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一章技术对人的价值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注意:要能区分解放人和发展人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了自己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物质层次上)发展人: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精神层次上)水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经验与技术做成的一个技术产品,利用水为动力带动上面的石磨对粮食进行加工。这个事例说明( )A.技术能够解放人 B.技术能够保护人C.技术能够发展人 D.技术能够完善人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经过几十年的水稻研究,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kg左右先后提高到500kg、700kg、800kg。如今已经70多岁的他还有个愿望: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试验田亩产900kg。由此说明技术具有( )A.保护人 B.解放人 C.发展人 D.娱乐人的作用技术对社会的价值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技术对自然的价值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背记技术创新技术革新: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从无到有的过程)注意:要会区分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注意: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科学:力求有所发现技术:力求有所发明技术的两面性:既可以给人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带来危害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注意:只有技术可以申请专利下列事例中,能申请专利的是(1)数学家发现一个新的数学定理;(2)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发现了火星土壤中元素构成的比例;(3)某校高一学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节水自来水龙头;(4)某电脑专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汉字编码A.(1)(2)(3)(4)B.(1)(2)(4)C.(3)(4)D.(1)(2)(4)专利权的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若要申请专利,则申请的部门应该是国家专利局注意:专利制度被全世界认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第二章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设计是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④技术是设计的平台; ⑤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间; ⑥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技术的丰富内涵技术设计: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人机关系:物品与人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背记人机关系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技术试验的分类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从很多方案中选出最好一种模拟试验法:模拟现实情况的方法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移植试验法: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汽车碰撞试验NCAP中,要在驾驶室放置一个假人,进行正碰、侧碰、安全气囊测试以获得实验数据。这种试验称为:A.强化试验B.性能试验C.模拟试验D.优化试验2005年10月29日,东海大桥主要航孔斜拉桥开始接受荷载试验,24辆55t级集装箱卡车陆续驶上东海大桥,这样来来回回历时3天3夜,圆满完成全部荷载试验。这次试验属于( )A.优选试验法B.模拟试验法C.强化试验法D.移植试验法试验报告的格式: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准备实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第三章设计的一般过程:(1)发现与明确问题(2)制定设计方案(3)制作模型或原型(4)测试评估及优化(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背记制定设计方案的具体步骤: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背记实用原则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不符合道德原则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各个原则之间的关系:各个原则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设计评价从评价对象分有:(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2)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从评价者来分有:(1)设计者自我评价(自评);(2)他人的评价(他评);设计评价的分类: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1).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2).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坐标图法进行评价注意:坐标图形面积不是越大表明产品越好,而应该是在大的前提下各个方面要保持均匀。第四章问题的产生:(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2).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1)观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①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科学性)②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实用性)③ 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普遍性)④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重要程度)⑤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可行性)⑥ 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投入产出比)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①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② 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会写设计计划书:格式参照P90马上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