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技术课程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通用技术课程
《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机电系 项 春 副教授 Tel:(0571) 86929239  13616552730 Fax:(0571)86929139 E-Mail:xiangchun@zjwchc.com
围绕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探讨
(一)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一)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即设计的选题
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要做同类产品数据和资料的收集,要做到知己知彼,选题要有意义 ;
要有创新性,让人看了眼前一亮,让人感兴趣;
要有实用价值,并能反映出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山核桃碎壳机、采摘机器人、爆竹自动点火装置、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设计背景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技术要求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要能保证挤压力度合适,壳散形不烂 ;
要使机器能适应各种大小的山核桃;
调试方便,一次调试可实现同一批大小山核桃全自动碎壳;
山核桃进出顺畅,加工效率高;
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
适合家用也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用。
案例2:采摘机器人 设计背景
设计“凌空采果”机器人
采摘模拟
设计“凌空采果”机器人
采摘模拟
案例2:采摘机器人 技术要求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机器人在收缩状态时,长+宽+高≤ 1000mm; 展开状态时尺寸不限;
机器人需完成上楼梯、采摘、下斜坡、把果实放入收集框,动作方式不限,但应尽可能快;
机器人操控可采用线控、遥控等控制方式;
机器人行进方式不限;
机器人重量不限,但应尽可能轻;
机器人造价不限,但应尽可能低。
案例3:爆竹自动点火装置 设计背景
案例3:爆竹自动点火装置 技术要求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适用于家庭常用多种规格的爆竹,一次装夹可实现多个爆竹燃放,自动逐个输送;
从安全、可靠角度出发,要求设计成纯机械结构;
考虑爆竹燃放时对地面会产生较大反作用力,燃放区底部设计成空的结构,使燃放时的爆竹直接接触地面,以免对装置造成冲击;
装置结构力求简单,夹持可靠,存储方便,拆卸后收纳体积小;
从材料选用、加工方式等各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力求成本控制在十元以内。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技术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作,可拆卸,存储体积小,价格便宜,外形美观,满足不同使用者在 坐、站、卧等不同姿态下使用笔记本电脑。
0.45m
案例4: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设计背景
市场上的笔记本支架
问题:功能单一。
(二)制定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量力而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难易适中、大小适度、费用合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打破常规,提出新原理、新机构很难,但我们可以在某个方面或某个点上有所创新。
总之,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没有信心。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1
1--推进杆 2--山核桃 3--出料板 4--压砸杆 5--反弹杆 6--弹簧 7--出料腔
加料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1
推料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1
碎壳
碎壳部分凹形端面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1
出料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1
落料
方案1 基本模仿手工动作!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2
动力部分
进料部分
碎壳部分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2
齿形碎壳转轮
进料漏斗
重点要考虑:一要能保证挤压力度合适;二是要使机器能适应各种大小的山核桃,三是山核桃进出顺畅,效率要高,四是操作安全。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比较
比较项 方案1 方案2
设计、制作 基本模仿手工动作,结构相对复杂;挤压力度比较难控制;一个一个敲,效率较低。 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挤压力度可调;结构简单;通过底板调节能适应各种大小的山核桃;调好后全自动碎壳,连续挤压,效率高。
成本 组成零件较多,制作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组成零件较少,制作较方便,成本相对低。
案例1:山核桃碎壳机 方案设计
方案2
山核桃碎壳机实物
案例2:采摘机器人 方案
案例2:采摘机器人 方案
历届浙江省机械设计竞赛题目
http://mdc.zjut./
第一届:月球车
第二届:深海探宝
第三届:机器人——解救人质
第四、五届:主题 “绿色与环境”,内容“厨房机械、环保机械、生活清洁机械等”与主题相关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第六届: “凌空采果”机器人
第七届:主题为“珍爱生命,奉献社会”,内容为“在突发灾难中,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难”与主题相关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浙江省第七届机械设计竞赛辅导报告
案例3:爆竹自动点火装置 方案1
核心部分是方位角度调节机构和点火机构,它可以绕托盘中心旋转、升降,对点火装置的旋转、上升的电路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对不同位置引线的爆竹的自动点火功能。
案例3:爆竹自动点火装置 方案2
可调装卸机构
自动补偿驱动和点火机构
案例4: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方案
三维设计模型
作品实物
1、充分发挥创造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2、追求与前人、众人不同的方案;
3、打破一般思维的常规惯例,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
4、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在多方案比较中求新、求异、选优。
比较时,着重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
浙江省第七届机械设计竞赛辅导报告
(二)方案设计 本质是:革新和创造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设计零部件形状,确定零部件数量,相互空间位置。选择材科,确定尺寸,进行各种计算,按比例绘制结构方案总图。
目标:保证功能,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二维绘图
三维绘图
绘 制 图 样
Solidworks 美国公司
Pro/E 美国 PTC公司
UG 美国 EDS公司
Solidedge美国 EDS公司
CATIA法国达索公司
Autocad美国Autodesk公司
CAXA 北航
开目 华中理工
模拟和实物加工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设计的测试
实施简单的技术试验对功能进行测试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的有关原则,可以通过坐标图等形式对设计产品进行正确评价,以明确改进方向。
设计的评价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优化
设计的优化
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优化
需要各种形式展示、支撑作品,比如:专利、论文、与企业的合作、专家鉴定意见、媒体报道等。
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万能笔记本支架使用说明书
*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可以更好更长时间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一款适合坐、站、卧不同姿态下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支架,支架高度和角度均可灵活调节,安装、调节简单,自重轻,不用时可拆卸收纳,体积小,存储、携带方便。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二、主要技术指标
支架重量:2.0KG;
支架可升最高高度:1.3m;
支架转动范围:可在一定空间内任意角度转动;
最大承受质量:15KG。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三、使用方法
步骤一:
两根底部卧杆通过螺纹分别拧入连接块中,构成支架底部,将支撑杆通过螺纹与连接块相连,向上搭建支架 。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步骤二:
将支撑杆与插销式转盘机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支撑杆的根数,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角度和高度。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步骤三:
将平台机构通过球形关节结构与最上面一节支撑杆相连,一只手持住平台,另一只手调节锁紧螺钉,可根据需要,利用两个球面副的灵活转动可调整至任意方位,然后用手将锁紧螺钉拧紧便可。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步骤四:
平台上有两个可活动的夹紧装置,可将笔记本电脑固定。使用时,松开螺钉,调整合适角度后,再次锁紧即可。不用时,拆卸后收纳入包。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010年7月15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知识与教学专题研讨
四、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注意,为保持支架平衡,调整平台时,应使平台重心的投影落在底座的三角形区域内。
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一项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加强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是通用技术课程重要的特点,只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所述若有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