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校园生物分布图1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ded2020155df84b7c001df" \l "##?) 1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3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2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ded2020155df84b7c001df" \l "##?)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校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本课在搜索校园中的生物基础上,通过记录和统计校园中植物和动物的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交流校园中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从生物种类的角度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积累不同地方生活的生物不同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3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ded2020155df84b7c001df" \l "##?)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校园生物分布图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ded2020155df84b7c001df" \l "##?) 一、引入:上节课,同学们对校园生物进行了仔细的大搜索,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在校园里搜索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各有多少种?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动物、植物一年四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长期调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那我们怎样才能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校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呢?(学生:可以画一张图,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就在这张图上标出来)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 (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是食物网,因此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四、课外延伸: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中国珍稀动植物分布图(意图: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