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第三节 结构设计第1、2课时一、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发现与明确问题 — 确定设计课题 — 收集资料 —制定设计方案 — 具体、详尽的设计 — 产品研制— 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修改设计 — 设计完成二、设计的方法常规设计法系统设计法功能设计法工效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明确设计目标及要求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模型制作检测、优化和改进设计评价三、结构设计的过程四、方案设计1、阅读书P23-P272、小组讨论选题和分工,在下列四个设计项目中选择一个作为小组结构设计对象: 便携式小板凳 多功能简易书架多功能文具 新型悬索桥模型3、针对小组设计目标,每人独自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1、根据小组成员设计方案,合成小组设计方案2、根据小组设计方案自备材料,并制作成设计目标的各个构件3、进行构件组装,并完成小组设计方案。各小组演示讲解本小组结构设计作品,给其他小组的作品打分,好的作品由学校保存留作将来展示。五、制作(第2课时)个人方案小组方案教 案课 题 结构设计 课 型 新 授本课题课时数:2 本课为第1课时 备课日期 10 月11 日教 学目 标 知识目标:通过设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设计和制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了解结构的知识。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情感目标:培养团队精神。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1) 了解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 (2) 能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并制作模型。难点:完成详尽的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高质量的模型。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一、复习二、结构设计的过程三、任务布置四、任务检查五、小组任务布置六、小结 一、1、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发现与明确问题 — 确定设计课题 — 收集资料 —制定设计方案 — 具体、详尽的设计 — 产品研制 — 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修改设计 — 设计完成。2、设计的方法常规设计法系统设计法功能设计法工效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二、明确设计目标及要求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模型制作检测、优化和改进设计评价三、1、阅读书P23-P272、小组讨论选题和分工,在下列四个设计项目中选择一个作为小组结构设计对象:(5分钟) 便携式小板凳 多功能简易书架多功能文具 新型悬索桥模型3、针对小组设计目标,20分钟内每人独自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四、检查学生个人结构设计方案的完成情况,并给出适当的指导。五、1、根据小组成员设计方案,合成小组设计方案2、课后根据小组设计方案自备材料,并制作成设计目标的各个构件3、下次课堂进行构件组装,并完成小组设计方案。各小组演示讲解本小组结构设计作品,给其他小组的作品打分,好的作品由学校保存留作将来展示。本节课让大家学习了设计的过程,并在具体项目中体会设计的乐趣,希望大家在下次课能够拿出精美的结构模型,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复习《技术与设计1》中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与本节课的结构设计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设计的知识。了解结构设计的流程发挥个人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完成设计方案。合成小组设计方案,培养团队精神。 一般性介绍注意控制学生选题的时间。让学生有制作作品的积极性。六、后记教 案课 题 结构设计 课 型 新 授本课题课时数:2 本课为第2课时 备课日期 10 月17 日教 学目 标 知识目标:经历完成设计和制作结构模型的过程,加深结构的知识。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技巧,展示能力及评价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团队精神。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1) 了解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 (2) 能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并制作模型。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高质量的模型。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制作二、展示三、小结 根据小组设计方案,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和构件制作成模型或成品,同时按要求完成小组的结构设计方案。各小组派1至2名代表依次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作相关的介绍和说明。同时,其他小组对展示的作品进行打分。评分依据:工艺占30%;稳固性占20%;实用性占30%;创新性20%。1、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对完成得较好的小组进行鼓励;3、上交作品,由学校保存并留作将来展示。 小组制作展示、介绍说明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四、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doc 1.3.2.doc 技术与设计II-1.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