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单元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单元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历史知识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1949-今)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四个时期: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今)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3.内容:(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5.意义:⑴这是新中国正式诞生的筹备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拓展延伸】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二、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国际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拓展延伸】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新”在:⑴社会性质新: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⑵国家地位新: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⑶人民地位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了。
2.“54”“28”代表的含义?“54”指的是当时的五十四个民族(也有种说法是代表当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五十四个单位),“28”指的是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
2.过程:①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②结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拓展延伸】西藏和平解放给我们的启示:显示了新中国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决不允许出现分裂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现象。西藏和平解放表明了党和政府时刻注意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1950-1953)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背景: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⑵美国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⑶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根本原因:美国侵略朝鲜的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性质: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5.经过: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③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①黄继光(1930—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枪眼);②邱少云(1931—1952年)(严守纪律在烈火中永生);③毛岸英(1922-1950年);④杨根思(1922—1950年)(拉响炸药包扑向美国鬼子);蒋道平(空军战斗英雄)。
2.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战争结果: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国内:(1)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1)维护了中朝两国安全;(2)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3)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1)抗美援朝是一场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3)中朝两国军民的并肩作战、齐心协力;(4)中朝人民的大力支持。
【拓展延伸】1、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义性的认识: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朝鲜与中国唇亡齿寒,美军入侵朝鲜,使中国东北乃至全国就无法取得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因此出兵朝鲜将大为有利。出兵朝鲜,其实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故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两次向朝鲜派兵给我们的启示:⑴第一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⑵第二次: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新生的中国政府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不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还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以及人民的斗志等因素,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给我们的启示?①要敢于打反侵略战争了②要走群众路线 ③国际主义是反帝斗争胜利的一个保证 ④新政权新社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优越性。
人们为什么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新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第3课:土地改革(1950-195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1950—1952年底;
(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地法。)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属于土地私有制);
(5)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孤立地主阶级。
(6)性质:反封建的民主改革(属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三、土地改革的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所有制方面: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地位方面: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国家发展方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五、感悟: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才能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
【知识延伸】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并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事:⑴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⑵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⑶经济上: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⑴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⑵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4、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有哪些(党向全国人民交出的答卷)?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镇压反革命 ⑤继续追击国民党残余部队。
5、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所有制发生变化了吗?
从改革前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为改革后的农民土地私有制。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改革前后都是私有制性质。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依据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制定了符合当时实际的土地政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①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③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