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重点:理解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建设意义。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建设意义。【导】(3分钟)由古代的手提肩扛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发展经济的“先行者”,交通运输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思】(11分钟)阅读课本78-81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温馨提示】交通运输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适合运输货物,总结如下表所示:运输方式 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 运输大宗、笨重的、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公路 运输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 运输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 运输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管道 运输大量流体货物[特别提醒] (1)公路运输是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2)水路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3)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概念:由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而成的网络。(2)构成要素(3)形式和层次①形式②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温馨提示]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有哪些?(1)交通运输线:是指铁路、水运(河运、海运)、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线,如铁路线、公路线、航道、航空线、油气管道线等,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条件。(2)交通运输点:是指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运输方式中,交通运输“点”的特征和功能不同,如下表所示: 功能 特征火车站 一般运量很大 车站固定设施较完备汽车站 运量较小,机动灵活,停靠比较方便,货物装卸不在车站内进行 车站内设备较简单港口 是水运的起点 有一定的港口腹地航空港 客货运输量小 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高,占地面积大,设备齐全【议】(7分钟)学生起立讨论,小组集体商议以上问题,或自己思考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大, 快, 较低,受 影响小, 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 成本高?公路运输 发展较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 、 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小、 多、 高、 较贵?水路运输 的运输方式。 大、 少、 低? 慢、 差、受 影响大?航空运输 快、 高,是 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小、 大、 高且 大,技术要求高?管道运输 和 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大、 小、 高、 强、管理方便? 需铺设专门管道, 大、 差?3.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4.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包括哪些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5.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的布局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阅读课本P80的“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回答下列问题:(1)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自然资源?铁路的建设对自然资源开发有何影响?(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民族团结、国防安全及社会和谐有何作用?(3)南昆铁路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怎样?对南昆铁路的修建有何影响?(4)南昆铁路工程难度前所未有,保障其顺利建设的因素是什么?(1)南昆铁路沿线有煤矿、石油、铝矿、磷矿等矿产资源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铁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促进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3)南昆铁路沿线地区(跨江越河)地势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阻碍南昆铁路的修建。(4)科技因素。【展】(7分钟)学生激情展示,其余同学根据思考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更正、补充或拓展。【评】(10分钟)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水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投资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投资较大 投资大 投资大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3.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方式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趋势 含义 例证高速化 依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运输能力 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高速公路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巨型船舶、超级油轮的出现专业化 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集装箱运输、超级油轮、装卸机械化2、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线的区位因素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四方面入手。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是决定性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交通线建设中的保障。技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4)案例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坦地形为港口提供淡水,且有利于布置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因素 受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地区最有需求[方法技巧]港口建设及发展条件的评价方法(1)根据等高线或河流分析陆域地形条件,等高线稀疏、河流稀少的平坦地形,利于建港。(2)根据海湾形状、大小分析水域停泊条件,港湾开阔,利于船舶停靠。(3)根据等深线分析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的地方水深,航行条件好。(4)根据纬度、洋流、冬季温度分析有无结冰期。(5)根据腹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吞吐量及发展前景。【检】(2分钟)下图纵坐标1~5表示五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排序,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a运输方式表示(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河运2.具有“从门口到门口”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a B.B C.c D.d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a运输方式的运载量最小,运价最高,速度最快,应该是航空运输。第2题,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也就是灵活性最好的运输方式;读图可知,灵活性最好的运输方式是b。]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3~5题。 3.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 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4.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A.200 km B.600 km C.1 000 km D.1 400 km5.我国高铁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高铁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3.B 4.C 5.A [第3、4题,由图可看出,从门到门的时间:200 km内,以高速公路最短;200~1 000 km段以高铁最短;1 000 km以外,以飞机最短。 因此,1 000 km是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客源的旅程距离,再结合题干所说的时间因素可能成为人们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主导因素,因此它们距客源地的距离应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第5题,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民航客运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像武汉-广州段;而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较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虽近,但在高速铁路网建成前,两地民航客运就较弱,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所以影响不大。]2016年8月12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站正式开通运营。兰新高铁全长1 776公里,于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这条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千里新丝路”的高速丝绸路正在轰轰烈烈、势不可当地铺就着新疆新宏途。读图回答6~7题。6.有关兰新高铁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运输石油、煤炭等货物 B.铁路沿线地区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铁路沿线地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D.铁路沿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7.建设兰新高铁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A.完善新疆的铁路网布局B.有利于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C.增强民族团结,加快边疆经济发展D.促进新疆和内地的人员交往和经济交流6.D 7.B [第6题,兰新高铁以客运为主;铁路沿线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荒漠;铁路沿线地区气候干旱,缺乏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气候条件。第7题,兰新高铁的建成将会改善新疆和内地的人员交往、经济交流环境;对新疆的铁路网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对增强民族团结,加快边疆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1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停靠在武汉动车段检修完毕的高铁列车蓄势待发。几十列高铁整装待发,车尾的红色大灯射破黑夜,超级震撼科幻!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据此回答8~9题。 8.高铁车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郊区,其主要原因是( )A.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加快高铁站核心区域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 D.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9.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 B.航空运输因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C.高铁因运量小,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D.高铁受自然因素影响较航空运输大8.B 9.A [第8题,特大城市高铁车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一是用地不足,二是对市核心区干扰大,负面效应明显。选择城市核心区的边缘,是因为该区域有较大空间,用地相对充足,且离核心区不是太远,便于旅客集散,D项错误;A项强调的是地价因素,是将高铁站建在郊区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在特大城市核心区的边缘,高铁新城交通便利,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力大,有助于郊区城市化,B正确;C项成为城市的副中心不妥,错误。第9题,当代社会交通运输在不断地向高速化方向发展,高铁和航空运输都属于快速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但是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仍有差异,就速度而言,航空运输比高铁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就运输价格来说,高铁比航空价格低,优势明显,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9.读下列表文资料,完成问题。资料: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 118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约600千米,海拔高于4 000米的地段960多千米。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名称 总里程(千米) 投资(亿元) 建设周期 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百分比(%)滇藏线 1 960 654 10年以上 43川藏线 2 015 768 10年以上 42.5青藏线 1 118 不到200 6年 2.8(1)在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线的原因是什么?(2)在青藏线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是什么?9.(1)①线路短,工期短,投资少;②地形较平坦;③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2)多年冻土(最大),生态脆弱,高寒缺氧。(3)①有利于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④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脱贫步伐;⑤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教材P81活动京九铁路(北京—香港九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影响京九铁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合理布局交通网。我国的铁路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特别是南北方向,尽管有京广、京沪两条铁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往华南方向运输货物,其运量只能满足计划的30%~40%。修建京九铁路会使全国铁路货运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另一方面活跃整个铁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跨越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京九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自动化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铁路建设的一流水平。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