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稳定性(说课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课件)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结构与稳定性
中山市华侨中学 戴德超
教 法
教 材
学 法
教学过程
1
2
3
4
教学反思
5
说课内容
教材内容及其联系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粤科版 通用技术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二节《探究结构》
探究结构是结构设计的前提,是本章重点内容
本节课内容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教材内容及其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结构稳定性的含义
②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③应用探究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①通过探究试验理解重难点内容
②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加深理解重难点内容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激发学生结构设计的兴趣和对技术世界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通过试验探究,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应用所学解决结构设计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法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具备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
缺少对结构设计和创作的经验。
1、学情分析
能力方面
具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
学生普遍乐于技术的自我探究,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
结合分析、交流、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试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学法指导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三、说教法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
1、教学策略










2、教学资源
模型组件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
探究试验
主动实践
四、教学过程
评价小结
拓展延伸
首尾呼应
教师展示台风过后的街景图片
提问:为什么在台风过后,有些物体会东倒西歪?有些物体却安然无恙?
引出结构稳定性,明确本课重点学习内容。
创设情景
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探究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
2、探究支撑面积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
3、探究结构几何形状对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试验
探究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试验1
如何搭得更稳?
探究支撑面积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试验2
哪个桌子更稳?
探究结构几何形状对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试验2
哪个桌子更稳?
探究支撑面积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试验3
什么形状更稳?
探究试验3
每个试验完成后,
归纳总结相关结论。
突破难点
小组内、小组间同学交流、合作归纳
针对分析对应的试验现象,启发归纳
探究试验
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即
制作一个稳定的结构--相框。
主动实践
学生如何有效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
化整为零,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各个因素入手
设计要遵循课堂所学知识理论,有理有据
主动实践
主动实践
重心位置
支撑面积
几何形状
稳定
各组对制作的相框进行自评和他评,在此过程中回顾小结本课重点内容。
评价小结
影响结构
稳定性因素
重心位置
支撑面积
几何形状
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实例
了解并理解结构稳定性低的应用
拓展延伸
轮 滑
跨栏
展示地震过后街景图片
提问:为什么在地震过后,
有些物体破碎不堪?有的物体却完好无损呢?
引发学生思考关于结构的强度问题,
为下节课作铺垫。
首尾呼应
五、教学反思
试验设计
协调进度
转变意识
1、试验设计
采取变量控制的方法,做一个理想状态,
先固定两个变量,只对一个变量进行探究。
加强师生交流,检验学生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协调早完成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实现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在
做中学,学中教,教中成长。
2、协调进度
本节课通过三个小试验、一个实践活动,
体验实践中总结理论、又将理论应用到
实践中的循环过程来转变学生的意识。
3、转变意识
中山市华侨中学 戴德超
2010年5月12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