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第一单元 技术及其性质一 考试内容与要求二 具体内容复习与讨论三 练习与作业技术与设计1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1 技术与人的关系 Ⅰ2 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Ⅱ3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Ⅰ4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Ⅰ5 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的影响 Ⅰ6 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 Ⅰ7 技术的两面性、创新性 Ⅱ8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Ⅱ9 人机关系的含义 Ⅰ10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Ⅱ11 合理人机关系的实现 Ⅰ1 技术与人的关系(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案例分析: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印刷技术满足了人的 需要 (2)农耕技术满足了人的 需要 (3)摄像技术满足了人的 需要 (4)B 超技术满足了人的 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吃饱穿暖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检查和了解身体内部奥秘保护人的技术有 ,解放人的技术有 ,发展人的技术有 。思考:2 技术与自然的关系(Ⅱ)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都江堰——由“年年洪灾水患”到“天府之国”荷兰风车——从大海中取得土地马尔代夫举国搬迁思考:技术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对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荒漠化加剧种植草皮、树木,圈养牛羊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大气污染使用清洁燃料水质污染禁止污水排放,污水净化白色污染减少泡沫塑料、塑料袋使用温室效应3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Ⅰ)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创新分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 产生。思考与讨论:分别举出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一些例子。4 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依靠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与大自然亲密友好的情感和意识。《科技日报》绮思《关于我国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一 以促进发展为主线,全面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二 应加强科技宏观调控,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三 应以重大战略产品为导向,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和突破。四 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制,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五 加强社会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你知道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吗?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3.日趋严重的酸雨危害,对农作物和人类造成危害。4.水资源日益匮乏。5.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扩大。6.森林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7.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物种大量灭绝。8.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危及自然生态。9.有害人工化合物泛滥,贻害人间。10.残留物质,伤害环境。5 技术知识的综合性(Ⅱ)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多种知识。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说出几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例子科学活动 技术活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发明蒸汽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核能利用:原子弹、核电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我国发射神舟飞船爱迪生发明电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举例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研究方法“怎么办?”“是什么?”、“为什么?”回答有所发明有所发现目的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侧重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概念技术科学 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专利:一是指专利权;二是指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指专利文献。专利法中所说的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保护期限20年)、外观设计专利(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富有美感且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保护期限10年)及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造。保护期限10年)。专利权: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6 技术的专利性(Ⅰ)专利的申请流程1提交申请阶段2受理阶段3初审阶段4公布阶段5实质审查阶段6授权阶段技术专利不是自动生成的,须经申请,审批授权后方取得专利权。7 技术的两面性(Ⅱ)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正反正反正反正反网络技术B超技术克隆技术核能利用方便人们交流沟通有人利用网络从事犯罪诊断病情进行胎儿性别鉴别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发电战争(原子弹、氢弹)毁灭人类挑战传统伦理道德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技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不具有正面和负面。技术具有两面性,一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即技术由什么人使用及使用的目的而出现的“两面性”现象。二是由于技术的“不可控性”所决定的技术负面影响。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尽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8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Ⅱ)一、设计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1)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 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二、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技术是设计的平台(基础)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案例分析 达芬奇的飞行器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面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虽然仍旧用脚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它一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骑车时两足不用蹬地,提高了行驶速度。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1887年,英国人劳森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同年,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完成了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案例分析---太空天梯灯具如果还是用火照明,能设计这样的路灯吗?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使得设计手段更加便捷、丰富9 人机关系的含义(Ⅱ)什么是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机的含义: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要具体化。说出“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系1、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的人机关系。2、人的臀部与椅子垫间的人机关系。3、人的腿部与椅子垫间的人机关系。4、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的人机关系。思考:锯割、锉削、钻孔时的人机关系有哪些?10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实现的目标(Ⅱ)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主要改进了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的关系思考:在流程的设计中,是否要考虑高效的人机关系?2、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思考:长期穿高跟鞋、紧身裤(牛仔裤)好不好?3、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讨论右图的椅子的设计体现了哪些设计思想?4、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学生高低床暂时没标准各个学校高低床上铺护栏的高度和长度都不尽相同。以护栏为例,河南工业大学的护栏高20.5厘米,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护栏高度则为17厘米。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李凯军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制定高低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在《GB/T3328-1997家具床类主要尺寸》中规定,高低床的安全护栏高度要大于等于20厘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上述四个目标外,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美观、实用、经济、环保……11 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Ⅰ)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第三,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特殊人群:是指人身体有缺陷或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特殊人群往往有着特殊的需要,他们和普通人群的需求产生矛盾时,应该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无限商机。在西方国家,左撇子占人口比例高达20%~30%,左撇子生意十分红火。保守估计中国人口的6%~8%也是左撇子,是个接近1亿人口的庞大市场。(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产品不但要使它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3)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茶座、咖啡厅;办公室、教室 ;医院……(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有选择的,不恰当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改善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或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苏华认为,色彩和光线一样,也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西方心理学家中有人提出,常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对人的生理有不同的影响。例如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靛蓝,调和肌肉、止血、影响视听嗅觉;黑色可能导致精神压抑。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乘客通过开门和关门键,人可以发出开门或关门的指令人对电梯发出指令的工具,如:去8楼,只要按8号键电梯反馈现在的位置上下箭头是电梯反馈给人的一种形式,如向下箭头亮表示电梯正在向下运动人与电梯的信息交互练习与作业1、 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技术具有( ),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资本家。A、创新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2、 汽车的安全带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个目标?(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3、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例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 )A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 设计的丰富内涵 D 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4、美国准备立法通过“克隆”技术食品出售无须履行告知义务,但受到大多民众的反对,反对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技术的( )A、目的性 B专利性 C创新性 D两面性5、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 )为目标。 A、可持续发展; B、快速发展;C、稳步发展 D、缓慢发 展。6、中国内地的免疫手段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效果最好的,今年初投入使用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中国最新自行研制的疫苗,既价格低廉又使用方便,可以用滴鼻、饮水、点眼等多种方式实施,减轻了免疫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的风险,更利于免疫工作的开展。这说明技术具有( )的作用。A、保护人 B、发展人 C、防范人 D、解放人7、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 A. 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8、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报复”。从技术角度来理解,技术具有:( )A、综合性 B专利性 C两面性 D创新性书本练习:P102、3 P182P21练习、综合实践 P35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