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全册 地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技术全册 地质版

资源简介

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第一课时 制图标准 绘图工具及用品
新泰二中信息组 于一伟
【学习目标】
1、知道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能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2、了解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3、认识常见的绘图工具和绘图用品,掌握制图基本工具的用法
【学习重点】 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 掌握绘图工具的用法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一】图纸
人们进行思想交流要依靠语言和文字,而设计的交流方式则主要依靠 ,它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问题思考:现实生活中图纸主要应用在什么场所?
【自主探究二】制图标准
制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 、 、 、 。
㈠ 图纸幅面及格式
规定的图纸幅面有 种。具体的尺寸参阅拓展资料。
㈡ 字体
对图样中字体的要求 。
㈢ 比例
比例是 与 之比。
注意: 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注尺寸数字均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义
㈣ 图线
㈤ 尺寸标注
1、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由 、 ( )、 ( )三要素组成
⑴ 尺寸界线用 绘制。
⑵ 尺寸线用 绘制。
⑶ 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
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 )
标注方向 垂直尺寸字头 ( )
倾斜尺寸字头有 ( )
2、常用的标注方法
⑴ 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 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⑵ 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 ”或“ ”。
⑶ 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 ”。
【自主探究三】绘图工具及用品
㈠常见的绘图工具有 、 、 、 、 、 、 等。
㈡绘图用品: 、 、 、 、 、 、 等
⑴绘图纸要:
⑵绘图铅笔:绘图铅笔的铅芯有软硬之分,分别用字母B和H表示
任务:观察不同的铅笔型号,削成不同用途的铅笔。
锥形用于 。 铲形用于 。
【总结梳理】
1、 是一种技术交流方式,它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2、制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 、 、 、 。
3、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由 、 ( )、 ( )三要素组成
4、尺寸界线、尺寸线用 绘制。
5、常见的绘图工具有 、 、 、 、 、 、 等。本节重点掌握 、 的操作方法。
【课堂测试】:
在图纸上标注尺寸时。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朝( ),垂直尺寸字头朝( )
A、左 B、右 C、上 D、下
2、在图纸上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或()
A、d B、D C、φ D 、 R
答案:1、C A 2、C D
【技术实习】画圆内接下三角形、正六边形
操作步骤:
⒈ 将A4图纸生放且固定在图板的左下方,使用纸下边与丁字尺的工作边平行。
⒉ 用细实线画出图幅大小和图纸框线。
⒊ 在右下角靠齐图框线,按下图所示格式画标题栏。
⒋ 按下图提示作图
【课后下作业】预习透视图学案第2课时 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
新泰二中信息技术组 展希武
【学习目标】
1、认识设计定位的作用。
2、理解设计定位的实质。
3、会采用调查、统计等方法征集对设计的建议。
4、能对自己的设计课题进行合理的定位。
【教学重点】
设计定位的实质。
【教学难点】
在确定设计课题时,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定位。
【自主探究一】
1、设计课题提出来了,接着就要进一步明确设计的 ,以完善设计课题。
这也是设计定位的实质。
2、设计要求包括 和 。
3、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明确设计要求。
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采取 、 、 等方式呈现。
【技术实习一】
用不同的图表将本小组关于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材料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技术指导】
使用图表可以将复杂的数据信息直观明了的表达出来。
1、表格法适合于复杂数据的统计。
2、柱状图适合于比较数值的大小。
3、饼形图适合于比较所占百分比。
【自主探究二】
1、 体现了该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接下来的方案制定等工作才会有方向
2.设计要求的确定,一方面源自目的,另一方面还会 。
3、明确设计要求: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设计要求
【设计课题】
放在书桌上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
【设计要求】
使用功能 能放4~5本常用书、工具书,7~8枝各种笔,1~2个练习本,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以及其他学习用品。拿取用品方便。
技术指标 承重不小于4 kg,自重不大于2 kg,总长度约340mm,宽度约210 mm,耐用。
其 他 形状美观,结构合理,材料本质适宜。
【技术实习一】
根据上节课“处理教室瓶子”的问卷调查,并进一步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同时完成下表:
的设计要求
设计课题:
设计要求
使用功能:
技术指标:
其他:
【自主检测】
下表显示了各种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美国 中国
不良通风 53% 40%
环境污染 10% 10%
细菌、微生物和各种寄生虫 10% 10 ~20%
建材 14% 20%
未知因素 10%~13% 10 ~13%
问题1:通过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室内环境质量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问题2:我们要将这个表格用图表展示出来,如果想要强调对比美国与中国各种因素影响所占比例,应该选用( )图
A 饼形图 B 柱状图
C 表格法 D面积图
答案:1、不良通风 2、柱状图http://www.21cnjy.com/adsearch.asp第二章 步入设计殿堂
第三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培养辨证思维,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像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三、学习过程:
1、设计在技术的创新中应用的例子
  案例一:书写工具(笔)的发展过程:鹅毛笔――蘸水钢笔――蓄水钢笔――圆珠笔。
剃须刀的发展过程:手动剃须刀――大型电动剃须刀――小型便携电动剃须刀。
【思考】
(1)结合以上案例,谈谈设计对技术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价值。
(2)设计促进技术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想到哪些?
2、设计在技术的革新中应用的例子
案例二:环保餐具的设计。
“塑料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并且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人们希望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可降解无污染的餐具正是为实现此目的而设计出的一种替代品。其主要原料为价廉、易得的农副产品的不被食用的部分,利用小麦、玉米、稻米、高粱、红薯等各种农作物的秸杆、稻壳、花生壳、杂草等,制成各种可供一次或多次使用的盒、筷、杯、盘、碗、勺等餐具。环保餐具质硬、耐热、卫生、无污染,而且使用后还可以作饲料或有机肥料。”
【讨论】分析设计在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思考】
( 1)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酒精能源、氢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节能灯的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通过环保餐具的设计,你能否得到启发,谈谈生活中可以利用哪些农副产品中不能被食用的部分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生活用具?
【交流讨论】设计对技术的影响

案例三: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就渴望着象飞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例如:嫦娥奔月、《封神榜》中的雷震子背上有翅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还有神仙们腾云驾雾等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但直到近代,人们才发明了飞机,宇宙飞船等工具,人的飞天梦想才得以实现,这说明了什么?(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案例四:灯具 电视的发展
【思考】(1)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有什么影响?
(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空间更广阔,主题更丰富,表达方式更加多样,效率更高。)
(2)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计算机的发展史)
(3)请大胆设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还将会有什么新发展?
(4)技术的进步对设计还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例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电脑、扫描仪、打印机使得设计手段更加便捷、丰富。)
【交流讨论】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三、设计的丰富内涵
  应该说,人从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就开始了设计。例如早上起床,是先穿衣服呢,还是先刷牙?下午第三节下课后,是先去打饭呢,还是去球场踢球?等等。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这本书里指的设计呢?
 【试一试】总结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知识梳理: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2.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3.设计的丰富内涵。
设计包括方方面面, 技术设计是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核心 。
【高考链接】:
1、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似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影响
C、技术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2、1884年英国的沃尔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鼻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得以诞生。这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影响
C、技术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3、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
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技术实习:
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纸盒,通过过程的体验,体会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方案的制定》导学案
新泰二中信息技术组 展希武
【学习目标】
1、懂得信息的作用,初步具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包括自己如何构思和如何利用激智法来组织讨论以集思广益。
3、学会徒手画简单的立体草图,能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构思画出草图。
4、、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和选择设计构思,能够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等技术思想来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5、培养认真操作和周密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
【教学难点】
在选择和评价方案构思时,如何体现出正确的思路。
2、徒手画技能。
第1课时 处理信息和构思设计方案
【自主探究一】
1、设计方案的制定一般需要经过 、 、 、
、四个步骤:
2、方案构思的准备工作是
3、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如:我们在 、 、 、
、 去寻找。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技术指导】收集信息的常见方式有以下四种:
用户调查 专家咨询
查阅图书 浏览互联网
【技术实习一】
收集各种储物盒(架)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产品 外观 结构 大小 材料 工艺 特色 改进意见
【自主探究二】
1、构思的方法包括两种,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3、头脑风暴法有哪三种具体操作形式?
补充:方案的构思的主要方法是草图法、模仿法、 联想法、 奇特性构思法等。
【技术实习二】
针对你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合(架)初步构思,提出拟新的设想。
1.明确多功能书架设计的主要因素:(物、人、环境)
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归属于‘人’、‘物’、‘环境’三个
(1)在多功能书架的设计中,我们常要考虑一些主要因素,如考虑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等,除这些之外,你还能想到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美观、实用、新颖、环保、造型、质量、符合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2)你的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主要是设计的一般原则出发的)
(3)设计中的‘人’是高中生: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学习任务重,安全意识弱等特点。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学习任务重’因素使设计中要考虑到书架要‘经久耐用’、‘使用方便’。而出于对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则在设计中应做到高度适中,追求个性,时尚前卫等”。)
(4)多功能用品盒应用的环境是哪里?
(教室,我们制作的作品与教师的环境协调吗?)
第2课时 用草图表达构思
依靠目测来估计物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称为草图。在设计、测绘、修配机器时,都要绘制草图。所以,徒手绘图是和使用仪器绘图同样重要的绘图技能。
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线。
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有格子的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
【自主探究一】
1、画直线的要领是什么?
【技术指导】
直线的画法
画直线时,可先标出直线的两端点,在两点之间先画一些短线,再连成一条直线。运笔时手腕要灵活,目光应注视线的端点,不可只盯着笔尖。
画水平线应自左至右画出;垂直线自上而下画出;斜线斜度较大时可自左向右下或自右向左下画出,如图所示。
画圆形和曲线的要领是什么?
【技术指导】
圆形和曲线的画法
画圆时,应先画中心线。较小的圆在中心线上定出半径的四个端点,过这四个端点画圆。稍大的圆可以过圆心再作两条斜线,再在各线上定半径长度,然后过这八个点画圆。圆的直径很大时,可以用手作圆规,以小指支撑于圆心,使铅笔与小指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笔尖接触纸面不动,转动图纸,即可得到所需的大圆。也可在一纸条上作出半径长度的记号,使其一端置于圆心,另一端置于铅笔,旋转纸条,便可以画出所需圆。如图所示。
画立体图的要领是什么?
【技术指导】
立体图的画法
⑴ 画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垂直线长度等于立方体的高,如图3-8b;
⑵ 从垂足处向两边画斜线,均与水平线成30夹角,如图3-8C;
⑶ 目测适宜长度,分别作已有三条线的平行线,就得到由三个可见面构成的立方体,如图3-8d;
⑷ 其余部位画法按上述要领进行即可,如图3-8e、f。
【技术实习一】
一、徒手绘画练习,画出下列立体图形
二、将你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画出草图并有文字说明。
【技术指导】
可采用多种方案,不比拘泥于课本上的形式。陈述设计方案以及理由依据,主要从材料、造型、功能几方面阐述。
第3课时 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
【自主探究一】
一、评价设计构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二、对你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做出初步评价。
【技术指导】
一、在评价设计构思时,要考虑各项设计原则,同时把握好分寸,准确分清主次。例如,针对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分析:
评价方面 评价依据
材料 细腻、不易损坏、粗糙、结实、防滑、磨砂
造型 个性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等
功能 书架、笔架、储物盒
附加功能 日历、温度计、照片架、小时钟等
色彩 单色调、流行色、综合、冷色调、暗色、柔和色等与教室环境的协调性
二、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结论总是相对的。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或在可能的条件下吸收各方面的优点来优化方案。
【技术实习】
各小组对自己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做出初步评价和选择后,重新制定设计方案并修改草图。
【自主检测】
1、在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设计交流时应注意诸多事项,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提倡( )。
A 及时吸纳有益信息,完善设计方案。B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C 追求结果的一致性。
D 主动创设一些设计交流的机会。
2、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首先要收集和处理信息,此地方收集的信息指的是( )。
A.人们的需求信息 B.类似产品的信息
C.设计中的限制条件的信息 D.具有创新思维的信息。
3、在确定设计方案阶段,我们应在提出设计课题后,进行设计定位,在设计定位时我们应明确设计要求,而设计要求的确定包括( )。
A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时运用的思维方式。
B 设计的创新和设计时运用的思维方式。
C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创新。
D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4、通过观察学校的校园,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增设一块标牌 哪些标牌你觉得需要进行改进 然后用草图法对校园标牌的设计进行方案构思,附校园标牌设计说明。
答案: 1、 C 2、 B 3、 D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学习目标】
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2、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规范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规范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自主探究一】
1、 设计者与使用者沟通的纽带。
2、产品的类别不同,其使用说明书的撰写 、 、 会有所不同。
3、一份完整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主要介绍本产品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它的性能特点有哪些改善与提高,以及现有的性能特征、产品的技术参数。

主要介绍本产品具体的、正确的操作使用方法。

主要介绍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的地方,或者是有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消除在使用时或使用后有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应该包括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解决方法和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处理办法。

主要写清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及网址等。
4、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① 。
其中包括在设计说明中不能随意地夸大设计产品的性能,在注意事项中必须标明其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安全隐患,绝不能隐瞒。
② 。
说明书中不能有含混其词、模棱两可的词语,更不能有误导性的语言。
③ 。
产品说明书必须针对产品的具体消费群体,尽可能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规范的字体,必要时应加以图解,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及繁体字等不规范文字,更不能盲目地使用外文。
5、 学习技术产品的 ,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完善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而且也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6、设计产品的交流方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 、 两种。
【技术实习一】
⒈ 收集几种常用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认真阅读,体会其写作方法。
⒉ 为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撰写一份说明书。
【技术指导】
虽然产品不同,其具体的维护要求也会不同,但从常识的角度看,也还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原理。例如:
金属制品的防锈蚀很重要,应注意保持干燥,适时擦拭;
机械产品的运动部位润滑状态很重要,应注意定期施加润滑油,及时调整好间隙;
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防水很重要,应注意避免被水淋湿,如不慎遇水淋,切不可通电开机,以免造成短路,而应及时用电吹风将电子元件吹干;
很多技术产品都有防高温、防暴晒、防冲击、防酸碱腐蚀等方面的要求,应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注意养护;
很多技术产品都有保持清洁的要求,应予注意,等等。
学习维护常识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注意看产品说明书、有关维修方面的书籍、上网测览产品维修常识方面的信息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大阅历;另一方面应勤动手,学会较熟练地使用扳手、螺丝刀、钳子、电烤铁、小刀、锤子等常用工具和万用表等仪器对技术产品进行日常维护,试着解决一点小故障,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但应注意不要在无把握情况下乱拆乱动较复杂的技术产品,技术产品的生产厂家一般都有售后服务部门,如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故障问题,应与产品经销商联系或直接到指定的维修服务部门协调处理。
【自主检测】
1、购买产品后,都会有相应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功能不包括( )。
A.使用户更合理的维护产品
B.使用户更好的使用产品。
C.使用户更安全的使用产品
D.使用户自己能维修产品。
2、星期日的时候,李小姐在市某一大型商场购买了一瓶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是中文外,其它内容全是英文。使用一星期后,李小姐脸上长出了许多红色的小斑点。后来专门请人对该洗面奶的说明书翻译后才了解,原来说明书上指明过敏性肤质不能使用该产品,而李小姐恰巧是过敏性皮肤。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B.说明书的内容表达不准确。
C.说明书的内容不是实事求是。
D.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阅读的需要
4、设计产品的交流分为直接和间接,下列交流方式中属于直接交流的是( )。
A.消费者根据网络了解某一名牌电视的价格。
B.消费者通过一传单了解某一药品的功能。
C.消费者通过电视了解了一手机的维护常识。
D.消费者面对面的向维修人员了解产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1、 D 2 、 D 3、D第二章 步入设计殿堂
第二节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B、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能对有关的典型设计案例和产品进行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培养设计评价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认真的、严谨的、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负责的情操和周密思考的品质。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设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重点和难点:
  ①知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②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三、学习过程
  [导学求思]:
  同学们去购买手机的时候,会注重哪一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出设计的哪些原则:
  1、手机的更新:从大哥大到现在越来越小的手机。 原则
  2、外观: 原则。
  3、功能: 原则。
  4、价钱: 原则。
  5、手机能够互相通话发短信: 原则
  6、手机现在的不良信息的传递: 原则
  7、手机环保材料的使用: 原则
可见,对于一件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到这些原则,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我们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否遵循了这些原则呢?
[探究新知,深化知识]:
  1、科学性原则
  ①设计电动机、发电机遵循了( )的科学原理。
  ②照相机的镜头加增透膜遵循了( )的科学原理。
  ③汽车制造成流线型遵循了( )的科学原理。
  ④设计电冰箱遵循了( )的科学原理。
  ⑥那么设计永动机又需要遵循什么科学原理呢?( )
  ⑦设计手机遵循了( )的科学原理。
  2、实用性原则  
问题:(1)以前的靠按钮或旋钮来实现开关或调台的的传统电视机为什么会逐渐被淘汰,出现了现在比较高级的遥控电视机?
(2)、以前的手机体积比较大,重量也比较大,而且功能也比较单一,现在的手机体积、质量小,而且功能也月来越来越多,用处也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3、创新性原则
 问题:(1)、洗衣机由以前的单筒式到今天的双筒自动洗衣机以及超声波洗衣机、离子洗衣机、电磁去污 洗 衣机等新型洗衣机。对洗衣机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2)、说出两个能体现“创新原则”的案例吗?
 4、 安全性原则
  问题: (1)、北方交大的一项调查表明,手机的电磁辐射,有一半被人体吸收,其中有四分之一被人脑吸收。据调查,长期使用手机的人,已经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出现红斑等症状。人们是不是对这种不安全因素置之不理?人们怎样去消除这种不安全的因素?
  (2)、为什么小孩子的玩具都没有锋利的棱角和尖的的局部形状?
  (3)、为什么现在的轿车都配备安全气囊?
  (4)、为什么很多家电产品上都要求必须通过 “CCC”认证?
5、经济性原则
  阅读课本第47页新闻:“博士一条意见 节省资金亿元”
  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降低成本,体现经济原则?
6、美观性原则
  电视机的外壳和颜色也不断地得到了更新和提高,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需要。手机外型也不断的得到创新设计而变得更加漂亮了,也更加人性化了,它不在仅仅是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了一件装饰品。设计还应遵循( )原则。你能说出两个能体现“美观原则”的案例吗?
7、技术规范性原则
  问题:(1)、为什么很多产品上都标有“通过国际ISO9000体系、或ISO9001验证或ISO14000”等系列质量、环保标准?
  (2)、为什么具有全球漫游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自由地漫游通话?
  (3)、为什么火车能安全的运行在铁轨上?
8、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问题:(1)、为什么现在的方便袋有使用可降解塑料制造?
(2)、快餐盒为什么以谷物秸秆为材料制作?
(3)、为什么农业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
   (4)、为什么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以及太阳能发电?
  思考:①、为什么城市公交汽车改燃液化汽?
   ②、为什么汽车供油系统由传统的化油器改为电喷装置?
   ③、为什么以前家里的暖气管道原来都要钢管,现在被塑钢管道代替?
[升华知识,更上层楼]:
一、说出下列案例所采用的设计的原则
洗衣机的不断更新换代、蓝牙的发明
椅子靠背的曲线、洗漱用品的旅行装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购物时用环保的布袋代替塑料袋、节能降耗、素装月饼
时装表、书本封面
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
二、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毒瓜子,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汤圆、毒火腿、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竹、
死鸡做成的扒鸡、黑心棉、假酒、假烟、“大头奶粉”……
为什么要设计生产出这样的产品?
社会对设计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我们能做什么?
[挑战自我,自我检测]
1、有一款TCL手机镶嵌有宝石,它对通话功能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它却非常畅销,为什么?
2、王致和“金狮利康”牌酱油销量占京城的二分之一,造假者用食盐、糖色、自来水混合制造酱油,用原装回收瓶包装。(酱油的主要成分是胺基酸态氮,是酱油美味的主要物质)
(1)道德原则对于产品设计有何意义?
(2)设计中的创新原则与道德原则有何关系
3、高级垃圾——贺卡,每年因制作贺卡而砍伐大片森林,针对这种现象说一说: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采用什么解决方案。
4、下面两种液体瓶,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HYPERLINK "http://img457.ph./eMzWO_gt5ds4G5cuDyYhOg==/2491616493843764640.jpg" \t "_blank"
5、八十年代的家庭,常有人制作电视机专用橱,电视机锁在橱中,隔着玻璃看电视,或开锁开橱门后再看电视。现在有这现象吗?为什么?
6、.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什么为目标。
7、目前世界上设计和生产的大多数飞机、轮船和飞船的舷窗的窗口都设计成圆形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舷窗,这个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设计具有什么特性。
8、老肖从日本带回了一个原装微波炉,通电后冒起了一团黑烟。这一现象可以用设计的哪个原则来解释( )
9、有一种红外线烤火炉,在使用过程中放置不平或被碰倒就会自动断电.请从设计的角度分析应属于从哪方面考虑。
10、九十年代初期的开关尺寸没有标准,墙内的预埋盒(用于固定螺丝钉)大小不一。后来国家统一了开关尺寸标准,这样,更换旧开关时,新开关就不能与预埋盒匹配,只能固定一个螺丝钉,造成开关歪曲,既不美观也不牢固。说明设计还应遵循什么原则?
A美观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技术规范性原则
11.可延伸的多功能电源插头不仅可作为任何电器插头,而且还可作为插座。在许多情况下,一个插座无法应付大量数字设备 ,所以,我们必须增加很多的插座满足这种需要,而且会造成电线、插座混乱,搅得一团糟。因此,设计多功能的插头和插座,可以把它改变的很有秩序。而且它完全符合国家强制执行的安全标准。
请分析这种电源插头的设计体现了哪些设计的原则?
 [知识梳理,总结拓展]:
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6)美观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7)技术规范原则
(4)安全性原则 (8)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第二课时 透视图
新泰二中 信息组 于一伟
【学习目标】
1.了解透视图的形成原理、种类及应用。
2.学会简单的二点透视图基本画法。
【学习重点】掌握两点透视图画法
【学习难点】理解透视图的形成原理及应用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一】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物体离我们越远,看上去就越小。平行线在远处( )在一起,看似在同一点中( ),这个点称为消失点。按照这种规律绘出来的图就是透视图,它是一种最具真实感的立体图。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法)画出来的。
【自主探究二】透视图的分类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分为, 点透视、 点透视、 点透视。
【任务一】:延长物体边缘线,找出消失点的个数。
【知识梳理】(1)一点透视。当物体的主要面或主要轮廓线平行于画面时,只有与画面垂直的那一组平行线的透视有消失点。
(2)二点透视。当物体有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棱线与画面斜交时形成两点透视。
(3)三点透视。当物体的三组棱线均与画面斜交时,三组棱线的透视形成三个消失点。
【自主探究三】透视图的画法
长方体两点透视图画法:
(一)设视平线,
(二)取消失点,
(三)向消失点连线,
(四)图形画在连线内。
【任务二】根据步骤画出物理的二点透视
【小规律】
1.等高直线:近视点高,远视点低。即近高远低
2.等距直线:近视点距宽,远视点窄。即近宽远窄
3.等体积几何体:体积即近大远小
4.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组必交与一点
【问题思考】我们学会了二点透视图的画法,那么大家再来思考一下长方体的一点透视图,三点透视图该怎么画呢?
【自主探究三】4.透视图的应用
透视图具有很真实的( ),故常用于画表现方案设计的效果图。一点透视图常用于画( )、庭院、街景和主要表达物体正面形象的透视图。
一点透视图
在设计中,两点透视图常用于 效果图
三点透视图常用于 的效果图
【归纳总结】
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2、透视图的分类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分为, 点透视、 点透视、 透视。
3、透视图的画法:
(一) (二) ,(三) (四)
4.透视图的应用
【知识链接】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是投影法的一类。投射线汇交一点—投射中心。
中心投影法特点:如平行移动物体(投影元素),即
改变元素与投射中心或投影面之间的距离、位置,
则其投影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度量性较差。在投射
中心确定的情况下,空间的一个点在投影面上只存在唯一一个投影。
【拓展】三条同样的线,我们如何画成正方体?
比较两个图,得出如何画正方体:
【技术实习】:
将你构思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用两点透视图画出来
【课后作业】
预习三视图学案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设计课题的确定
【学习目标】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问题的基本来源。
学会怎样进行设计定位,能理解设计定位的依据是设计的具体要求,而设计的具体要求是由设计师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设计所受到的限制所决定。
基本掌握用调查、统计的方法来征集和处理他人对设计课题的意见。
能运用上述知识技能进行确定设计课题的实践活动。
【学习重点】
确定设计课题的方法
【学习难点】
在设计课题时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定位。
【自主探究】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如何提出设计课题?(从哪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1、结合以下案例,说明我们碰到的问题都是来自哪些方面?(问题来源)
(1)、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人们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了解决如何吃饭问题,东方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为了解决如何清洁牙齿的问题,人们设计出了牙刷和牙膏……
(2)、怎样测量出人的体温?这个问题是伽利略的朋友向伽利略提出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伽利略于1593年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表。
(3)、钻头(即麻花钻)是机械行业中用途最广泛和最常用的消耗工具。小张在工厂修磨钻头的实践中,发现手工修磨钻头无依靠及参照物,影响到工作的精度和质量,于是开发研制了“钻头刃磨器”成功地解决了磨钻头困难的问题。
2、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
(1)、上述的“钻头刃磨器”课题的发现来源于:(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D.模仿法
(2)、小明发现妈妈打开煲汤锅的锅盖时,锅盖上的钮非常热,很容易烫手。于是他模仿矿泉水瓶上的塑料方便夹结构设计了一个防烫手锅盖扳手。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D.模仿法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对他们阵亡的士兵进行了统计,发现有相当比重的士兵因头部中弹而死。后来各国就研制了钢盔来保护士兵的头部。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D.模仿法
3、问题是否值得解决?能否解决?(问题的价值)
能否设计一款没有电磁辐射的手机,以确保人们的健康?这个问题明确吗?这样的手机能设计成功吗?为什么?
4、收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行动大体验】
在我们的教室里,常常会发现有大量废弃的瓶子堆放在一起,非常影响环境卫生。除了收集卖掉这些瓶子外,能否使用本章所要学习的知识来设计一件有意义的“瓶子”作品,既能合理利用起这些瓶子,又能为环保做一点实事呢?
上述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大家对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以利我们进行设计定位。请模仿课本的调查问卷,就该问题设计出合理的问卷。
除了调查问卷外,访谈法也是一种调查的方法,请每桌两名同学互为访谈对象,经过讨论,权衡,比较后选择本组最适合的设计课题。
【总结梳理】
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 ; ; ;
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种途径: ;


二、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收集和分析信息,事实上,原创性的发明目前很少,我们设计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有类似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收集该产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呢?请简述
【自主检测】
1、李时珍写了举世瞩目的医学书《本草纲目》,他走遍了山川河流,尝过无数植物,寻问他人,在下列调查方法中,未采用的是( )。
A.观察法 B.问卷调查法 C.访谈法 D.实践法
2、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需要进行调查,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这里的信息具体指( )
A、产品的信息 B、人的需求信息 C、设计中限制条件的信息 D、创新的信息、
3、 有一次,兰兰同学家来了几个客人,兰兰同学用一次性塑料杯给客人倒了热茶水,过了一会兰兰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塑料杯受热变软不好拿,二是客人走动后杯子容易混淆,过后兰兰写信给了塑料杯厂家,提出了对杯子改进的方案。
如果你是兰兰:你明确了什么问题?说说你能向厂方提出怎么样的方案?
4、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了电冰箱。( )
 A、冰箱可以制作冰淇淋B低温可以保鲜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
4.“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时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这个事例说明( )。 (2分)
A. 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 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5、高佳佳同学就人们对杯子在材料、形状、色彩、价格方面的喜爱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儿童、中学生、上班族、老人各20名作为调查对象,获得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对此进行分析,并提炼出你发现的问题(至少5个问题)。
问卷调查对象 材料 形状 色彩 价格
纸质 塑料 陶瓷 金属 椭圆形 圆柱 方柱 明亮 淡雅 灰暗 低档 中档 高档
儿童 3 7 7 3 8 7 5 12 5 3 10 6 4
中学生 3 5 6 6 4 7 9 9 8 3 6 12 2
上班族 8 2 5 5 6 5 9 6 8 6 3 8 9
老人 4 5 8 3 6 10 4 5 12 3 12 5 3 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第四课时三视图绘制
新泰二中信息技术组 于一伟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2、正确标注形体尺寸。
2、培养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会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投影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三视图的意义,正确标注形体尺寸。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正投影的特点: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
【自主探究一】三视图的图形绘制
1、形体分析
⑴ 弯板可以看作是由底板和竖板组成。
⑵ 底板左端中部切去一个方槽。
⑶ 竖板上部前后方向各切去一个角。
2、选主视图
⑴ 物体摆放应使尽可能多的表面 于投影面。
⑵ 选择能反映物体 的方向为主视图投影方向。
⑶ 同时考虑尽量使俯视图和左视图 , 。
3、作图步骤
⑴ 布置图面,画作图基准线。如图a。
⑵ 先不考虑开槽与切角,画出弯板三视图,如图b。
⑶ 画方槽的三面投影,如图3-30c。
⑷ 画两个切角的三面投影,如图d。
⑸ 检查,确认无误,擦去多余图线,按规定用粗实线描深,三视图完成,如图e。
【试一试】下面是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各图中物体形状分别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体
圆柱 圆锥 球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些几何体,它们的形状各是什么样的
正面看:
侧面看:
上面看:
【试一试】你能画出各物体的三视图吗
【注意】画三视图时一定要注意: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自主探究二】尺寸标准
1、按尺寸的作用可将其分为 类:
⑴ :确定物体上某一结构要素的形状大小的尺寸。
⑵ :确定物体上两个形体或结构要素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⑶ :表示物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2、标注尺寸的要求:
⑴ :尺寸标注的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⑵ :标注尺寸要齐全,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⑶ :尺寸布置要整齐,以便于阅读和查找。
⑷ :;尺寸标注要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3、以下面轴承座三视图为例,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是:
⑴ 形体分析:轴承座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⑵ 选择尺寸基准:选择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⑶ 逐个注出各部分的定形和定位尺寸(主视图中R24、φ32、φ20、φ68等)。
⑷ 标注各部分之间的定位尺寸(主视图中的尺寸60)。
⑸ 标注所需的总体尺寸(标注总长的尺寸100、标在总宽的尺寸66)。
⑹ 检查尺寸有无多余或遗漏,完成全部标注。
【技术实习】
1、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3、根据立体图和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圈
【课后作业】
预习三视图绘制学案第二章 步入设计殿堂
第一节 揭开设计的面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设计,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
了解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尝试运用外观设计的知识对已有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
【学习重点】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
【要点突破】
一、身边处处有设计
讨论交流:阅读餐厅设计和生态垃圾桶的设计经历过程,比较分析上述两个案例中的设计过程有哪些相同之处。
结论: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
★试一试
你能举出生活中1~2个技术设计的案例,并分析其设计过程吗?(例如厨房里各种瓶瓶罐罐使厨房杂乱无章,于是便设计出多功能调料瓶,试分析其设计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模型或原型制作 优化设计方案 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多功能调料瓶
二、设计及其特点
什么是设计 。
★问题思考: 新型削皮器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人们的哪些需求?
各种需求 你的知识
生理需求
心理需求
重品质需求
其他需求
归纳:设计的特点 、 。
【试一试】
分组对下列生活、学习用品进行创新设计。
用品 存在的缺点 创新设计目标 创新设计方案
文具盒 单层:文具多时摆放拥挤 双面可开式双层透明文具盒
双层:取下层文具不方便
插头 两脚插头不能插三孔插座 万能式插头
三脚插头不能插两孔插座
尖嘴钳 张开不易 像剪刀一样容易张开的尖嘴钳
防风晒衣架 衣架容易吹到一起,或被吹落 定位防风,防吹落的晒衣架
⒊ 设计涉及哪些的领域: 、 、 、 、 等。
⒋ 设计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等。
【讨论交流】
以生活中的一种日用品(如桌、椅、书架、文具盒等)为例,要把它设计得更符合我们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⒌ 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问题思考】
在设计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团队精神?
(第二课时)
1、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有 、 、 、 。
【讨论交流】
(1)观察下列对称物品与不对称物品,说一说你的评价意见,试着用点、线、面画出不同的表现效果图。
(2)看下面白色红边的桌子,试从造型、色彩方面进行评价。
2、美感包括: 、 、 、 。
技术美包括哪些方面: 、 、 、 、
、 、 。
【议一议】下面的产品你喜欢吗,说出你的理由:
【技术实习】
选择一件生活日用品(如台灯).根据你现有的设计知识、画出设计草图,使之更符合我们生活、学习的要求。
★知识梳理:
什么是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特点
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
★自主检测:
1.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2.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设计方案为:(  )
A.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设计分析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B.收集信息 设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C.设计分析 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方案筛选 方案呈现
D.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方案筛选 设计分析 方案呈现
3.在设计“中学生使用的台灯”过程中,存在如下环节:①进行稳定性、绝缘性能等方面试验。②通过设计分析,制定并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③制作台灯原型。④对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同学们喜欢的造型、色彩、附加功能等。以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4. 陈晨同学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在评估的过程中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将凳脚板由原来(甲)的形状挖去了两个弧形板(乙),这是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 )
A、结构强度增大、安装容易; B、携带方便、重心降低;
C、外观更美观、重量更轻; D、成本降低、制作方便。
5、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是吉祥物创作修改组的组长,他曾经说过:“你知道吗?经历了五六次设计人员的变动,五六十次设计方案的改动,画了四五千张设计草图,这5个小‘福娃’才得以诞生。”,从她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 )
A、设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B、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C、设计需要多人共同完成 D、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6、小聪在设计客厅布置为了更具有欣赏价值,那么他在选择家具和装修方案时,除满足一些基本需求外应侧重追求目标( )
A、强度 B、功能 C、造型 D、安全
7.艺术设计侧重( )
A.功能 B.结构 C.材料 D.审美
8.影响外观设计的主要因素有( )
A.造型、对称、色彩、动感 B.造型、色彩、材质、人机工程学
C.造型、色彩、美感、人机工程学 D.造型、色彩、比例、材质
9.不同颜色的物品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能使人产生青春、平稳、希望、清爽感觉的一种颜色是( )
A.绿色 B.橙色 C.蓝色 D.红色
10. 给书包换上一条宽一点的被带,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  )特点(2分)
    A 安全 B 高效 C 健康 D 舒适
11、下图“盖里椅”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这是从( )角度欣赏结构。
A、技术 B、文化 C、艺术 D、功能
12、海口市有很多美观的天桥,桥的两旁是人行阶梯,这人行阶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稳定 B、安全 C、满足人的需要 D、强度
13、用薄铁皮做的漏斗往瓶子里灌液时,因为瓶口和漏斗下部都是圆形的,瓶子里的空气不易排出,因此液体流入的很慢,灌快了会溢出或喷溅,只好一边灌一边提起漏斗,很是费力。为了既快又方便省力。请你:
①设计一个对漏斗改进的方案。写出设计思路。
完成下表:
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答案
发现问题,提出的设计课题是 改进漏斗,使漏斗有跑出空气的通道
用什么材料
材料的形状
材料在漏斗中的位置
写出改进漏斗的设计思路:


②(8分)画出草图,并写出必要的说明。








便携式小凳 甲 乙评价、优化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领悟“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关注技术产品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及相互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对一些技术产品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学生评价、优化自己的设计,并写出设计评价报告。
【教学难点】
本节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评价、优化的全面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1课时 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及运用
【自主探究一】
1、设计评价的原则同设计的基本原则存在着有机联系。可以说设计的 就是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
2、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就是要评价这个设计方案是否体现了设计基本原则,就是要评价产品是否符合 。
3、一般说来,可以将 、 、 、经济、美观、新颖作为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优化设计的方向。
【技术实习一】
问题一:存不存在“一票否决”的情况?
问题二:评价原则应不应该分轻重主次?
问题三:如何协调互相矛盾的评价原则?
1、王林家新买了一辆汽车,为了节省燃油,采取了下列系统优化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合理使用汽车空调 B、保持汽压合适
C、每次加油时将油箱加满 D、减少不必要的负载
2、如图所示是评价某产品的坐标图,以下对坐标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产品是一款有创意的产品
B.该产品既实用又美观
C.该产品的道德问题是技术不够规范造成的
D.该产品的“性价比”较好
3、选择家中一件物品,对其实用性、美观性及其他方面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将结果填入下表
物品名 实用性评价 美观性评价 其他评价 改进建议



【技术指导】
我们学习评价原则,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基本原则的实质,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评价的基本原则,并结合设计在适应社会环境、合理使用资源、符合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作出相对合理的有针对性、有主次的评价结论,促使设计不断优化。
【自主探究二】
1、我们评价、优化一项设计,首先要根据 确定应优先考虑什么评价原则。
2、实用型的简单产品,评价的首要原则可选定为 ,其次为 ,然后考虑其他因素。
【技术实习二】
1、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一款直板手机W233,手机外壳是使用回收的矿泉水瓶、牛奶瓶等再生塑料,各种说明书、宣传册、保修卡等纸张全部采用了再生纸张,还附带预付费信封,方便用户将废旧手机寄回摩托罗拉公司进行回收。对这种设计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
A.考虑到实用性,该款手机设计功能越多越好
B.预付费信封加大了成本,违反了设计的经济性原则
C.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D.采用不对称设计,使产品外观更加新颖、独特
2、普通折叠自行车通常采用车架中部折叠方式,如图所示的折叠电动自行车改为后轮和车座同时反向折叠,使折叠后尺寸更小。采用具有国内发明专利的超小型轮式电机,减小了车的体积与质量。该车具有电动和人力两种驱动方式,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车架采用可回收的铝合金材料,座垫、车轮、踏脚等均采用通用件。该车的限速功能符合行业标准。请从设计原则的角度评价:
(1)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原则?
(2)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3)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评价、优化本小组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并写出评价报告。
【自主检测】
1、我们在对产品的原型进行技术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在评价以及优化时,主要的依据是( )。
A.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否长。
B.产品的使用功能是否多。
C.产品是否环保。
D.产品是否体现了设计的基本原则。
2、市场上手机使用的充电电池类型、大小、形状、触点位置各不相同,不同手机需要配专门的充电器。有人设计了一种“手机电池通用充电器”,用它就可以解决各种手机电池的充电问题。这个事例最直接地体现了设计的:( )
A.实用性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道德性原则 D.美观性原则
3、小命准备购买暖手宝来取暖,于是对其进行评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功能评价的是:( )
A.有过热保护装置,安全性好
B.具有加热指示装置,人机关系好
C.设计新颖,外形美观
D.通电5—7分钟可以取暖,使用方便、经济实惠
答案:1、D 2、 A 3、 C简单电路图的识读
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认识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它们的图形符号,能够识读简单的电路图,知道电路图(线路图)是设计当中的一门技术交流语言。
2、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动手等过程初步掌握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
3、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学习有进一步的升华。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的元器件和符号,识读电路图。
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的流向。
三、教学工具:
教具和学具准备: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一批,风扇一台,电饭煲一个,三极管灯泡亮度控制示教板一块,自动复位电路示教板一块;“两端可控灯电路”每桌一套、“电子元器件”每桌一合。
四、自学常用元器件符号
五、学习过程
课题引入: 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家庭都有一些电子产品,如风扇、电视机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电风扇通电转动,当将风扇放倒后,风扇停转。
问题1:风扇停转的原因?
要读懂多一些电路图,就得熟悉多一些元器件的符号,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元器件的电路图符号。
自学常用元器件符号
指定学生分析电路原理。因为电路较简单学生一般能分析清楚。
我来看第二个电路图:滑阻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电路。 演示灯泡随着电阻的变化亮度发生变化。让学生分析。
我们来看第三个电路:图3-40并画出。演示灯泡随着电位器的转动亮度发生变化。问:大家知道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吗?电流的流向如可?为了搞清电流的流向,简介三极管的三个极的名称、电流在三极管中的流向等。
老师: 下面我们来试读刚开始看到的电风扇电路图,挂上图,同时将电风扇拆卸、并一一指出电路图中符号对应的实物。拆开安全器(翻倒开关)让学生观察它的内部构造,弄懂风扇翻倒后停转的原因。至于风扇其他工作原理,留给学生课后自已分折。
总结 学生总结:在识读电路图的过程中,首先要知道电路图中的各种元器件符号代表的元器件;其次是要弄清各元器件符号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后确定电流(信号)的流向。老师补充。
作业布置:试识读电饭煲的电路图。
八、教学反思
本课以完整的活动教学模式研究为主线,以“讲授新课,课堂活动,学生动手和小讨论,小组合作,总结”几个步骤来组织教学。教学中选用的例子也较合理,课堂的实物演示也受学生喜欢,课堂反应很好,学生有学以至用的感觉。但在组织课堂教学上,时间比较紧促。另外,理科班的学生对该课兴趣较高,课堂气份浓,而文科班的学生相对要差一些。原因不言自明。
怎样实现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创新设计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创新设计的三种类型
2、能对某些设计方案提出创新优化的见解,初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3、培养富于想象和敢于表现的个性品质以及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重点: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难点:组织好学生亲历创新过程活动,使活动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创新思维方法。
问题探究一
创新思维的特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二
创新思维的类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一
你认为我们的课桌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全班讨论)
问题讨论二
现代汽车与传统的人力车的比较有那些改变?注意:根本性的改变是什么?
问题讨论三
谈谈压力锅的发明?
问题讨论四
请同学们尽可能的想出红砖的用途,各组汇总,选一个同学写到前面黑板上?
说明:请充分利用创新思维的特征,联系生活、学习实际想出最具说服力的答案。
请你根据以上创新题目总结创新思维的特征
开放性:
多向性:
独立性:
讨论与实践
请用“创新思维”来设计一种中学生使用的课桌,每组作出一个设计方案草图展示给大家,并说明进行了哪些类型的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的主要类型
原理创新:
结构创新:
外观创新:
作业
课下讨论交流: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过创新思维的方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认识技术测试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技术测试是检测产品性能。质量的科学手段,能认识常用的测试仪器
(2)学会简单的技术测试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3)通过技术测试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难点:对技术测试仪器的认识对技术试验方法具体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自主观察、实习与实验法、合作学习。 
四、教学资源准备
一张自制纸质小板凳,每两人一组四张16k 的复印纸、棉线一根、重为50克的钩码6个,剪刀一把,胶水一瓶,试验纪录纸,支架学生自己想办法。
五、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技术测试?为什么要进行技术测试?
自主学习,理解并表述技术试验的概念。
技术测试:_______________
技术测试存在的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教材中的几个测试仪器:(你会使用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试一试:小板凳承重性能测试
拿出已准备好的教具(纸质小板凳),如何测试这张小板凳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呢?在小板凳上逐步加砝码,把砝码将小板凳压垮前的一次重力记录为该小板凳的承重力。
请同学上来演示操作: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赛一赛(10分钟):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技术试验吗?请联系生活举出实例并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能举出的实例最多。
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
生:小组讨论并抢答。
师:当好评委,组织学生评出优胜组,并给予鼓励。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归纳出技术测试的方法并例举出最多相应的生活实例。
技术试验方法及相关生活案例
技术测试的方法 生活实例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接下来进一步深入探究,这样就形成螺旋式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过程。学生的主动和教师的主导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重视的不应该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课堂小结:
师: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中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的种类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设计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来进行技术试验。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九、板书设计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什么是技术测试
二、技术测试的重要性
四、认识技术测试的仪器
三、技术测试的方法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将本节内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能直观地显示教材的思路,同时也对学生养成整洁、美观,有条理的书写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