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地球的面貌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中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b图(盖天说)和c图(浑天说)。(2)首次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的是d图,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一周的壮举。(3)a图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4)根据对以上图片的理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b→c→d→a。(5)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1)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赤道半径6 378千米。(3)极半径约6 357千米。(4)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知识点二 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1) 概念: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3) 起始线:0°纬线(A2),即赤道(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北纬和南纬各有90°)(4) 长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到两极缩为一点,度数相同的纬线圈长度相等(5) 形状:圆圈(除极点外)(6) 半球划分: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7) 重要经纬线: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23.5°纬线(B2)(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30°纬线(低、中纬度地区分界线)60°纬线(中、高纬度地区分界线)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知识点三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图示 定义 地球绕地轴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天 一年产生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 四季的形成、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点四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占比、海陆分布特点(1)人们常用“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2)海陆分布特点 陆地分布 海洋分布南、北半球 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东、西半球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不论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1)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可简化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洲。 知识点五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陆地地形(1) 五种基本的陆地地形1 山地:地表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2 丘陵:地表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3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4 平原:地表起伏较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5 高原:地表起伏较小,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高原边缘较为陡峭。(2) 主要地形区①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②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海底地形(1)①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2)②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3)③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4)④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地形部位 表示方法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山顶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四周低,中间高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从山顶向山麓,凸起高耸部分知识点六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鞍部 两山间低浅处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知识点七 海陆变迁?地表形态变化(1)海洋变陆地: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2)陆地变海洋: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东非大裂谷将变成海洋。?大陆漂移假说(1)时间及提出者: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2)科学证据: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名称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经线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2)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3) 0°经线(A1),即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东 经,用E 表示,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和西经各有180°)(4) 长度:各条经线长度相等(5) 形状:半圆(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 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6) (7) 半球划分:20°W(B1)与160°E(C)组成的 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8) 重要经纬线:0°经线(西经度和东经度的分界 线)180°经线(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主要内容: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