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方法一 选择题的解法高考数学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基本计算的准确性、基本方法的正确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充分考查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选择题是属于“小灵通”题,其解题过程“不讲道理”,所以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充分地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的条件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接,先排除后求解,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最简解法等.解题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妨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研究解答选择题的一些技巧.总的来说,选择题属小题,解题的原则是:小题巧解,小题不能大做.【方法要点展示】方法一 直接法直接法就是从题干给出的条件出发,进行演绎推理,直接得出结论.这种策略多用于一些定性的问题,是解选择题最常用的策略.这类选择题是由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改编而成的,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相应的选择.例1【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阶段考试】已知函数 (x∈R)图象恒过点(2,0),则的最小值为( )A.5 B. C.4 D. 思路分析:通过函数图象恒过点(2,0),找出的关系,从而可求出的最小值.【答案】B点评:本题利用直接计算,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出最小值.例2 【2019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如图, 在复平面内,复数和对应的点分别是和,则( )A. B. C. D.思路分析:通过图可得,,代入计算即可.【答案】C考点:1、复数的几何意义;2、复数的运算点评:(1)复数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平面向量,即;(2)由于复数、点、向量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把复数、向量与解析几何联系在一起,解题时可运用数列结合的方法,使能更直观地解决.例3【广东省廉江一中2019届高三月考】在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A.-2 B.1或-2 C.1 D.1或2思路分析: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公比即可.【答案】【解析】根据题意,代入公式,解得:,或点评:1.应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这类题的基础.2.适当应用数列的性质可使解题简洁.【规律总结】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举一反三】1.【2019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四】已知圆C:,直线,圆C上任意一点P到直线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A. B. C. D.【答案】D2. 【2019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已知直角梯形,沿折叠成三棱锥,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答案】D【解析】如图,,所以,即.取AC的中点为E,AB的中点为O,连接DE,OE,OC,因为三棱锥体积最大,所以平面DCA平面ABC,此时容易计算出OD=2,即OD=OB=OA=OC=2,故O是外接球的球心,OA是球的半径,于是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是.方法二 特例法特例检验(也称特例法或特殊值法)是用特殊值(或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再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特例检验是解答选择题的最佳方法之一,适用于解答“对某一集合的所有元素、某种关系恒成立”,这样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题目,其原理是“结论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利用“小题小做”或“小题巧做”的解题策略.例4【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若函数y=f(x)在R上可导且满足 xf′(x)+f(x)>0恒成立,且常数a,b(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f(a)>bf(b) B.af(b)>bf(a) C.af(a)<bf(b) D.af(b)<bf(a)思路分析:利用,显然符合条件,由的单调性即可求得结论.【答案】A点评:1.等差数列的性质要用好.2.对于含参数的问题,可以选择参数为个具体的值进行求解.例5如图,在棱柱的侧棱A1A和B1B上各有一动点P、Q满足A1P=BQ,过P、Q、C三点的截面把棱柱分成两部分,则其体积之比为( )A.3∶1 B.2∶1C.4∶1 D.∶1思路分析:对于位置有关系,但不确定是何值时,可以选择特殊情况进行解决.解析:将P、Q置于特殊位置:P→A1,Q→B,此时仍满足条件A1P=BQ(=0),则有==,故选B.点评:1.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体积求解.例6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B),,(C),, (D),,思路分析:利用,利用特点验证法即可求得结论.【答案】C点评:函数图象的分析判断主要依据两点:一是根据函数的性质,如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值域、定义域等;二是根据特殊点的函数值,采用排除的方法得出正确的选项.本题主要是通过函数解析式判断其定义域,并在图形中判断出来,另外,根据特殊点的位置能够判断的正负关系.【规律总结】特例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特例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正确选择一些特殊的数字或图形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特例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特值有代表性的基础上的,否则会因考虑不全面而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举一反三】1.设与是定义在同一区间上的两个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成立,则称和在上是“密切函数”,区间称为“密切区间”.若与在上是“密切函数”,则其“密切区间”可以是 ( )(A) (B) (C) (D)【答案】D【解析】由于本题正面解题较困难.根据密切区间的定义,将代入检验,不成立,在代入符合题意.再将代入不成立,则可得结论.2. 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接圆圆心,∠A=60°,·+·=2m·,则m的值为( )A. B. C.1 D.【答案】A方法三 排除法(筛选法)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筛选法(又叫排除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项提供的信息或通过特例,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例7【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 届高三调研】)一个简单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如右图所示,则其俯视图不可能为( )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圆;④椭圆.中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路分析:判断可以是长方形,排除选项A,D,若为正方形正视图不可能出现3,则排除了C选项. 【答案】B【解析】若俯视图为正方形,则正视图中的边长3不成立;若俯视图为圆,则正视图中的边长3也不成立.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法,把易判断找出,排除不合理的答案.例8【朝阳区2019届高三年级期中】设是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则有; ②;③若存在实数λ,使得=λ,则;④若,则存在实数λ,使得=λ.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思路分析:若,故①正确,排除C,D;若存在实数λ,使得=λ,等价于//,即与方向相同或相反,而表示与方向相同,故③错,则选B.点评:对于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最主要要记住一些常见易错的点.例9【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5.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思路分析:根据函数性质的函数为奇函数排除A,C再代入,排除D.解析:因为,所以为奇函数,排除A,C.再代入,排除D,所以选B.点评: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规律总结】排除法(筛选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知道选项中的部分答案的知识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排除法(筛选法)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一定“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也是无法准确地得到正确答案.【举一反三】1. 函数y=2|x|的定义域为,值域为,a变动时,方程b=g(a)表示的图形可以是( )【答案】B2.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①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使成立.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③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④已知为全集,则的充分条件是.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由①命题成立还要一个条件.所以排除B,C选项. ②命题中函数的图像是根据函数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而函数的图像是通过函数图像即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②正确.故选择A.方法四 图解法(数形结合法)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可先根据题意,作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作法、形状、位置、性质,综合图象的特征,得出结论,习惯上也叫数形结合法.例10【东北师大附中、吉林市第一中学校等2019届高三五校联考】若x、y满足不等式,则z=3x+y的最大值为( )A. 11 B. C. 13 D.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意思画出可行域,利用直线的截距进行求解.【答案】A【解析】将化为,作出可行域与目标函数基准线,如图所示,当直线向右上方平移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增大,当直线经过点时,取得最大值;联立,得,此时,故选A.点评: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步骤: (1)作图,画出可行域与目标函数基准直线;(2)平移,平移目标函数直线,以确定最优解对应点的位置.有时需要进行目标函数和可行域边界的斜率的大小比较;(3)求值,解有关方程组求出最优解的坐标,再代入目标函数,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例11 已知,若 点是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 的最大值等于( )A.13 B.15 C.19 D.21思路分析:建立坐标系,通过通过数形结合,转化为坐标计算可得.【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通过构建直角坐标系,使得向量运算完全代数化,实现了数形的紧密结合,同时将数量积的最大值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大值问题,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解题失败.例12【陕西省镇安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设函数f(x)=若互不相等的实数x1,x2,x3满足f(x1)=f(x2)=f(x3),则x1+x2+x3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分析:根据题意作出f(x)的图像,问题转化为与直线的交点问题即可.【答案】D【解析】作出函数的图像如图: 点评:本题以分段函数图像为载体,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意在考查考生的化归与转化能力.难度较大.【规律总结】图解法(数形结合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把握图形的性质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用图解法(数形结合法)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函数图像的基础上的,否则会因为图像的把握不准而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举一反三】1. 【2019届浙江省绍兴市一中高三9月回头考】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如图:因此表面积是,选B.2. 【2019高考天津】已知函数 函数 ,其中,若函数 恰有4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有4个不同的解,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的4个公共点,由图象可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