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图的识读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简单电路图的识读说课稿

资源简介

简单电路图的识读说课稿
琼州学院附中 王强
一、说教材
“简单电路图的识读”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电路图一般是指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等。识读电路图的关键在于:1、熟悉各种电工电器零件的符号;2、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图(如收音机、电视机和VCD机等的电路图),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有限,因此不要求学生识读,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识读。在此我们涉及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的电路图。如:照明电路图、家用电烤炉电路图、风扇等小家电电路图。
二、说学情
学生在物理学中已学过电学及一些电路图的知识,但是只停留在对一些简单的元器件及一些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上。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有一种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对家庭小电器有所了解,乃至维修。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小家电的工作原理应有一点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材的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参的编排,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项: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认识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它们的图形符号,够识读简单的电路图,知道电路图(线路图)是设计当中的一门技术交流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动手等过程发展动手实践能力,初步掌握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
4、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并对通用技术的学习有进一步的升华。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为以下几方面:
重点: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元器件和符号,识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的流向。
五、教学方法的确立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环节的确立
1、借助家用电器的案例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
用电风扇停转引入课题,因为电风扇是每个家庭都普及的电器,用这个案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电路图,知道电路图是技术交流的语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元器件符号,从而能识读简单的电路图。
2、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带着兴趣观看小实验(电风扇通电转动,放倒停转)从而思考这个问题:风扇停转的原因?
首先学生先看一张比较复杂的电路图(电风扇的电路图)。
然后再给学生看一些简单易懂的照明电路图。
通过对比,第一张图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学生认识的元器件符号比较少,因此,引导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来认识一些元器件的符号。
给学生提供一些元器件的符号(每位学生都附有实物,以便识读)。
3、通过观看实验,接触实物,动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元器件的符号,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难点),(例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把发光二极管接上电源观察发光条件)从而能够识读简单的电路图。
通过以上铺垫,学生就会对面前的元器件产生兴趣,接下来要求学生据图接线,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自感受技术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情感态度,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要识读电路图,就要认识图中的元器件符号以及连接方式。
让学生认识了简单的元器件符号并简单了解它们的连接方式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识读一些简单的电路图。(提供几个简单的电路图)
动合自动复位电路。
2、 灯泡亮度控制电路A和B。
分析判断电位器到三极管之间的电流方向,(难点)突破:用电流表测判。
4、回到课堂最初给学生提供的电风扇电路图,让学生再次思考:电风扇停转的原因。
学生根据刚才所了解的元器件知识,以及识别简单电路图的能力,通过分析,发现了电风扇停转的原因在安全器上,电风扇正常竖立时通电转动,放倒之后,安全器的倒置使电路断开,从而电扇停转。由简入难,有了基本的知识,再复杂的电路图,通过分析也能识读,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能力,以及追求科学真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课堂总结。
最后让学生总结识读电路图的关键:
首先要知道电路图中的各种元器件符号代表的元器件;
其次是要弄清各元器件符号之间的连接方式;
再之要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最后确定电流(信号)的流向。
6、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开拓知识面,最后留给学生的是家庭常用的电饭煲的电路图,让同学们识读。电饭煲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有一定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