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性质》说课ppt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技术的性质》说课ppt稿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技术的性质
嘉积二中 陈文星
说 课
高中通用技术科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说教材
《技术的性质》是高中通用技术科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中的第二节,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单元,是本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具有引领的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思想将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始终。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宗旨, 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节重在介绍技术的5个主要性质,在介绍每一个性质时,课本都通过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这些案例都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科技的前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运用多种知识。
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专利的作用及申请过程。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B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理解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
C通过举例理解技术综合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D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E通过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加深对技术专利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性质的系统认识,树立经济、环保、伦理道德等意识,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通过介绍技术发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好奇心,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素养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2、难点: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对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比较模糊,所以我把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课程中,课程目标较为注重基本工具的使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涉及较少,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加深,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说教学方法
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几个性质,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示生活和生产中典型的案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模拟专利的申请过程来提高学生对技术性质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网络、报纸等信息载体获取与教学有关的最新事例,以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采用案例切入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模拟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观察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特点,学生可采用收集和分析信息、小组合作探讨、研究性学习、课外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时知识的学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立理性地看待技术,道德地使用技术的思想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在前面一节的学习可知,技术的价值体现在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等几个方面,技术的价值也反映了技术的几个性质,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技术的性质。
1、温故知新:
2、讲授新课:
(1)技术的目的性: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助听器的发明”,然后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说出助听器的发明的目的、解决的问题、满足人的什么需求,体现了技术的什么性质。再让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案例来说明某项技术的目的性所在(如电话机和电视机的发明分别出于什么目的等)。
(2)技术的创新性:
首先应当指出:①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②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创新;③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技术创新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项技术创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养成不畏艰难,刻苦勤奋的良好品质。
  其次进行P12~13的案例分析,在些基础上讨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补充说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些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技术发明,再介绍我国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七号飞船的不断改进,这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通过对我国古今技术创新案例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技术创新的深刻内涵,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技术发明
我国神舟飞船的改进——技术革新
神舟1号
神舟5号
神舟7号
(3)技术的综合性:
①可先让学生先完成课本P14的“马上行动”,再通过这一实例来说明技术的综合性,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很自然的知道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为了加深认识,可以再补充实例——技术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知识等。
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区别 科学 技术
概念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点 认识自然 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
目的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回答的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
研究
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4)技术的两面性
首先指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可以让学生初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技术。要求学生先分析P16“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的案例,讨论这种技术给人们带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让学生举更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变性人的出现),来说明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正在挑战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男性还是女性?
(5)技术的专利性
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P17的“小辞典”,了解知识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在些基础上再来分析课本上的案例,这样学生对专利的作用会有更好地了解。然后由学生分组来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去阅读并了解专利申请的知识,对技术的专利性加深认识。
谢 谢 嘉积二中 陈文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