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机械制图与识图基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机械制图与识图基础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设计的技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表、模型、网页、和计算机演示等。
设计的有些内容可用口头或书面语言
有些必须要用图纸或图表来表示。
技术语言的内容包括设计项目名称、设计的目的、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的标准规范、达到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零件图、装配图、装备调试工艺等。
模型在设计和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模型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模型及其功能
1、什么是模型?
----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2、模型具有两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它是一种实体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由于现代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在大规模、自动化和巨额资金投入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仅凭图纸提供设计意图,很难把握设计的可靠性。如果设计一旦失败,损失将十分巨大,所以,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人生产。
效果图是用来呈现效果的图纸或照片。它将建筑物或室内装修所设计的产品或原型物品的造型结构、尺寸比例、各单元位置排列、色彩等详细地呈现出来,除满足审美要求外,还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
建筑效果图
效果图是用来呈现效果的图纸或照片。
室内装潢效果图
作用:表现为将形体、色彩、质感情调和环境,要符合该设计实现后给人们的视觉感受,让设计人员和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判断该设计是否正确、满意,有无必要修改。
二、机械制图与识图基础
投影法:用物体的影子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
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过一个投影中心(点光源)将物体投影到某投影面上的方法
平行投影法:把光源移到无限远处,用平行光将物体投影到某投影面上的方法
(一)、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中心投影法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度量性较差。
中 心 投 影 特 性
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
投射线
物体
投影面
投影
投射中心
平行投影法
平 行 投 影 特 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真实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了实形(或实长)。
(2)收缩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
(3)积聚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短),并产生变形。
比较下图不同形状的3个物体投影的形状大小?
由图中三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可知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大小,必须有几个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
(三)二视图
在正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与正面V相垂直且水平放置的投影面叫做水平面H,在正面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向水平面作正投影,在水平面得到一个新的视图,叫俯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俯视图
生产上使用的图,是把几个视图摊平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得到二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水平面H
正面V
俯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注意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的关系。
长对正
设置一个与正面、水平面垂直的新投影面,叫侧面,从左向右正投影,得到一个左视图。
侧面W
左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俯视图
(四)三视图
设置一个与正面、水平面垂直的新投影面,叫侧面,从左向右正投影,得到一个左视图。
侧面W
左视图
正面V
水平面H
主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水平面H
正面V
俯视图
侧面W
左视图
将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的视图放在同一张图纸上,得到三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A
B
C
D
E
去掉多余的辅助线及平面,得到标准三视图。

V 主视图
W 左视图
H 俯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保持正投影图不变,将此立体投影图的侧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分别向后旋转90度,即可得三视图。
正面投影(从前往后看)称为主视图
水平投影(从上往下看)称为俯视图
侧面投影(从左往右看) 称为左视图
三视图的展开动画
观察此三视图,各视图间有何关系?
结论: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左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
三视图的规律
观察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各反映了长方体的哪些边?两图之间又何相同的之处?
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长相同
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高相同
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宽相同
同理,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各又有何关系?
结论:
为了确定物体的长、宽、高和结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左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图形。
V
H
W
问题:
答案:1.主视图 2.不能
1.这是三视图中的哪一种图?
2.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三、三视图的画法
从正面看到的图
从左边看到的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
三视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正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侧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三者统称三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正视图方向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画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要符合如下原则: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侧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正视图方向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正视图方向
3.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一般为正视图)
4.运用 1 原则画出其它视图
5.检查
2.布置视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要求:俯视图安排在正视图的正下方,侧视图安排在正视图的正右方。
下面各图中物体形状分另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体
圆柱 圆锥 球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些几何体,它们的形状各是什么样的
正面看:长方体 等腰三角形 圆
侧面看:长方体 等腰三角形 圆
上面看: 圆 圆 圆
你能画出各物体的三视图吗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老师提示:画锥体的三视图要注意!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
圆柱,圆锥三视图
长方体
圆台
练习一: 画出下列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六棱锥
长方体
长方体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圆台
圆台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六棱锥
小结:若相邻的两平面的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分界线和可见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
六棱锥的三视图
练一练:画出左图的三视图
先布局定作图基准,从俯视图开始画起,后画主、左视图。
请同学自己做
请同学自己做
先布局定作图基准,从俯视图开始画起,后画主、左视图。
练习: 根据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
圆柱
圆台
手电筒
从左向右看
圆柱
正六棱柱
螺丝杆
从左向右看
圆柱
半圆球
螺丝钉
从左向右看
圆柱
圆台
圆柱
热水瓶
从上向下看
例2. 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D )
例3. 将图所示的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绕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下面四个图形中的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例4. 图5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5 )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例7. 图10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B )
小 结
三视图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侧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挑战“自我”,提高画三视图的能力.
四、草图及其画法
绘制草图是不用绘图仪器的,而按目测比例徒手画出图样的绘图文方法。
五、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1、常用的图线线型
2、图线的画法
3、尺寸的标注
行业不同,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技术图样是设计者的设计方案正确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使用最广泛、基本的技术语言。常见的技术图样有机械制造业的机械图、线路图等。
六、机械加工图的识读
机械图包括零件图和装配图。表示机械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用的图样。
(一)读零件图的作用、方法、步骤
读零件图就是根据图样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搞清零件的大小、技术要求和零件的用途及加工的方法
图框右下角一般有标题栏,如图所示的格式。标题栏中文字方向为读图方向。
从标题栏中,可以了解零件的名称、比例、图号,制造该零件的材料及数量已对零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必要时还可了解一下零件在部件中位置及作用。
1、读标题栏
练习读标题栏
同学们,从标题栏中你能了解有关此零件图的哪些信息?
2、分析视图,想出零件的形状
弄懂零件的形状,是读零件图的主要环节。通过对视图表达方案的分析,大致弄懂该零件的结构特点,然后再通过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结合剖视图的剖切位置和投影关系,逐步弄懂形状。
结合本零件图并参考课本53页中的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例:轴套类零件,如图所示
1、图中 7的默认单位是什么?又代表何意义?
2、此零件共有多少圆柱体组成?
3、分析尺寸
了解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就能知道零件的大小。首先分析长、宽、高3个方向的基准;从基准出发,找出主要尺寸,在以零件形状结构分析为线索,找出个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在找定位尺寸时,应搞清它的定位基准。通过尺寸分析,对零件的构造、作用等多方面情况可进一步加深理解。
1、图中所有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2、此零件的总长是多少?
思考:
4、了解技术的要求
图形和尺寸看懂以后,就要了解零件有哪些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就是制造零件的质量指标。
如:表面粗糙度、材料、表面涂覆、尺寸公差与行位公差等。
2、Ф70-0.01 代表什么意义
3、 c 代表的意义?

Φ0.03
C
4、 又代表何意义?

Φ0.05
C
5、 代表何意义
1、 代表的意义?
思考:
5、综合考虑
最后把该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综合起来考虑,是头脑中对零件有个整体轮廓。
练习1:
两小孔间的距离是多大?
此零件共有多少圆槽组成?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且各圆槽的直径和高又是多少
此圆槽内壁的表面的粗糙程度Ra值是多少
零件此处表面的粗糙程度Ra值又是多少
零件此处的表面Ra又是多少
练习2:
如左图,你能否从千斤顶的剖视图和俯视图看出其是由哪些部件组成?
(二)线路图的识读
线路图是指导电子产品生产的技术图样,包括系统图、框图、电路图、接线图、逻辑图、印刷版图、说明书用图等。
读电路图,必须了解《电器图用图形符号(GB4728)》中的详细规定,并掌握常用元器件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导线和接线端子的标记符号,名词术语等。
读图步骤:
1、找出该电路有哪些功能单元构成,并定性分析各功能单元的工作原理。
2、找出该电路的主要信号是什么,然后找出该信号的流向。
3、找出供电电路供电。
4、用总体框图进行整体分析。
5、定量作分析后估算
如图:
SA-1为限温器开关,SA-2为控温器开关,
自动限温保温电饭煲的电路图
FU为保险丝,电流太大时会自动断开;
EH2 为主加热器,主要用于煮饭;EH1 为副加热热器,主要用于保温
HL2 为EH2 工作时的指示灯(在煮饭状态时发亮), HL1 为EH1 工作时的指示灯(在保温状态时发亮)。
R2 为EH2 的限流电阻,调节R2 的阻值大小,可以将流过EH2 的电流大小调到适合的程度;R1 为EH1 的限流电阻,调节R1 的阻值大小,可以将流过EH1 的电流调到适合的程度 。
XP1 、XP2 为接入220V交流电的插头,PE为接地线插头(连接电饭煲的外壳,起安全保护作用),它们一起构成一个三脚电源插头 。
(1)功能元件介绍
例:电饭煲电路的识读
A、煮饭过程
XP1 、XP2接220v交流电源,设某瞬间XP1为电源正端,XP2为负端,按下SA按键,此时SA-1开关接通,SA-2断开。
煮饭过程分析:此时EH2主加热器发热,使锅内温度升高,锅内的米经过吸水,旺火加热至沸腾,并使锅内温度在100℃的水沸温度保持20min左右,热量充分对流,水分不断蒸发,直到饭熟水干时,锅内温度迅速升高。当锅底米饭温度达到101~105℃时,SA-1自动断开,切断了主加热器EH2的电源,煮饭过程完成。
煮饭过程动画演示
电源流向为:XP1 FU SA-1 EH2 XP2
(2)信号流向分析
煮饭指示灯:当SA-1接通时,SA-2断开。
电源流经指示灯流向为:XP1 FU R2 HL2 EH1 XP2
B、保温过程
当锅底米饭温度达到101~105℃时,SA-1自动断开,SA-2自动接通,220V交流电电流流向为:XP1 FU SA-2 EH1 XP2
EH1保温(副)加热器开始通电发热,由于副加热器功率较小,所以只起到保温作用。
保温指示:由于SA-1开关断开,所以A、B两点不再被短路,220V交流电电流流向为:
XP1 FU R1 HL1 B EH2 XP2
HL1由于通电而发亮,显示工作状态为保温状态。同时,由于SA-2接通,A、C两点被短路,HL2两端无电压,煮饭指示灯熄灭。
保温过程动画演示
练习:灯泡两度可调电路的识读
(3)功能框图分析
(1)对图中的功能元件分析
(2)信号流向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