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通用技术》课程总复习技术与设计一第三、第五章技术与设计二第一、二章江西师大附中------刘勤技术与设计一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考试提纲p81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1、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二节 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1、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设计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要求(标准和限制)第六节、制定设计方案1、熟悉设计的一般设计原则和一般过程,并制定简单的设计方案2、知道比较与权衡放案,并从中挑选最佳方案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p82观察日常生活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在无意中发现问题的经历?发现了什么问题?收集和分析信息 怎样收集信息?问卷有几种类型?问卷设计的准则有哪些?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你做过哪些物理实验?哪些科学原理最后通过技术转换,形成了有价值的技术发明?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叉子、筷子,西方人发明了刀叉。(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如: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外观呈流线型的汽车。(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2.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p91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的问题的方法。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熟悉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如用户调查、查阅图书馆资料,收看广播电视,阅读报刊杂志,浏览互联网,咨询专家等,了解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如产品所用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市场现状等,学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体会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3.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条件;(1)通过对人们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条件。(2)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4.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在汶川大地震中,张明同学因腿部受伤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刚同学为他设计了一张适合于在床上看书,写作业的小书桌。 (1)请分析该小书桌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桌面角度可调节的? (2)请你帮助张明同学重新设计一张小书桌,设计要求: 1适合于放在长×宽为2000mm×1200mm的床上;2桌面角度可调节,角度调节方案不要与本题给定的图例完全相同;3桌脚可以调节。请画出设计草图,标出长、宽、高尺寸,并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是如何解决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问题的? (3)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除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之外的两个特色。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一旦决定了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的设计要求是开始产生设计方案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设计要求包括两部分:标准与限制。任何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一个产品或环境前应该有明确的标准。标准就是根据产品或系统的关键元素、特征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为设计建立的一系列参数,它们是设计者或工程师工作的依据。限制是一种对设计的约束。有些约束是绝对的,例如,没有人能制造永动机。但是一个设计的限制大多数是相对的,如资金、空间、材料、人的能力,时间或者环境等。一项成功的设计必须满足这些设计要求,所以设计要求又应该是设计评价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制定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了解制定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方案呈现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成本估算等要素。2、了解标准件的含义和标准件的优越性以及适用范围,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3、知道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人,物,环境。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能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人机工程学”的思想。4、了解方案的几种构思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构思自己的方案。5、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能制定符合一般技术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方案。比较与权衡放案,并从中挑选最佳方案设计方案的决策和优化·了解进行方案比较和权衡的重要性,能运用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一般方法,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改进原有方案。3.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p94·理解在设计中,选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学会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工作性能、美学品质、市场形态、成本,以及常用的加工方法等。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如螺纹件、键、销、滚动轴承等等。广义包括标准化的紧固件、连结件、传动件、密封件、液压元件、气动元件、轴承、弹簧等机械零件。狭义仅包括标准化紧固件。国内俗称的标准件是标准紧固件的简称,是狭义概念,但不能排除广义概念的存在。此外还有行业标准件,如汽车标准件、模具标准件等,也属于广义标准件。4.制定完整的设计方案。p105·知道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创新原则、实用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等,并能理解原则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能将这些原则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5.设计方案的决策和优化·了解进行方案比较和权衡的重要性,能运用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一般方法,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改进原有方案。技术与设计一第五章 设计的交流和评价(考试提纲)p150第一节 设计的交流1、了解设计交流的意义2、明确设计交流的方式3、理解产品说明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正确使用说明书第二节 设计的评价1、理解评价的意义,能够对产品设计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一)设计交流的意义 p15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1.设计交流的目的及重要性;目的性: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重要性: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2.设计交流的方式 p151(1)设计交流的方式:1口头交流:适用场合:口头语言交流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特点:简洁、方便。2文本交流:适用场合: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相对比较正式,适用于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特点: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3技术图样、模型交流:特点:技术图样、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并使人更容易于把握技术的特征,是最具有技术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4计算机演示、网页交流:特点:计算机演示、网页的表达往往生动、形象,其中网页的方式还具有交流时间灵活、开放性强等特点。(2)学会在交流中,判断并提炼有价值的技术信息。1.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 p155知道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能通过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了解产品特性,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了解不同产品说明书的特点。知道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规格型号、性能、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产品适用范围,以及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或有效期等内容。2.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p155掌握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的写作原则,能结合自己设计的作品,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下图所示是一张已设计制成的台式电脑桌,请为其编写一份产品说明书。本题要有:产品标题;正文;标记。电脑桌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特点:电脑桌采用密度板,PVC真空吸塑贴面,钢管采用高频焊接,磷化喷塑处理。本产品适宜于电脑(计算机)操作者的家庭,个人及办公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镀铬管防锈处理,支撑稳固,二:使用说明:把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放置于活动桌面,重心应尽量使支撑受力最佳的平衡位置。鼠标,键盘,显示器引线用线扎分段捆绑成一股。桌面可升高行程40㎝。在使用时,将电源开关拨至关闭状态,然后接通电源。三: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儿童盲目使用,应教会如何操作,注意使用安全。显象管台式、液晶屏幕式 、笔记本式电脑因体积,型号,重量各不相同,摆放置位置尽量使重心平衡。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应注意平时的养护。四:保养及维修本产品出厂经检验合格,如有质量问题或在使用时出现故障,请勿自行分拆,可参照保修卡有关事项进行维修或保修。五:产品执行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生产检验。六:规格及产地规格:H1200 W620 D750产地: 技术与设计二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考试提纲)第一节 认识结构理解结构和构件的意义了解结构与力的关系第二节 探究结构理解内力、强度和应力的关系了解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因素第三节 结构设计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 例第一节 认识结构 (p2)1.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形式多种多样。建筑结构必须坚固、稳定性好。高大的建筑物更要能够抵御强风、地震等自然力的破坏;桥梁结构的设计取决于它所承载桥体的长度、要跨越的障碍物的性质以及桥梁下方的地质情况。桥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桥自身的重力、通行车辆的压力、风力和水流的冲击力等。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物体形状,结构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构件的概念:任何结构都是由许多部件和零件所组成的,在工程中称这些为部件或零件。2. 结构与力:( p6) (以下是需要我们了解的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5种力)拉 力拉拽结构的力。 压 力挤压结构的力。 剪切力剪断结构的平行力或使结构产生剪切形变的力。 扭曲力旋扭使结构发生扭转变的力 。 弯曲力使结构产生弯曲形变的力。拉 力 ——拉拽结构的力。结构承受拉伸时,作用在结构(称为:拉杆)上的力是一对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拉杆轴线重合的集中力。实例:吊车的吊绳。压 力——挤压结构的力。 结构承受压缩时,作用在结构(称为:压杆)上的力是一对方向相反,作用线与压杆轴线重合的集中力。例如:液压机的顶杆工作时就是受压。压力:挤压物体的力。剪切力——剪切结构的平行力或使结构产生剪切变形的力。 结构在受剪切时所承受的力是分别作用在相对的两个面上,力的作用线是平行的、错开微小距离、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一对力。例如:剪刀剪切材料。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的力扭曲力——旋扭使结构发生扭转变的力 承受扭转的构件一般都称为轴。它承受的外力是一对作用在轴两端面内,转向相反且绕轴线旋转的力。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弯曲力——使结构产生弯曲形变的力。 承受弯曲载荷的构件,一般称为梁。梁在承受弯曲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一种载荷叫做弯矩。它是作用在过梁的轴线且与横截面垂直的平面内的力偶矩。其作用力是使梁产生弯曲变形。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3.结构的分类与力a. 实体结构——利用实体自身来承受荷载,主要承受压力;b.框架结构——通过条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载荷,既可以承受压力又能够承受拉力;c.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载荷,特别是当壳形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d. 组合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结构大部分都是组合结构,如:大坝都是拱形和实心结构的组合体;圆顶大厦的顶部都是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的组合(又叫球形空间桁架结构)。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载荷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平衡形式的能力。结构的稳定性是讨论结构整体的问题。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支撑面积的大小和重心位置密切相关。一个结构,要尽量降低重心,并使重心垂线落在自己底面积内,就可提高稳定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越大越稳定。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小而下大;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如果板凳只有两条腿就不稳定,而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腿就有较好的稳定等;确定的3条边长构成三角形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如A形梯子的结构稳定性良好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强度:(是由结构的构件和材料来体现的)构件和材料所具有抵抗破坏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与材料本身的形状有关;材料的横截面的形状亦极大地影响它的强度。内力: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的一种抵抗的力;一般来说,外力越大,则构件的内力越大。内力大到极限时,构件就会被破坏。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受的内力。应力(帕)=内力(N)/横截面积(平方米)3. 结构的连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物体连在一起。用连接物将构件组成整体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铰连接,如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如自行车三角形车架的连接)。构件连接处的强度是影响整个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卯榫连接比铁钉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好很多。案例分析静态的自行车是如何保持稳定的通常,静态的自行车在地面上的支撑方式有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双脚支撑的支撑架与地面之间有两个接触点,这两占与前轮和地面的接触点构成三点支撑形式,自行车的重心落在前轮与支撑架构成的支撑面内,它是稳定的。单脚支撑形式的支撑脚和地面的接触点与前、后轮和地面之间的接触点共同构成三点支撑,在地面形成⊿ABC。它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单脚支撑架的倾斜度,在一定范围内,支撑架与地面的夹角越小(自行车的车身越斜),⊿ABC的面积越大,自行车的重心容易落在三角形内,稳定性越好。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它的受力情况、稳定性、强度、连接方式和材料的选用等。并能对结构设计进行基本的描述(图纸等)。还要从功能、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人性化等角度综合考虑,以保证结构设计的目的和要求。结构赏析的角度及具体内容a. 技术的角度:结构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耐用,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b. 文化的角度:结构的文化寓意及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等。技术与设计二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考试提纲)第一节 了解流程理解流程的含义,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异同,理解时序和环节的含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第二节 流程的组成与描述了解流程图的几种描述方式掌握简单流程框图的绘制和识读第三节 流程的设计了解流城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掌握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绘制简单流程设计的框图第一节 了解流程 (p38)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的结果的实现。我们可以把流程理解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过程经历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这些步骤都有开始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而且这一系列步骤都是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我们把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时序。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先后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我们应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或机理。对于一些可以颠倒的时序,我们应注意分析和比较,并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条件,进行适当的安排。工作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事情、一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动的全过程。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顺序地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工艺流程是由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以及反映这些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时序(先后顺序)所组成。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流程的表达(流程图):依据流程的性质及人们的表达习惯,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方框图、示意图、程序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工艺流程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⑴提高效率。⑵提高质量。⑶保证安全。⑷节省资源。⑸提高管理水平。⑹提高经济效益。⑺其他,如注意环保、方便操作等。◎简单流程的设计方案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就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生产活动中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流程设计中考虑的基本因素各有差异。3、流程设计的步骤: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常见的加工流程(1)金属材料加工:下料→划线→锯割→锉削→组装→装饰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样冲、小铁 锤、手锯、锉刀、台钻、电焊机等(2)木质材料加工:下料→划线→锯割→刨平→组装→装饰工具:木工尺、木工铅笔、木工锯、木工刨、凿子、羊角锤等4、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