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明确问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发现与明确问题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
        忻州师范学院附中 通用技术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有科学问题如“宇宙是什么?除了地球还有别的星球有生命吗?有社会问题如“矿难为什么屡屡发生?”有技术问题如“怎样使电热水器更安全?”我们今天所说的问题就是技术领域内的问题。
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如何区分?
科学问题侧重“是什么”“为什么”;技术问题是“怎么办”
来源1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 题
问题的来源
为了解决如何进食问题,中国人设计了筷子,
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当刀叉和筷子成为了随处可买的商品时,生产
厂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解决如何吸引消费者
的问题。人们又设计了造型新颖的刀叉和礼品筷。
2004年为WMF设计的一套餐具,名为“SONIC”。获得了“DESIGNPLUS”奖并在法兰克福的实用艺术博物馆进行了展览。
上海筷子厂生产的礼品筷套盒
算盘的发明
在古代,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人们发明了算盘。
银河巨型计算机
镜子的发明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但人类还是用“土”办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
水中倒影
青铜镜
玻璃镜子
无针钉书机
无针注射器
我们为什么对身边的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呢?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是问题敏感大敌。敏锐的发现事物的缺陷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如: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外观呈流线型的汽车。
阅读案例:电话的发明
思考: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这类问题的发现即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力,也可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电话的发展史
那么,我们在进行设计前还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
违背科学原理不可能实现
这种设计现在可以实现吗?为什么?
设计者想解决什么问题?有必要解决吗?
小结:
一、问题的来源
  1、生活中遇到的
  2、别人给的
  3、 设计主动自己发现的 
二、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
3、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思考题: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你认为发现问题的途径还有哪些 ?
联想到的....
梦到的.......
1864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做的蛇梦:在梦中看到那些苯分子四处跳动,忽然变成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醒来以后,就悟出此梦所描述的正是那连日苦苦求索而不得的苯的分子结构
。一个环
马上行动
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发现引发了哪些设计和发明吗?
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饮料时,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子;
在使用折叠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肤;
变色防烫碗
“一种自带吸管的易拉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实用新型解决实际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吸管的易拉罐,包括易拉罐体和易拉罐顶盖及吸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管为一可弯折吸管,插入易拉罐体内部,易拉罐顶盖中的拉盖连接着习惯扣件,吸管插入吸管扣件内。
飞利浦HQ46剃须刀(双层刀片设计剃须更舒适)
微波炉的诞生
微波的产生是源于二战期间一位雷达工程师对雷达装置上磁控管具有加热功能的偶然发现,也正因为这次偶然的发现,使人们产生了将微波所具有的加热功能应用在生活当中的奇思妙想,使微波炉的诞生与发展在这种大胆的想法中变成了必然。在这种偶然与必然的不断碰撞中,微波炉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
防暴床头柜
防暴床头柜 用木棍和盾牌来组合成一个床头柜,不仅可以放东西,关键时刻还可以作为武器来使用 。
“舔干”咖啡杯
喝过咖啡后,杯口上
难免会留下一些渍迹。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渍
迹是非常难看的,但
是经过艺术家的简单
修饰,画一个张着嘴
的小人上去,就会变
得非常有趣 。
多用线条架子 PK书柜
设计新颖的杯子
这款设计通过在比
较规则的杯子上加
入较深的凹槽从而
让你在没有托盘的
情况下也能够同时
端起许多个杯子。
高跟鞋展示挂钩
家里有几双Gucci、Prada这样的名牌高跟鞋,穿出去的时候大概都希望别人都能多看几眼。不过回到家里,这种虚荣心似乎就得不到满足了,毕竟基本上不会有人在家里也穿着高跟鞋。那就把你的名牌高跟鞋挂在墙上做展示品吧。
圆盘式西瓜刀
把圆盘的辐条用刀片代替,就变成了这样一款圆盘西瓜刀。只需轻轻一压,西瓜就被切成均匀的几块,比起一刀一刀的切要方便得多,而且更加卫生。
落叶清理器
充满童趣的落叶清理器 (小时候都住平房的时候如果有这东西挺好,现在都是钢筋水泥的 唉~~~)
五指托盘
在托盘上加上五个手指的凹槽,这样即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够把托盘托得很稳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