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学案【小组合作探究】探究1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与海拔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1)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2)根据颜色判断地势:颜色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重要特征,对照图例认识陆高与海深,其中褐色代表海拔较高的 ,绿色代表海拔较低的 。(3)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 ,四周 ,地形复杂多样,以 、 为主。步骤2──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一次亚洲之旅,进一步印证亚洲地势特点(1)旅行路线: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沿途记录所经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要求:活动中各小组长总负责,并记录好所经地区的特征。)(2)根据剖面图判断:亚洲海拔最高部分在亚洲的 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位),总结亚洲地势特点。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1)流入太平洋的有: 。流入印度洋的有: 。流入北冰洋的有: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 。(2)亚洲河流数量多,并且源远流长,原因是什么?步骤2──认识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势地形的关系亚洲地势特点是 ,因此,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的 ,呈 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探究二 归纳认识大洲地形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①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②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③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①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②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探究三 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步骤1──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1)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看亚洲跨几个温度带。(2)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步骤2──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观察图6.14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活动二: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读教材第10页图6.13,找出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大?活动三: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步骤1──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与原因(1)在教材第10页图6.13上,找出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2)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3)欣赏微课,加深对季风气候的认识。步骤2──认识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2)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探究四 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读图6.15,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1)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2)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①找出北纬40°纬线,说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②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知识梳理】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亚洲主要地形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部,地面起伏很_____。2.亚洲地势特点为________高,________低;中部以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高原最为高峻,四周分布较低的地形单元。3.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______________的变化。4.亚洲大多河流发源于中部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二、复杂的气候1.亚洲地跨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2.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3.亚洲的季风气候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和_______。5.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_______。【自主检测】一、单项单选题1.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降水量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是( )A.多→少 B.多→少→多C.少→多 D.少→多→少2.阿拉伯半岛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②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地面沙漠广布 ④海洋水汽影响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有关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D.青藏高原上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根据下图,完成以下3题。4.图中四地与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甲地—寒带气候 B.乙地—温带季风气候C.丙地—地中海气候 D.丁地—热带季风气候5.四地中所属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下图中正确反映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 B.② C.③ D.④7.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单一 B.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C.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寒冷、少雨8.有关图中ABC三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地纬度相同,气候相同 B.A地终年炎热干燥C.B地终年高温多雨 D.B、C两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9.有关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大西洋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分布广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10.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1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2.北美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下列中的(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地中海气候1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影响最广的大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①东部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南部地区 ④中部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B.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完成15~16题。15.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大洲( ) A.①洲 B.②洲 C.③洲 D.④洲16.图中大洲按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17.亚洲是亚洲人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邻居”,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C.东临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18.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1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B.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0.下列重要经、纬线中,不穿过亚洲的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2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 B.土耳其海峡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22.关于亚洲和北美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洲以土耳其海峡为界B.两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C.都与北冰洋和大西洋为邻D.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两大洲23.亚洲所跨纬度约在11°S~81°N之间,据此不能判断的是( )A.亚洲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亚洲跨南、北半球C.亚洲跨东、西半球 D.赤道穿过亚洲24.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纬度跨约70°,经度跨约150°B.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a、b、c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东南亚、南亚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25.下列关于北美洲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位于北美大陆,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B.北美洲西北部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C.北美洲东南部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D.北美洲西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二、综合题26.下图是亚洲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 洋,B是 洋,C是 山脉。山脉C是亚洲和 洲的分界线之一。(2)甲地的纬度是 ,经度是 。同一时刻,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7.读北美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美洲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_(东、西)半球。(2)北美洲北部被________(纬线)穿过,南部被________(纬线)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温度带)带。(3)下列关于北美洲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 B.西临大西洋C.西北隔白令海峡与欧洲相邻 D.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与南美洲相邻(4)在七大洲面积中,北美洲排第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与欧、非相邻;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稀少,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加上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气候更加干燥。2.答案:C解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选项ABD叙述错误。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解析:(1)甲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丙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①图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③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图常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6.答案:C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ABD叙述错误。7.答案:B解析:读图可得,ABC地纬度接近,但气候不同,A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C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能够受到季风的影响,故B正确。8.答案:B解析: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故A错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B正确;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C错误;亚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D错误。9.答案:B解析:图中数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10.答案:D解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11.答案:B解析:北美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为主。12.答案:B解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其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而其中部和西部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3.答案:D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亚洲面积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1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降水的空间分布的理解。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的西部地区濒临大西洋,常年受到西风影响,故可以判断其降水多;东岸濒临太平洋,受夏季风的影响,故降水多。内部距离海洋较远,故降水少,因此降水量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是B、多→少→多。15.答案:D解析:图中的①②③④依次是北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我们中国位于亚洲,故答案选D。16.答案:C解析:世界上各大洲按面积大小的顺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故答案选C。17.答案:B解析: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邻欧洲。故答案选B。18.答案:C解析: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地中海、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故答案选C。19.答案:C解析: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但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选C。20.答案:D解析: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穿过欧洲、非洲和南极洲,但并没有穿过亚洲,故答案选D。21.答案:C解析: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故答案选C。22.答案:D解析: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亚洲小部分陆地在南半球,两大洲都与北冰洋和太平洋为邻,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亚洲和北美洲。23.C24.答案:D解析:亚洲纬度跨约92°,经度跨约196°;亚洲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a、b、c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南亚、东南亚。25.A26.答案:(1)太平? 北冰? 乌拉尔? 欧(2)20°N(或北纬20度)? 100°E (或东经100度)?甲?纬度位置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A位于亚洲的东部,是太平洋;B位于亚洲的北部,是北冰洋。C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第(2)题,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100°E,20°N。由于甲乙两地纬度不同,导致气温不同。27.(1)北 西(2)北极圈 北回归线 北温(3)D (4)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