小的桥梁,连接着众多岛屿。这样,一座城市就逐渐形成了 (2)形成原因:为了躲避外敌,便于防守
因水而兴 (1)兴盛的商业城市:600多年前,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威尼斯位于地中海北岸,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成为东西方商品的__集散地__和__贸易中心__,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__商业港口__,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__商业城市__。这里的居民多以__商业__和__航海业__为生 (2)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作为贸易中心的地位日益下降,但由于其优美的水域风光、独特的交通方式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光,它作为__旅游胜地__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因水而美 (1)魅力无穷的古老建筑:商业的发展,曾使各国富商、贵族云集于此,他们修建了无数豪华的__宫殿__、__教堂__和__住宅__。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依然沐浴在海风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2)独特的水城风光 ①独具特色的__交通工具__:纵横交织的水道构成了大街小巷,船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车”——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车”——汽艇,还有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木船——贡多拉 ②丰富的__传统文化__:每逢重大的节日庆典,市民们就会从各个城区和附近岛屿,划着各式小船,汇聚到主要河道的两岸,观看激烈的划船比赛,欣赏精彩的传统节目 ③__水网如织__的威尼斯城区:威尼斯市区由100多座岛屿组成,岛屿之间有100多条河道,2 300多条水巷,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 总之,威尼斯以独特的水城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浪漫风情,成为人们欣赏水城风貌的绝佳胜地
因水而忧 “__水城__”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但水也使这座历史名城面临着生存危机 (1)原因 ①__海水倒灌__与__水位上涨__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结构 ②每当雨季来临,__洪水__会淹没大片公共场所,影响人们出行 ③众多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造成严重的__环境污染__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2)人们的态度:人们正在积极寻找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一、选择题
1.威尼斯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 C )
A.造船业发达 B.威尼斯人有经济头脑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资源缺乏
2.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和土壤 B.气候和资源
C.河流和交通 D.宗教和习俗
3.朱自清曾这样描述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大运河穿过这个城市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贡多拉”(Gondola)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它哪儿都去。这个“别致的地方”是( C )
A.上海 B.巴黎
C.威尼斯 D.苏州
4.下列关于威尼斯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1 500多年以前,是由100多座小岛组成的荒无人烟的岛屿群
B.威尼斯人的祖先建造威尼斯城的目的是躲避外敌
C.威尼斯城是在一个地域狭小、人口稀少的岛屿上建成的
D.威尼斯城的水道上有众多的桥梁连接着众多的岛屿
5.旅游业是威尼斯的支柱产业。目前威尼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D )
A.环境污染
B.资源缺乏
C.人口众多
D.海水倒灌,水位上涨
6.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还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威尼斯( B )
A.因水而生 B.因水而兴
C.因水而美 D.因水而忧
7.下列能体现威尼斯水城风光的有( B )
①城内纵横交错的水道 ②船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③无数的宫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B为__地中__海,C为__亚得里亚__海,E为__亚平宁__半岛。
(2)图中所示国家是__意大利__,该国位于__南欧__(欧洲分区),字母A为该国首都__罗马__。
(3)D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水上都市,请说说该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答案】船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车”——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车”——汽艇,还有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木船——贡多拉。
(4)有人说D城市“因水而美”。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独特的“水城”风光,纵横交织的水道构成大街小巷,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古老的建筑依然沐浴在海风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第三课 傍水而居
第一框 耕海牧鱼[见学生用书P50]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地理位置:日本位于__亚洲东部__,地处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__地域狭小__、__人口众多__的岛国。
(2)领土组成:日本的领土由__北海道__、__本州__、__四国__和__九州__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发展渔业的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__四面环海__。
②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__曲折__,多__优良港湾__。
③日本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且有天然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渔业非常发达。在沿海的海岸线上分布着__众多的渔港__。
(2)社会经济条件:__强大的工业__对日本的渔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日本__造船业__发达,所造渔船性能优良,设备先进。
②发达的__纺织业__,织就了优质的渔网。
③装备冷冻保鲜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电子仪器,为远洋捕捞提供了__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__。
3.鱼与日本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
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__与大海共存__、__与渔业共生__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__鱼文化__”,人们的生活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海洋气息。
(1)渔业是日本人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营生。渔业的发展促进了__日本制造业__的发展,如造船厂、渔网厂、水产加工厂、制冰厂和冷冻仓库等。
(2)__鱼市__繁荣,促进了日本经济贸易的发展。
(3)影响着日本人的饮食习惯。长期以来,函馆人__喜食鱼虾__等水产品。用极新鲜的鱼、虾、贝等做成的“刺身”,是日本料理中的珍品。
(4)影响着日本的文化活动。渔民不仅每年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丰收,感谢海洋的恩赐,还要过一些与鱼有关的节日,如“__男孩节__”。
4.日本渔业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渔业的发展
早期,渔民主要在__沿海地带__捕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__远洋捕捞__迅速发展起来。
(2)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以及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渔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①现在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许多__远洋大型渔船闲置__。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沿海水域的__水质__明显__恶化__。
③沿海地带的__填海造地__,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3)措施
①控制__沿海的围垦__和其他开发活动,治理__水污染__,恢复__沿海水质__。
②改变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大力发展__人工养殖__,建设“__海洋牧场__”。
一、选择题
1.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C.气候冬暖夏凉,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境内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
【解析】 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B项错误;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C项错误;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D项错误。
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B )
A.本国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
D.本国有丰富的农产品
3.“二战”后,日本远洋捕捞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
A.市场对鱼的需求量大增
B.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
C.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
D.大量的人工养殖的出现
4.日本将在2020年举办奥运会,小明模拟记者向世界游客介绍日本概况,错误的是( B )
A.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
B.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
C.有着独特的“鱼文化”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解析】 工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B项错误。
5.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 A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且降水多
B.年较差大,降水多
C.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D.年较差小,降水少
【解析】 日本的气候有较强的海洋性,其表现是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且降水较多,A项符合题意。
6.小明从日本旅游回来,下列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D )
A.在日本渔港城市,随处可见与渔业有关的工厂
B.日文中有很多带“鱼”字旁的文字
C.日本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
D.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渔业产品
7.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海洋捕捞能力迅速提高,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逐渐衰退,70%的渔业资源因破坏而减少。因此,我们应该( C )
①严格禁止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②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③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捕捞能力 ④保护海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严格禁止捕捞”说法过于绝对,③“增强捕捞能力”不符合题意。面对渔业资源减少,应该合理海洋捕捞,适当轮休,施行人工养殖保障渔业长久发展。
二、非选择题
8.据统计,从1987年至今,日本已经捕获10 712头鲸,最新项目将使这一数字再次加大。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日本沿海__渔业__资源丰富,而且海岸线__曲折__,多优良__港湾__。
(2)日本东临__太平__洋,该国大肆捕鲸,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日本发展远洋捕捞业的社会经济优势是__强大的工业为日本发展远洋捕捞业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渔船和先进的设备__。
(3)在世界各国反对日本大肆捕鲸的形势下,你认为日本正确的做法是__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