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期中试卷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期中试卷二

资源简介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人:张旭东 审题人:俞荣华
一、单项选择题(2分×25=50分)
1.下列有关技术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改变物质世界的活动,但人类在这一活动中应注重对自然的保护
B.技术是创新活动的结果,技术要发展,必须创新
C.专利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它随技术与生俱来
D.技术的产生、应用一般需要多学科的知识
2.为了使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不被侵犯,应该申请( )。
A. 经营权 B. 著作权 C. 专利权 D. 商业秘密权
3.我校教学楼楼梯的扶手,最主要是为了实现人机关系中(  )目标。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4.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 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5.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设计方案为:(  )
A.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设计分析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B.收集信息 设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C.设计分析 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方案筛选 方案呈现
D.收集信息 方案构思 方案筛选 设计分析 方案呈现
6.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A.摄像技术 B. B超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7.如右图,现在的助听器已经很先进了。它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这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8.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阶段;2.授权阶段;3.提交申请阶段;
4.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5.专利申请公布阶段;6.受理阶段.正确的顺序是( )。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9. 某工作车间里,一位工人站着使用图甲中的剪刀裁剪布料,另一位工人坐着使用图乙中的剪刀剪裁纸张,这种工具的分配方式,出于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是( )。
高效B.健康C.舒适D.安全
图 甲 乙
10.右图是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一款直板手机W233,手机外壳是使用回收的矿泉水瓶、牛奶瓶等再生塑料,各种说明书、宣传册、保修卡等纸张全部采用了再生纸张,还附带预付费信封,方便用户将废旧手机寄回摩托罗拉公司进行回收。对这种设计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
A.考虑到实用性,该款手机设计功能越多越好
B.预付费信封加大了成本,违反了设计的经济性原则
C.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D.采用不对称设计,使产品外观更加新颖、独特
11.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2.下列侧重于艺术设计的是( )。
A 奥运主场馆“鸟巢” B奥运比赛场馆“水立方 C 海宁大转盘的“弄潮儿” D 太阳能热水器
13.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技术的未来隐藏极大的威胁 D.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14. 陈晨同学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在评估的过程中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将凳脚板由原来(甲)的形状挖去了两个弧形板(乙),这是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 )
A、结构强度增大、安装容易; B、携带方便、重心降低;
C、外观更美观、重量更轻; D、成本降低、制作方便。
15.设计的核心是:()
A. 发明 B. 实用 C. 革新 D. 创新
16.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
A.飞机的发明 B.克隆技术 C.惯性定律的确立 D.计算机的发明
17.相框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在对相框进行了设计分析后,同学应该做的是
A.对市场上的相框做一些调查、了解 B.对相框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筛选
C.构思相框的形状并用草图呈现 D、对相框进行稳定性试验方案
18.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到物理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9. 在古代,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书籍封面设计形式单一、色彩单调,很难见到书籍上有人设计出优美的封面.而现在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印刷技术,书籍的封面设计的丰富多彩.这个现象说明了(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20. 下列产品的设计,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考虑不完善的是( )。
A.课桌椅之间的高度差适当,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B.玻璃瓶装啤酒瓶盖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开启
C.儿童游乐设施大都是采用颜色鲜艳、安全无毒的塑胶材料制作
D.汽车的安全气囊,在出现意外时能减小对人的伤害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引进了新型的电动公交车。据设计者介绍: “目前我国的公交车通常都使用三级踏步,而我们设计的车只有一级踏步,这是国际上公共客车的设计潮流。”其中“三级踏步”变“一级踏步”的设计,是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 )方面的关系。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C.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D.信息交互
22.如图所示是一款环保自动概念车,它的车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车轮上装有风力发电机,放在阳光充足、风力较大的地方即可充电。关于这款设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了风力发电,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B.增加了成本,体现技术的两面性
C.应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D.利用太阳能、风能,体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23.陈成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座椅,他对座椅的稳定性做了如下试验,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C.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 D.椅子上增加挡风板,再用电风扇吹风看能否吹倒
24.为了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这种技术试验方法属于( )
A.优选试验法 B.虚拟试验法
C.强化试验法 D.模拟试验法
25.沈阳金德管业有限公司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信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目的来分类,此技术试验属于( )
A.性能试验 B.预测试验 C.优化试验 D.信息试验
二、简答题(4分×3=12分)
26. 人坐在如图所示的椅子上时,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 ;
(2)背与 ;
(3)臀与 ;
(4)腿与 。
27.技术具有两面性。所以我们在使用技术有利的一面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技术不利的一面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这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正确对待的问题。请你按照自己对技术的了解,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技术的两面性。
28. 如图所示是一辆折叠式自行车,它折叠后可
以放在背包里,重量只有5公斤左右。你认为这项设计
侧重于技术设计还是艺术设计 它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
哪些方面 ()
四、案例分析题(6分+6分=12分)
29. 材料1: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如左下图)
材料2: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茂密的森林是确凿无疑的。但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大规模地毁林开荒,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千沟万壑,荒山秃岭。(如右下图)
请从技术与自然的角度分析:
(1)材料1说明了什么?(2)材料2说明了什么?
3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
材料2:鞋成型的简单过程:借助模具裁剪鞋帮,鞋帮缝合,在鞋楦上成型,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
材料3:沃林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根据沃林的设计,一双鞋子的鞋跟可以变换3个高度,在改变鞋跟高度的同时,保证了鞋帮和鞋底都一如既往的舒适。对于女同志来说,或许这种鞋的出现能够让生活变得简单随意一些。
(1)请说出鞋子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列举二项)
(2)制造鞋子需要运用哪些技术?(列举二项)
(3)资料3体现了技术的哪些性质?并说明。(列举一项)
五、技术评价应用题(4分+8分=12分)
31.这是一张拍于杭州市街道上的照片,图中铁架是用来给行人停放自行车的。请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在人行道边上设计铁架的作用,举例说出两点。针对铁架的形状和功能提出两点可能存在的不足。
32.学校拟采购一批课桌,小明和同学设计了一份课桌椅的评价表,
项目 分值
功能 5
外观 4
价格 5
人机关系 5
易维护 3
(1)这份评价表注重的是________.(填“结果评价”或“过程性评价”)
(2)请根据设计原则,绘制一张评价图。
(3)从学校采购的角度出发,选择哪一种评价方案较好,说明理由。
六、技术试验应用题(8分+6分=14分)
33.如图是常好同学对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进行的受力对比试验。试验报告如下:请你完成试验报告中的空缺。
图甲 图乙
3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次神舟飞船发射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1年1月10日1时,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在轨运行5天,共绕地球飞行77圈,2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内按计划完成了一系列科学试验。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后,两人自主出舱。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行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
材料二: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1点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1时26分许,停泊在太平洋的远望五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神舟七号载人飞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向北京飞控中心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
材料三:中新网北京十月一日电 (记者 孙自法)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一日上午在其诞生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开舱暨搭载物交接仪式,伴随三位中国航天员太空飞行六十八小时二十七分钟的巡天“乘客”一一精彩亮相,随后各归其主。这批特殊的“乘客”主要包括:“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外太空挥舞的五星红旗、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丝质中国地图、三清山濒危植物物种、“神七”还搭载了由健在老红军、老将军签名的三面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由文化部发起的以“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为主题的材料四: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谈太空出舱经过:
记者:开舱门在地面上已经反复练习过多次,在太空中和练习时有什么不一样?
翟志刚:区别比较大。我和伯明把压力泄到剩一个压力的时候,门撬开了缝,还有向外抽的力,这种力很顽强,也很大。这在水槽里是没有的。
记者:当翟志刚开舱门遇到小小阻力时,你对他提供了什么帮助?你用动作帮他了吗?
刘伯明: 主要是从精神上鼓励他,就是让他加油吧。我们两个人都穿着出舱服,空间非常狭小。当时我为他着急,我心里说:“我为你鼓最后一次劲,你要是真没有力气了,我们俩交叉换位,我帮他完成任务,用全力把舱门打开;然后再交叉换位,让他飞出去……”当时我就这样想。
记者:你们都是第一次上太空,有什么经历是出乎意料的?
景海鹏:每一个动作都有天壤之别。开玩笑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每个动作在失重环境下,首先要克服的是人体的不适,然后进行各项操作,难度强度都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考验。
(1) “神一”到“神四”是飞船实现载人的技术试验。请问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3分)
(2)“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来的意义何在?(2分)
余姚中学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通用技术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题(9小题,4+4+4+6+6+4+8+8+6=50分)
26、(4分)
(1)手臂与 ;
(2)背与 ;
(3)臀与 ;
(4)腿与 。
27、(4分)
28、(4分 )
29、(6分)
(1)
(2)
30、(6分)
(1)
(2)
(3)
31(4分)
32(8分)
(1)
(2)
(3)
33(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
(1)
(2)
便携式小凳 甲 乙
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探究试验。
试验目的: ① 。
② :大小相同的纸张若干,书本若干(用做支架),不同质量的砝码若干,试验记录纸,试验报告书。
试验过程:1.将书本组成两叠高度相同、宽度适当的支架。
2.取一张纸片折叠成如图甲的造型放在支架上,再将砝码放于纸片上,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纸片所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3.取另一张纸片折叠成如图乙的造型放在支架上,再将砝码放于纸片上,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纸片所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4.列表比较两次试验中不同结构造型的纸张的强度
试验总结:通过试验比较,纸张造型如图 ③ (填甲或乙)时能承受外力比较大。物体的结构造型对强度有很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见到有很多事例都是通过 ④ 。
座位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