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艺》(说课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 工艺》(说课课件)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第一节 工艺》说课稿
阳江市阳东一中 林小霞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中《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中的《第一节 工艺》内容。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本章的引入和基础部分,是学习第三节的制作内容的必备知识,也是学生对纷繁复杂工艺的认识、分类的必经过程。教材以景泰蓝制作与茶叶加工两个例子展示工艺种类及其应用。教材说明了常用的产品制作工艺包括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表面涂饰。由于考滤本市特色工艺品风筝制作和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工艺,让学生讲解风筝制作过程、参与剪纸的制作,体现常用工艺品加工过程。
2、教学目标
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这一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艺的含义及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2)会进行简单、创意剪纸。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引出工艺概念。
(2)通过景泰蓝视频,认识工艺的复杂性,各种工艺的共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介绍本市传统工艺品——风筝的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传统工艺品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把家乡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2)培养学生热爱民间剪纸工艺,增强民族自豪感,把剪纸工艺发扬光大!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工艺,了解工艺的概念和本市特色工艺品风筝的制作;认识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会进行简单、创意剪纸,是教学重点。
难点:认识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会进行简单、创意剪纸。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根据通用技术和本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讲、演(使用视频)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首先,展示图片引入工艺含义;用观看视频方法给学生展示景泰蓝加工工艺的制作过程;介绍家乡传统工艺品---风筝,加深学生对家乡传统工艺品的认识和热爱。利用家乡工艺品风筝的特色,引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通过剪纸制作比赛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识,老师要控制把握好学生参与游戏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学法
针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因多种原因,学生对工艺的理解简单而
片面,在他们的记忆中的工艺只是零碎的印象,或是一些生活中的简
单工艺,以及一些凭空想象的加工方法。学生对许多的工艺没有见
过,更没有作系统分类的了解。所以当他们在进行设计时,在方案的
制定时对于制作条件的估计有明显不足。所以给学生见识景泰蓝的制
作工艺视频,并能对基本工艺正确选择显得龙其重要。更应该充分调
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发现问
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不懂如何学
的情况,更应该给予他们的学习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因此,
我首先创设“欣赏图片”情境,以“欣赏图片—引出工艺的含义—用视频
方法给学生展示景泰蓝加工工艺的制作过程;介绍家乡传统工艺品---
风筝,加深学生对家乡传统工艺的认识和热爱。利用家乡工艺品风筝
的特色,引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通过小组剪纸制作比赛这个
游戏, 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
动,让学生积极创设一个“争鸣研讨”的竞赛氛围,使课堂气氛既紧张
又刺激,做到“松而不散,活而不乱”。同时加深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
品的认识,增强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说媒体运用
本节课在多媒体通用教室上课,通用室的硬件设备有液晶投影仪、教师机一台、电子屏幕一台,学生剪纸用的工具等,计算机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常用的软件等。在教学时,我把整节课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来学习这节课。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通用技术课程学科的特点,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见附表一)和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附表一[教学流程图]
开始
引入情景(欣赏图片)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供视频)
学生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教师进旁进行指导
教师进行引导
学生活动过程(以剪纸比赛形式)
教学评价
效果反馈
知识总结
结束
拓展作务
教师总结
学生谈收获
教学
环节 施教时间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工艺
10分钟
教师先介绍本章的学习目标,然后老师以PPT展示图片引入工艺的概念,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中国传统工艺品景泰蓝工艺的制作过程。
观看图片、视频,思考问题 。 让学生了解景泰蓝工艺的制作步骤。
展示 工艺
5分钟 介绍本市特色工艺品的风筝的制作。教师提问:有同学做过风筝吗?有做过风筝的同学请举手!(请做过风筝的同学,讲风筝的制作过程 )
学生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通过个别同学讲解,加深同学们对家乡工艺品风筝制作的了解和热爱!
体验
工艺
5分钟 由本市特色工艺品---风筝,过渡到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剪纸。师提问:(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在春节、大凡喜庆的日子里,北方用的比较多,南方用的比较少的工艺是什么工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剪纸发生兴趣,为下面学习剪纸打下伏笔!
教学
环节 施教时间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体验
工艺
5分钟
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师:提问学生谁会剪纸?让学生现场演示——全体学生参与剪纸制作
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演示、制作 用老师剪纸作品吸引学生兴趣,体现剪纸的乐趣。
10分钟 进行分组剪纸制作比赛这个游戏。教师点评:剪纸工艺品,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宣布比赛结果。 按照教师的要求对照草图进行制作,或自己根据自己心中喜欢的图案,对自己的作品制作。 体现剪纸的过程,检验剪纸的效果。
教学反馈
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通过这次竞赛,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呢?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剪纸比赛中所学到知识进行总结,既培养了学生表现欲,又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剪纸技巧,取长补短,增长知识。
教学
环节 施教时间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
总结 5分钟 小结本节内容:1、工艺  我们把技术活动中的加工程序和方法称为工艺2、通过视频了解景泰蓝的工艺制作过程:制胎----掐线---点蓝----烧结-----磨光镀金3、介绍了本市特色工艺品风筝的制作过程。4、了解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剪纸,会进行简单剪纸。
认真听讲 知识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拓展任务 课后作业:
1、什么叫工艺?
2、阳江市最具有特色的风筝叫什么名字?
3、剪一幅大小是10X10cm的“喜”字 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增长更多有关于工艺的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有几点心得与体会:
1、情景引入部分,设置有意义的“图片 ”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获取信息。理解工艺的含义和了解本市工艺品风筝,认识民间传统工艺剪纸,会进行简单、创意剪纸 。
3、设置“剪纸比赛”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通用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观看视频,或者做手工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把通用技术课和美术课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本节课我觉得存在的问题:在剪纸比赛这个过程中,难于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的动脑、动手参与到竞赛中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的克服我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学逐渐趋成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