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第二章 设计的基础
第三节、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设计的技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表、模型、网页和计算机演示等。
一、设计的交流方式——技术语言
设计的有些内容可用口头或书面语言
有些必须要用图纸或图表来表示。
模型在设计和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模型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是指把实际的问题,通过相关的物理定律概括和抽象出来并满足实际情况的物理表征。
数学模型:就是对物理模型的数学描写。
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的大小与拉伸的长度X的变化成正比。
数学模型表示: F=KX (F表示弹簧的弹力,X表示拉伸的长度,K是弹性系数、常量)
建筑效果图
效果图是用来呈现效果的图纸或照片。
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
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
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
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产
生的影子 。这里灯光称
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
投影射线,平面H称为
投影面,这种得到物体
的投影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
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的机件图形叫做视图
使用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这种叫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叫正投影。
P77页 练习第1、2题
(一)投影和投影法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真实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积聚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3、收缩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
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
(一)投影和投影法
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三)二视图
在正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与正面V相垂直且水平放置的投影面叫做水平面H,在正面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三)二视图
向水平面作正投影,在水平面得到一个新的视图,叫俯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俯视图
(三)二视图
生产上使用的图,是把几个视图摊平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得到二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水平面H
正面V
俯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注意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的关系。
长对正
观察图2-15中三个物体,其正面(主视图)上的投影是否都一样?想一想其俯视图是否一样?如何体现其不同?
(四)三视图
设置一个与正面、水平面垂直的新投影面,叫侧面,从左向右正投影,得到一个左视图。
侧面W
左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水平面H
正面V
俯视图
侧面W
左视图
将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的视图放在同一张图纸上,得到三视图。
(四)三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A
B
C
D
E
去掉多余的辅助线及平面,得到标准三视图。
(四)三视图

V 主视图
W 左视图
H 俯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三、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的展开
四、草图及其画法
(一) 绘制草图的概念
主要绘图手段: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徒手绘图
(二) 绘图的要求与方法
直线的画法
徒手画圆
课堂作业:
习题
1、如图所示的形体,长为20mm,宽为8mm,高为9mm,曲面的半径为3mm。
(1)根据已有的正等轴测图和左视图,补充完成主视图 和俯视图。
(2)在完成的三视图上标注相应的尺寸。
课堂作业:
2、P79页,第8题(必做题)
习题
1、已知物体
三视图的外
轮廓,构思
该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