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课时 1 授课 李 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各种技术语言;2.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形成科学的空间三围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重点 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的三视图教学难点 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实施过程 学生反应引入 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及其作用介绍各种技术语言: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标、模型、网页、计算机演示。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一)投影与投影法什么是投影?物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这就是物体的投影。运用实际影子的例子,用课室的投影仪的辅助之下就能说明。通过图片讲解投影的三要素:物体、投影线、投影面。 2. 什么是正投影? 用相互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且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 3.正投影的三个特性:真实性、积聚性和收缩性 根据这三个特性,可以画出正投影。 单个投影的不足:不同的物体它的投影可以相同,不能靠一个投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于是引出三视图。(二)三视图及其画法1.认识三视图 V——表示正投影面,从前往后看,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 H——表示水平投影面,从上往下看,得到俯视图; W——表示侧面投影面,从左往右看,得到左视图。2.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 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且长对正; 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且高平齐; 左视图和俯视图,宽相等。3.三视图欣赏4.三视图的画法:1)绘制一条水平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一条垂直线;2) 画出正视图;3) 在主视图的右下角引一条与水平线成45°的斜线;4) 画出俯视图;5) 画出左视图。5.思考题1)观察两个物体,它们的三视图有什么不同?2)圆管的三视图该怎么画?6、练习画三视图(三)其他技术图纸1、草图2、机械加工图(零件图)课后阅读:教材53页常用的符号说明表3、电路图课后阅读:教材57页常用电器、电机符号图 观察课件,并认真思考认真观察教师演示记住9个字,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认真观看图片。观察、思考小结与练习 三视图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是什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回忆上课内容教后分析(共22张PPT)第三节 设计和交流的技术语言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及其作用技术语言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标模型网页计算机演示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投影法与三视图1、投影与投影法⑴什么是投影?物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这就是物体的投影。投影投影线物体投影面投射方向⑵什么是正投影?用相互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且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⑶正投影的三个特性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2、三视图及其画法⑴认识三视图V 表示正投影面,从前往后看,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H 表示水平投影面,从上往下看,得到俯视图;W 表示侧面投影面,从左往右看,得到左视图。正面水平面侧面⑵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长、高高、宽长、宽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是: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且长对正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且高平齐左视图和俯视图宽相等⑶三视图欣赏⑶三视图欣赏⑷三视图的画法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a. 绘制一条水平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一条垂直线;b. 画出正视图;c. 在主视图的右下角引一条与水平线成45°的斜线;d. 画出俯视图;e. 画出左视图。V思考:这个图形的三视图与前面有什么不同?V思考:这个物体的三视图怎么画呢?画三视图(教材44页)3cm5cm3cm2cm宽:1cm3、其他技术图纸草图机械加工图(零件图)教材53页常用的符号说明表电路图教材57页常用电器、电机符号图小结:三视图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是什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doc 2.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