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温州市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经验交流(张建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温州市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经验交流(张建攀)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通用技术
会考复习策略探讨
 张建攀
2010年温州市通用技术会考复习会
一、领会《会考标准》,把握考试动向
四、结合高考要求,适当拓展延伸
二、针对考试内容,善于归纳总结
三、整理各类试题,提炼复习重点
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策略探讨
五、注重审题能力,关注时事热点
《2010年会考标准》较
《2009年会考标准》
《2008年会考标准》的变化
会考等第标准的变化
会考试卷结构的变化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一、领会《会考标准》,把握考试动向
等第 2009年 2010年
C-合格 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初步能绘制草图和三视图;初步学会金属材料2种加工方法; 了解技术语言及应用,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初步能绘制草图和三视图;初步学会金属材料2种加工方法;
B-良好 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2种加工方法;能进行技术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同2009年
A-优秀 较熟练地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2种加工方法;
会考等第标准的变化
2008年 2009年
选择题:约占40% 选择题:约占70%
简答题:约占15% 非选择题约占30%
其中作图读图1题6分
分析评价题2题共10分
技术应用1题共14分。
分析题:约占20%
设计题:约占25%
2010年
同2009年
试卷结构不会变
客观题的变化
①2008年会考卷20道选择题有9道是没有图的,2009年35道只有6道没有图,体现了试题情景生活化的同时,更加具体化,不作文字游戏。②2009年会考卷选择题有四处采用“一材多题”的方式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口,将需要解决或完善的技术问题置于真实情景之中。③几乎看不到传统概念题,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虽然只是简单的应用。
试卷结构的变化
章节 2008年 2009年 会考
要求
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删) 技术的发展趋势 b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③简单的技术试验 ③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增) c
设计的一般
过程 ③方案设计中创新的意义(删) ③方案设计中的创新 b
设计的评价 ③评价报告 ③评价报告的撰写与分析(增) c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章节 2008年 2009年 会考
要求
发现问题 ③设计产品(删)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④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删) ③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c
a(删)
方案的构思方法 ④对产品设计分析,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④材料与标准件的选择 c
设计表
现图 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删) 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 a
模型 ②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删) a(删)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章节 2008年 2009年 会考
要求
常见结构
的认识 ②结构的受力(增) b(增)
生活和生
产中的流程 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删) 时序和环节 a
流程的
设计 ③简单流程的表达 ③简单流程的设计 c
系统的
分析 ①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删)和一般步骤 ①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c
控制的手
段与应用 ①控制的含义,控制的目的和对象(删) ①控制的含义 b
经典结构
的欣赏 ②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②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b(原c)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2009年与2008年相比,在内容上有14处进行了调整,内容增加的有1处:结构的受力。删减的有4处: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的重要性;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控制的目的和对象。语句表述进行调整的有9处。
关注改动的内容与要求
  对于增加的1处和删减的4处,我们应继续关注……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章节 会考内容
2009年 2010年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②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③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a
a
b
c
方案的构思方法 ④材料和标准件的选择
c b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③闭环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
④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a
a b
b
会考内容及考试要求的变化
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这一考点的要求一下子从了解提高到应用的层次,可能会渗透到技术应用题中,值得关注。
4周时间,10课时左右,如何安排?
93个考点全面扫描?
“蜻蜓点水”没效果,“一步到位”没时间
老调重弹,学生没兴趣
很难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主导如何体现?
二、针对考试内容,善于归纳总结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
结构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控制与设计
通用技术会考内容知识网络
二、针对考试内容,善于归纳总结
简单结构的设计
稳定性
支撑面积
重心位置
 形状
强 度
材料
形状
确定设计项目
明确设计要求
评价
制作模型
进行设计分析
构思方案 绘制草图
连接方式
刚连接
铰连接
结构的分类、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设计分析三要素
模型、工艺
方案的构思方法、比较和权衡
明确问题
设计表现图、技术图样
精选载体,找准复习切入点,以点带面
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设计的评价
技术
设计的
过程
(评价
交流)
结构
流程
系统
控制
二、针对考试内容,善于归纳总结
必修一、二知识体系
题型专题训练——作图读图题
二、作图读图题(共6分)
36.王凯同学在学了“常见的技术图样”后,画出了自家桌子的技术图样(如图所示)。请根据图样,在有“ ▲ ”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王凯同学所画的技术图样属于 ▲ (请选择一个选
项,填写序号)
A.二视图 B.三视图 C.剖视图 D.轴测图
(2)桌面为 ① ▲ 形,其尺寸为 ② ▲ ;
支撑柱为 ③ ▲ 体,高度为 ④ ▲ 。
三、整理各类试题,提炼复习重点
重视读图训练
题型专题训练——流程+操作题
划线定位



37.小王在网上购买了如图所示的挂钩,要自己安装在墙上,现安装流程中缺少以下三个环节:①用螺钉固定金属部件;②钻孔;③将膨胀头埋入孔中。
(1)补充完整加工流程,将以上三个环节填到适当的位置(在“ ▲ ”处填写序号)
(2)在该流程中,将金属部件固定到墙上的连接方式是属于 ▲
A.铰连接 B.刚连接 C.榫接 D.铆接
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贯通
技术1和2的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具有系统性。
例如:流程设计案例——小铁锤的加工流程设计
三、整理各类试题,提炼复习重点
插上蘑菇
至少有一次完整的试验体验:设计一份试验方案 做一次技术试验 写一份试验报告。
题型专题训练——设计+试验题
草图:关键是“体现设计思想”,渗透高考评分标准。
试验:稳定性和强度试验。
三、整理各类试题,提炼复习重点
会考毕竟是基础性的考试,所以我们的复习要有前瞻性和系统性,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把会考复习和高考复习(至少是第一次高考)有机结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把会考复习当作高考复习的一部分,有延续性,要为后面的高考复习留下空间。(个人观点:为学生着想,会考只是高考的一次热身而已。)
会考最重要的工作是“关注后进生”的工作,每次会考对普通高中来说,总会有一些困难户,要保证会考平稳着陆,他们的成绩至关重要。(对个别学生单独辅导)
上课最失落的不是有多少个学生睡觉的问题,而是你认为不该睡觉的学生睡了。
不要因为一棵树木,错过了一片森林
四、结合高考要求,适当拓展延伸
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某水厂的自来水加氯消毒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前加氯和后加氯。前加氯主要用于氧化和降解原水中的有机物和杀藻,后加氯主要用于杀菌消毒和保持清水池有一定的余氯量。后加氯原理为:在滤池的出水管道充分混合,用余氯仪测量余氯值,并将余氯值信号返回输入端与设定余氯值比较,通过PLC控制仪对这个差值运算后去控制加氯机的投加装置,使得余氯值始终向设定值逼近。
(1)请补充完整后加氯控制原理方框图。(在“ ▲ ”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比较器
 ▲① 
PLC控制仪
被控量
▲③
设定余氯值
被控对象
(自来水)
执行器
( ▲② )
检测装置
( ▲④ )
(2)若存在由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藻类数量变化等干扰因素会对以上哪个控制系统的影响较大 ▲ (A.前加氯控制系统 B.后加氯控制系统)
(3)余氯仪测量余氯值并将余氯值信号返回输入端与设定余氯值比较的过程称为 ▲
五、注重审题能力,关注时事热点
结合时事热点,原创练习题
“生态降温带来清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通用汽车馆的排队等候区专门设置了“细水喷雾降温系统”,它可根据天气情况,通过控制电路自动调节喷头的喷雾量,使等候区的空气温度尽快降到预设温度,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带给观众一个如沐春风般的舒适环境。该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 ▲ )
喷头 B. 等候区的空气 C. 排队人群 D.温度感应器
五、注重审题能力,关注时事热点
玉树地震
西南干旱
校园血案
上海世博会
王家岭矿难
南非世界杯
高房价下的集装箱房和胶囊公寓的设计
……
五、注重审题能力,关注时事热点
结合时事热点,原创练习题
谢 谢 !
敬请批评指正
 张建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