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人类用智慧创造出了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创造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技术世界!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天河一号,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秒,则相当于全国13亿人连续计算88年。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基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视网膜芯片
它位于瑞士、法国边境地区的地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长26.659公里,是地球上最快的“轨道”:如果“开足马力”,数以百万计的粒子将在环形隧道内以每秒11245圈的速度“狂飙”,约等于光速的99.99%。把质子加速到具有巨大的能量并进行对撞“粉碎”,从而模拟大爆炸后不足十亿分之一秒的情况。
人工智能
新型汽车鼠标
有知识一定会设计吗?
这些技术无论复杂与简单,无不体现出了设计者除知识以外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
开设通用技术课的目的
在今天的人类活动中是一刻也离不开技术的,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描述一下没有任何技术因素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的
想一想

 没有电脑,数码投影,电灯等设备
 没有书本,笔,纸,等文具
 没有黑板桌椅板凳等
 没有教室,甚至连大家身上穿的各种服装也没有!
穴居狩猎的原始生活
技术对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是怎样产生的?
案例一 造纸术和印刷术
◆ 是什么促使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产生?
◎记录材料:甲骨→竹木薄片→帛→纸
◎记录方式:雕刻→书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甲骨
竹简
帛书

◆人类对理想书写材料的需求促使了造纸术的发明!
古代雕版印刷术
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
古代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的缺点。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人类为了简便快捷的复制和传递知识,最终发明印刷术!
案例二 飞机的诞生
◆思考:是什么促使了飞机的诞生?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象鸟一样自由翱翔蓝天的美好愿望,促使人们最终制造出了飞机!
一、技术是怎样产生的?
归纳总结: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
二、技术的内涵
在古代
个人的技术和技能
手工业
生产条
件下
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
13~17世纪
发明和创新
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开始。
所谓技术,就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19世纪70年代,内燃机和电话的发明,标志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开始。
1889年巴黎世博会展出的本茨汽车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被公认为世界汽车业的鼻祖和元勋。
1886年是“汽车王国”的“元年”,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造了第一辆汽车。
在高高耸立的埃菲尔铁塔下,来自五大洲的2000万观众看到了未来的“马路天使”。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1876年3月10日 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电话
20世纪中叶,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人们对技术内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克隆羊 多利
技术伴随人类的劳动而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者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综合。
二、技术的内涵:
技术可以任意满足人类的需求吗?
◆没有本钱的能源,你能帮他实现吗?
◆如此庞然大物!为什么能漂浮在空中?
载重22.6吨的CH-47支努干直升机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
技术是客观自然规律的应
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1945年8月13日,美国人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
作为一个大国,靠苏联的核保护,毕竟不是办法,也是靠不住的。
包括朝鲜战争在内,美国至少对中国有过四次核威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7年,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
1960年,赫鲁晓夫翻脸不认账,却给中国制造原子弹燃起了自力更生之火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在全国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人民解放军的大力协同和积极支持下,核工业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工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克技术难关。有关机构相继成立,各项工作协调进展迅速,
只有尽快拥有原子弹和导弹,才能早日确立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中国说话才能有份量,也才能从根本上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封锁制裁及核威慑。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人类是一个社会群体,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应用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技术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 . 技术的产生
1.人类的需求 2.人类的愿望
二 技术的内涵
1.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
2.技术的含义: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 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 经验. 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 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三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技术符合自然规律
2.社会属性:技术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课后作业
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 原 因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违反自然规律(科学定律)的做法 原 因
1、课本第6页的讨论交流
课后作业:
1、黄河三门峡水坝工程的失败原因?
2、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何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2、上网查找资料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