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掌握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2.明确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特点、分布和主要经营方式的特点。3.结合具体区域和实例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重点: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特点;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难点: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导】(3分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歌曲《我的祖国》【思】(11分钟)阅读课本47-50页,并回答下列问题。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 。2.农作物:水稻。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气候 气候为主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土壤 深厚肥沃 水源 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 人口稠密, 丰富 市场 居民喜食,人口众多,消费量大 历史经验 种植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特点[温馨提示](1)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简记为“一大”“一小”(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一高”“三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机械化、科技水平低)。(2)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商品率高。 二、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 的农业地域类型。2.主要作物:小麦和 。3.主要分布区(1)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 经营为主。(2)我国东北、西北:一般为国营农场。4.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5.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温馨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2)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3)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议】(7分钟)学生起立讨论,小组集体商议以上问题,或自己思考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1.阅读课本P47图3.11,说明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地区,并简要总结其气候、地形特征。2.总结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3.总结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4.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展】(7分钟)学生激情展示,其余同学根据思考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更正、补充或拓展。【评】(10分钟)1、季风水田农业1.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条件及区位优势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与该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及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受人多地少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一大一小一高三低”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产高,但由于人口多,生产规模小,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3.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各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以美国为例)商品谷物农业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其典型分布地区是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区,我们以此为例从影响其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入手,来评价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地形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水源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公路交织——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人口 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地广人稀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工业 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 科技水平高,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与生产特点的关系【检】(2分钟)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下图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和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读图回答1~3题。1.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2.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1.C 2.C 3.B 水稻种植除了亚洲外,其他地区也有种植,但与亚洲的种植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水稻种植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采用的是旱地直播技术、大农场经营方式与亚洲等其他地区存在差别。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由于地处人口稠密地区,所以在生产上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地处世界人口稠密和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区,且种植历史悠久。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图示字母中,不属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B处 B.C处 C.D处 D.F处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内( )A.气候干旱 B.水源充足 C.市场广阔 D.人口稠密解析:4.A 5.B 第4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C、D、F都是。第5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产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但其市场主要面对国际市场。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58°N到35°N~40°N之间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纬度 37°N~45°N 42°N~46°N地形 平原 平原土壤有机质 3%~6% 2%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玉米单产 7 500千克/公顷 6 750千克/公顷(1)由材料一分析两个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解析: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两地自然条件相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故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差异。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答案:(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种植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4)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教材P48思考]1.这里的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适宜水稻的生长;这里的地形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水稻栽培,便于水田管理。2.为世界人口稠密区,水稻种植为劳动密集型农业,稠密的人口为季风水田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3.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因而,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国家政策鼓励种植水稻。此外,水稻在这些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传统经验丰富,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教材P48活动]1.季风水田生产对水、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田生产增加了水分蒸发和下渗,灌溉需求导致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水的时空分布。长期的水田作业改变了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状,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田生产要求田地平缓、坡度小,需要改造地形,如修筑梯田等。2.从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传统生活习惯等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地域形成等基础知识,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的形成,概括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三个特点:一是水稻品种最齐全,如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二是机械化水平低,但已有一定发展;三是新中国成立后,不断进行科学技术革新,推广杂交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教材P49思考]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高、技术先进、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条件都会使得商品谷物农业的商品率高,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地广人稀会使得人均耕地多,利于实现机械化,人均粮食产量大,消费比例相对较小,使得商品率极高。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等,可以使商品谷物农业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教材P50活动]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2.商品谷物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差异,可用下表对比表示: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人均耕地 人少地广 人多地少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生产规模 大 小机械化程度 高 低科技水平 高 低商品率 高 低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达国家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各农业所产农产品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方式和粮食商品率的高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