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技术的性质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技术的性质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1、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2、什么叫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该课程包括另外7个模块:
《电子控制技术》、
《建筑及其设计》、
《简易机器人制作》、
《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生活技术》、
《服装及其设计》、
《汽车驾驶与保养》。
阅读p1-9,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技术?
2.技术源于什么?
3.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历史?
4.技术引起的多少次重大变革?
5.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6.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
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推动
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James Watt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技术发明
我国神舟飞船的改进——技术革新
神舟1号
神舟5号
神舟7号
神舟飞船 中国核反应堆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3、引出技术的概念:
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的内容:
第一,人们改变自然和社会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工具和方法的总和;
第二由技术思想或方案向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转化的一个过程;
第三,社会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走进技术世界
从人类远祖掌握钻木取火的技术开始,人类历史便掀开了文明的序幕。技术,不仅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
走进技术世界,既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彩纷呈的生活世界。
技术演进的历史
1. 原始社会的技术萌发
(1)劳动创造人类的标志:制造工具
(2)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
1)石器的制造(石刀、石斧、石锯、石凿);
2)弓箭的发明(复合工具—弓、弦、箭);
3)人工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
机械能—热能);
4)制陶技术(天然材料—人工材料);
5)冶金技术(古埃及的青铜器、古巴比论的铁器);
6)农业技术(刀耕火种)、
纺织工艺(骨针缝衣)、
建筑技术(木棚石屋)、
运输技术(独木舟、雪橇车轮);
(3)原始社会技术发明的意义
它不仅表明人类开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2. 奴隶社会的文明中心——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自然科学
物理学之父:亚里斯多德;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几何学之父:欧基里德;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2)古罗马建筑技术(神殿、竞技场、凯旋门、会堂等);
(3)古罗马水利技术(储水池、导排水道、公共浴池、喷泉等);
3. 封建社会的文明中心——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发展
(1)李约瑟博士:公元3世纪至15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各国,让西方望尘莫及。
(2)《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231项,其中中国就有135项,占58.4 % ;
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 ——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67项,其中中国就有38项,占54 % ;
(3)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特点:
科学技术尚未分化,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往往注重经验描述而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4)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成果
1)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高、大、精”;
2)春秋战国时代李冰父子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3)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秦砖汉瓦”和“万里长城”;
4)秦汉时期的交通技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四马战车”,汉魏三国时期诸葛亮制作的“木牛—独轮车”“流马—人力四轮车”;
5)秦汉时期的制陶技术: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6)东汉蔡伦“造纸”和北宋毕升“印刷术
及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
7)唐宋盛世的“都市建设”— 长安城,
堪称世界之最;
8)隋朝李春建造的安济桥 —
敞肩拱桥之鼻祖;
9)唐三彩和宋瓷—是中国古代制瓷
技术的代表作;
10)明清木构建筑技术的杰作 — “北京
故宫”“沈阳故宫”;
11)明代的航海技术 — 郑和“七下西洋”;
12)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当时手工业和农业的百科全书;
4. 近代欧洲的科技革命
(1)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产生为标志;
(2)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 以蒸汽机发明为中心(包括纺织机、机床、火车、轮船等);
(3)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电磁微分方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4)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 以发电机、电动机发明为中心(包括钢铁技术、内燃机、汽车、电报电话等);
5. 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
(1)19世纪末的物理学革命 —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等三大发现;
(2)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目的性)
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历史变革
技术的性质
1. 技术的实践性
2.技术的目的性 3.技术的创新性 4.技术的综合性、相关性
5.技术的两面性 6.技术的专利性 (保密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技术的目的性
案例:助听器的发明
世界最大助听器
案例:助听器的发明
盒式助听器
耳背式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
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眼镜式骨导助听器
1、助听器发明的目的是:
讨论:
“助听器的发明” :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
  技术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综合性: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比如:制作一个普通的凳子,建造航天
飞机
思考:你手中的笔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哪些知识?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美学等等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技术与艺术,
技术与工艺学,
技术与材料学等。
科学 技术

别 定义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 技术根据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协议等。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侧重 认识自然 控制和改造自然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做什么”、“ 怎么做 ”
活动 认识活动 发明活动
联系
技术先于科学产生,科学促进了技
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E=mc 与核电技术
2
质能公式:E=mc
2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也具有两面性。可能带来福音,
也可能带来危害。
讨论:
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
泡沫快餐盒 正

电池 正

核能 正

互联网 正

白色污染
方便、快捷
带来光明、动力
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核电站)
威胁世界和平(原子弹)
易使人沉迷、不良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在自己的努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专利的申请流程
1
提交申请阶段
2
受理阶段
3
初审阶段
4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5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
6
受权阶段
技术在线
了解当今最新技术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