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见学生用书P11]

一、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1.学习阅读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含义 以__海平面__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海平面__的__垂直距离__叫作__海拔__,也叫__绝对高度__ 某个地点高出__另一个地点__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
举例 如图中甲处的海拔为1 500米,乙处的海拔为500米 如图中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1 500米-500米=1 000米


(2)等高线:如果把一个区域内__海拔相同__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3)等高线地形图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__地表高低起伏__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②疏密程度: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__稀疏__的地方,表示__地势起伏和缓__(缓坡);等高线__密集__的地方,表示__地势比较陡峭__(陡坡)。
③形状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__逐渐降低__(中间高,四周低)。
b.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__逐渐升高__(中间低,四周高)。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_低处__凸出。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_高处__凸出。
e.鞍部:两个相邻山峰之间的__低地__,形似“马鞍”。
f.陡崖:几条等高线__重叠__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__判断地势的高低__: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__海拔相同__,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__相等的__;地势越高,数值__越大__;地势越低,数值__越小__。
②__判断坡度的陡缓__: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__越密集__,坡度__越陡__,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等高线__越稀疏__,坡度__越缓__。
(5)分层设色地形图
①含义: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它能够__直观__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②特征:一般用蓝色表示__海洋__,绿色表示__平原__,黄色表示__高原或山地__,褐色表示__高山__,白色表示雪线以上地区。一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通常用__绿色—黄色—褐色__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__由低到高__的变化。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①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同,即同线等高。
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内并不一定闭合)
③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
④一般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同。(同图等距)(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
2.学习阅读地形剖面图
(1)含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__地形垂直剖面__。
(2)作用:可以__更直观__地表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__地势起伏状况__有准确的了解。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1步:__建立坐标__,在横坐标上确定剖面线的长度。一般与原图相同。
第2步:在纵坐标上确定剖面图的__海拔范围__。一般下延和上延一个等高距。
第3步:在剖面图中绘出横坐标上与原图剖面线各交点__对应长度__、纵坐标上与原图剖面线各交点__对应高度__的各点。
第4步:依据地形起伏趋势,用__平滑曲线__连接各点。
3.确定路线
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越野路线。既可以是轻松的平地赛(起伏小的地区),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的翻山越岭之行(起伏大的地区)。
二、带着地图去旅行
1.确定旅游地所在的位置
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1)地图的基本种类: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
(2)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同。在__同样大小的图幅__中,比例尺__越大__,表示的实地范围__越小__,内容越__详细__;比例尺__越小__,表示的实地范围__越大__,内容越__简略__。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的地图。
2.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
运输方式 运输量 速度 运费 自然条件影响
铁路运输 运输量大 速度较快 运费较低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水运 运输量大 速度较慢 运费便宜 受天气影响大
公路运输 运输量小 速度较快 运费不高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航空运输 运输量小 速度快 运费高 受天气影响较大

3.找到目的地
(1)交通方式: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
(2)电子地图:运用网络上的电子地图,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并且电子地图还能提供__公交线路__。
4.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1)提前了解旅游景点的情况。
(2)设计合理的路线,尽可能避免走重复路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景点。
●知识提升
1.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缺点
地形图 优点 缺点
等高线地形图 能够准确地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线太多,看图不直观
分层设色地形图 对照高程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地面和海底的高低起伏 两条等高线之间着上同一种颜色,忽略了这一范围内的海拔差,不如等高线地形图表达准确

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区别
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颜色表示地面和海底的起伏状态;地形剖面图是垂直的剖面图,只显示沿剖面方向上的地势起伏。
?知识巧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
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
坡陡线密有悬崖,坡缓线疏易攀爬。

一、选择题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C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2.如果你要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客人,从地理的角度可以有哪些形式( D )
①画一幅包含信息的地图 ②写一篇充满激情的记叙文 ③写一篇调查报告 ④邮寄一本家乡的县志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 记叙文属于文学角度,会包含大量的情感喜好等内容,不利于别人客观地了解一个地区,②不选;地方志详细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相关信息,但是内容过于繁杂,阅读起来会消耗客人大量时间,不方便,④排除。
3.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地是山顶
B.乙处是鞍部
C.丙、丁两地中坡度较陡的是丙地
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
【解析】 据图分析,甲地为盆地,A项错误;乙处为陡崖,B项错误;丁地的比例尺比丙地小,故丙地等高线比丁地密集、坡度较陡,C项正确;丁地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不能发育河流,D项错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
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
C.一般来说,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绿色代表的海拔要高
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
【解析】 如果一个地点在海平面以下,那么另一个地点的相对高度大于绝对高度,A项错误;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海拔,B项错误;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D项错误。
5.下列关于下图的描述,判断正确的是( C )

A.月芽河自西北流向东南
B.A山峰位于E山峰的东南方
C.A山峰高出月芽河至少500米
D.沿AB线路登山比沿AD线路登山更轻松
【解析】 读图分析,月芽河没有给出流动箭头,再者从海拔高低也无法判定河流流向,A项错误;A山峰位于E山峰的东北方向,B项错误;A山峰高于600米,月芽河低于100米,故A山峰与月芽河相对高度至少500米,C项正确;AB线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AD线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所以沿AB线路登山比沿AD线路登山更困难,D项错误。
下图为某中学夏令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时准备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是( B )
A.山峰M点的海拔约为950米
B.5个居民点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点是①
C.山峰M位于C点西方
D.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山峰M点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A项错误;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山峰M位于C点南方,C项错误;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D项错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从A、B出发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A,因为AM直线距离最短
B.A、D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C.图中序号表示山谷的是C
D.图中序号表示山谷的是D
【解析】 从A、B出发登山峰M,从B到山峰M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A项错误;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D点海拔高度为4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00-200=200米,B项错误;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甲地在向阳镇的__东南__方向,海拔为__100米__。
(2)假如①②两条虚线中的其中一条代表小河,你认为是哪一条?谈谈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①。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河流多形成于山谷处。
(3)乙地是向阳镇新建的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人计划在此投资兴建化工厂。你觉得镇政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拒绝。乙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在此建厂尤其是化工厂会对河流及下游向阳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