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安徽省合肥市郊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安徽省合肥市郊区)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1.2 技术的性质
(合肥一中 王俊)
§1.2 技术的性质
   1. 技术的目的性   2. 技术的创新性   3. 技术的综合性   4. 技术的两面性   5. 技术的专利性
返回
退出
案例
讨论:
1、助听器发明的目的是:——————————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
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
正常地与人交流 。
将声音放大、
传入耳中,
使体积变小巧、
方便佩戴
使听觉不太灵敏
的人方便地与外
界进行语言交流
助听器的发明
返回
退出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设计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小结:
返回
退出
下列发明的目的?解决的问题?
满足 什么需求?
练习:
返回
退出
空调 调节环境的气温使人更舒适
洗衣机 自动清洗衣物,解放人的双手
汽车 方便出行,解放人的双脚
案例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讨论:
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你能列举1~2个类似的实例吗?
原理:
动画展示


返回
退出
蒸汽机及发展
返回
返回
退出
返回
返回
退出
显示器发展
返回
返回
退出
2. 技术的创新性:
①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②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包括:
③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
小结:
返回
退出
观看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过程的视频。说明技术的目的性和创新性。
练习:
返回
退出
袁隆平研究杂交稻需要哪些知识?
思考
小结:
3.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阅读:
①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②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而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比较
马上行动
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气象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返回
退出
思考:你手中的圆珠笔需要综合运用哪些
学科的哪些知识?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美学、人机关系等等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
回答
实验
联系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返回
科学活动 技术活动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发明蒸汽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核能利用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我国将在十月份发射神舟六号
爱迪生发明电灯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马上行动
返回
退出
两面性
(瓦特---工业革命之父)
(牛顿---科学之父)
(3)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像力。而技术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如电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方式,改变了广告设计者的工作方式。
3.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像力。
而技术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如电脑技术的应用
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方式,改变了广告设计者的工作方式。
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
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
产品的外观、色彩、造型等都是艺术设计的范畴
技术不同于艺术:
技术设计过程中离不开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过程中离不开艺术设计:
返回
返回
案例
1、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2、基因技术
小结:
4.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具有两面性。
可能带来福音,也可能带来危害。
马上行动
返回
退出
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










网络技术
B超技术
克隆技术
核能利用
方便人们交流沟通
但也有人利用网络从事犯罪
可以发现人体内部有没有疾病
进行胎儿性别鉴别
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发电
原子弹毁灭人类
可能带来的灾难,挑战传统伦理道德
空间技术
科学实验、卫星通信等
太空垃圾
马上行动
返回
退出
技术 正反两面性(略)
农药 正

炸药 正

现代通
信技术 正

电脑
技术 正

机器人 正

返回
退出
5. 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
返回
退出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法》
知识产权:
专利制度:
阅读:
链接:
中国知识产权网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返回
退出
1
提交申请阶段
2
受理阶段
3
初审阶段
4
公布阶段
5
实质审查阶段
6
授权阶段
专利的申请流程
返回
退出
例案
自己研制的技术为何自己未享有知识产权?
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因技术成果权属纠纷一案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收回zl98204066.0专利证书,确认本案所涉专利的技术成果权归原告所有。
1997年11月至1998年3月间,原告李某自行研制开发了本案所涉出租车显示报警器、防劫器。之后,原告将该报警防劫器产品及相关资料交由被告王某申请专利。被告王某于1998年4月28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于2000年2月12日颁发专利证书,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但该专利公告中载明:设计人原告李某、被告王某,专利权人为被告王某。2000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给被告发来通知书,告知本案所涉的专利权因未交纳第3年度年费和滞纳金,依照专利法第47条规定,该专利权于2000年4月28日终止,并在专利公报上公布。
法院审理根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8条的规定,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有在有关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自己是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故原告享有技术成果的研制者身份权。
一项技术研制出来后,并不当然地代表研制者就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制者应当依法采取申请专利或采取保密措施等方式来占有该项技术上的知识产权。由于原告让被告对该技术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工作,被告将该技术的专利权人申请在自己名下,专利公告中载明设计人为原告和被告。由于被告未按规定交纳专利年费,该出租车防劫防卫报警器所涉专利已终止,现已成为公知技术。虽然原告是该技术的设计人,享有研制者的身份权,但由于该技术成果采用专利方式保护权利,根据专利法规定对实用新型专利权只进行形式审查,且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故其研制者身份权并不表明其一定拥有技术成果的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而该技术成果的专利权由于专利授权机关已经授予被告,故原告以自己是该技术的研制者要求确认该技术成果权为自己所有,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法院在开庭审理后,判决驳回了原告要求确认fj-1型出租车防劫、防卫显示声光报警器技术成果权为原告所有的诉讼请求。
为什么自己研制的技术自己未成为专利权人?
其原因是,自己未亲自办理专利申请事宜,又未把好委托他人申请专利的资料报送这一关。自己不懂得如何办理专利申请的手续和相关知识,可以委托他人办理,但作为技术的研制人必须有防止被他人剽窃的保护意识,其中一个保护措施是专利申请资料要经自己审查后,最好由自己亲自报送国家授权机关
为什么自己研制的技术自己不能获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
科技成果上的权利与知识产权具有差别。确认为科技成果,研制人享有科技成果研制人的署名权利,即在科技成果资料中有写上研制人名字的权利,还有获得国家奖励的权利,但署名权利不等于技术的所有权,获得奖励的权利不等于科技成果权本身的价值。因此确认了科技成果权利并不等于具有了知识产权上的一定期限的垄断权或独占权,不等于就能保护自己在所研制的技术上的财产权益。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是无形的财产权,具有财产上的利益。当其研制出技术之后要想保护其在该技术上的财产权益,就必须运用知识产权来进行必要的产权保护,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专利保护或者运用保密措施进行保护。本案李某采用了专利保护的方法,这无异是对的,但在运用专利保护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即没有亲自审查、报送专利申请资料而轻信于他人,导致其技术成果的专利权被授予他人,且最终成为公众无偿使用的公知技术。显然这不是技术研制人的初衷,但对该案中已经成为公知的技术任何人都有权使用。当公众取得了无偿使用权,除法定情况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技术研制人也不能再请求将该技术成果确认为自己所有的权利了。
警示
这个案例告诉人们,技术本身不是权利,它只是权利所指向的无形物,要想对自己个人所研制的技术享有知识产权,只有依法合理地进行了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自己所研制的技术为自己带来财产上的权益。
欣赏与思考:
影片中的各项技术与技术的性质的关系。
马上行动
返回
退出
课堂小结
1. 技术的目的性
2. 技术的创新性
3. 技术的综合性
5. 技术的专利性
4.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
性质
返回
退出
真的要退出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