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常用的创造技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头脑风暴法及其活动规则,理解头脑风暴法的原理,并了解列举法及设问法。 能力目标:能运用头脑风暴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感受头脑风暴活动氛围和实效,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教学策略: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讲解法、比较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创造技法的魅力。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组织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同时灌输“头脑风暴法”应坚持原则。教学过程:一、介绍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最初用于广告设计,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的原理: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可见想象与联想对创造性设想的激发作用,因此在组织头脑风暴活动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自由畅想。要求参加者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任思维自由弛骋。2、延迟批判。在头脑风暴活动中,每一提出的设想当场不做评价,消除影响自由畅想的一切负面因素,鼓励发言,才能强化信息同时不断刺激思维,诱发新的思想。 3、以量求质。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设想,增加设想的数量,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创造,因此同学们的设想越多越好。 4、综合改善。鼓励与会者对别人的设想补充完善成新的设想,会后对所有设想作综合改善的工作。5、限时限人,会议通常限定时间30~60分钟,人数10人左右。 二、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桌,各个小组自由组织头脑风暴活动。(15分钟) 发现和明确问题:黑板:反光;擦黑板够不着;粉笔灰到处飞。牙刷:牙膏易掉;水会倒流到手柄;牙刷不用时牙刷头易粘灰尘。拐杖:功能单一,不能多方面的帮助老人。各小组构思解决方案。(小组长组织并记录本组成员提出的设想)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同时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补充。小结:“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让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它适合于解决那些比较简单、严格确定的问题。头脑风暴法是最为常用的创造技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列举法、设问法等。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他的方法。三、列举法列举法是遵照一定的规则,罗列研究对象有关方面的各种性质,进而诱发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技法。该法有以下类型:1、特性列举法:特性列举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迫使人们进行逐项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进而诱发创造性设想的方法。一般过程有:(1)对象剖析。首先进行系统分析,即将研究对象逐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直至可以直接成为基本单元的组合为止。(2)特性列举。罗列出各子系统的各种特性。(3)设想开发。针对罗列的各种特性逐一进行推敲,对如何改变或改进原有特性提出设想。(4)设想处理。对获得的某种设想进行处理,分别给予实施、舍弃或再开发。2、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是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创造技法。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旦找到这些“缺点”并加以改进,事物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不难看出,这种技法开发设想只能对原有事物“拾遗补缺”,它是一种被动型的创造技法。3、设问法:设问法是通过多角度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寻找思路,进而作出选择并深入开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种创造技法。四、总结:创造技法的种类多达数百种,随着创造发明活动的实践和总结,创造技法的质与量还会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人们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法,会明显地提高创造力,有效地从事创造发明。创新理念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现在,拓展自己思维的路径。教学反思 : 1、小组长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把好关,严格遵循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突出重难点。 2、参考的活动题目应贴近学生生活,当然如果他们有感兴趣的自己的设计题目更好,可以自由发挥。 3、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引领可以引导活动积极的展开。4、在生活中,孩子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对许多设计也有自己的想法,若能有条件让他们发挥、实现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