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课件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61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技术与设计-1课件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61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技术与设计-1课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地质出版社
喀什师范学院物理系-杨东
2010.5.1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3.2设计方案的制定
3.3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发现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出了设计课题。然后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要求,也就是明确设计定位。这样,一个设计课题就产生了。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体验设计的全过程。
设计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发现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往往没有序地摆放,不仅影响桌面美观,也影响学习效率。于是,我们想到设计一个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怎样选定一个设计课题呢?
一、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要求
上述案例提出的问题值得解决吗?根据自己生活、学习的需要,已经确定解决这个问题是值得的。如果人们都有这种需求,那这个问题就更值得解决了。
为此,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人们的需求,已确认这个设计课题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了解大家对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以利我们进行设计定位。
调查方式很多,比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3.1 设计课题的确定
二、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
设计课题提出来了,接着就要进一步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以完善设计课题。设计要求包括应到达的标准和所受的限制。首先可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明确设计要求。
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采用柱状图法、表格法、饼形图法等方式呈现。例如,我们发放了200张调查问卷,关于多功能学习用品盒制作材料的选用,大家的意见怎样呢?将调查数据用柱状图表示就一目了然了。
又如,关于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放置的地方,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呢?将调查数据用表格法或饼形图法表示也很清楚。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50
100
150
200
10
木材
硬质
金属
塑料
有机玻璃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意见 人数
摆放在书桌上 100
挂在墙上 50
安放在书桌上 50
一、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和处理与设计课题有关的信息,是方案构思的准备工作。信息收集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现在要设计多功能学习用品盒,就要去收集现有的类似产品的信息。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例如,我们可以在家中、商店里、书本资料上、广播电视上、互联网上去寻找。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选出有用的信息,找出可以借鉴的地方,作为我们构思设计的参考。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有关书架的信息
二、构思设计方案
明确了课题,收集了信息和资料后,我们可以进入构思设计方案阶段。
构思方法是:
(1)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借鉴现有信息,形成想法,并逐步加以发展和完善。例如,初步设想了一种卧式的放在书桌角上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它的平面形状如下图。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书插
盛物框
笔筒
这个平面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吗?是不是很理想呢?通过分析进一步完善想法。
(2)组织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创造性思维。
组织讨论,也是谋求好的设计方案构思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全班一起,也可以分小组进行。集思广益,对形成构思很有好处。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讨论时要注意激发大家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意思是不加限制和约束,鼓励大家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发言,即使是“奇思怪想”、“异想天开”都不要紧,也许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方案就在热烈的讨论中孕育。
针对拟设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初步构思,提出你新的设想。例如:
1.做成立式的?立式和卧式的各有什么优缺点?
2.可不可以做成壁挂式的?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3.放书的隔板可以做成活动的吗?这样有何好处?
4.笔筒可不可以利用现有的圆筒来做?哪些物品可以用来做笔筒?
5.学习用品盒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做哪些改进?
6.可以增加其他功能吗?
7.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吗?用什么颜色更好看?
3.1设计课题的确定
三、用草图表达构思
有了好的构思,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呢?画个草图,这是常用的办法。
草图一般采用徒手绘画来完成。徒手绘画就是只用铅笔,不用尺和其他绘图工具的绘图技能。练习好这种技能,就可以尽快把自己的构思画出来,这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技能。
徒手绘画的基本方法如下:
直线练习
要领:铅笔削成锥形;先打点,然后照点画;将两点连成直线时,眼要看线的终点一笔画成。
可以先练习画水平线,然后练习画竖直线,再练习画斜线。直线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在进行画各种角度、方形的练习。可先画小的,逐渐画较大的。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圆形和曲线练习
要领:先用直线轻轻画出圆或曲线的范围和中心线,然后根据界定的位置尽可能均匀地画出圆和曲线。必要时,先打点,在描点成曲线。
立体图练习
要领:任何立体都用长、宽、高。先画出3个可见面,构成立方体。每个面互相平行的棱边应画成平行。其他形体均可用立方体界定位置。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四、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设计方案构思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产品,其设计方案构思也不会是单一的。那么,在多种构思方案面前,我们应当怎样从众多的构思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构思呢?
评价与选择设计构思时,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采用“头脑风暴”讨论构思方案时,需要热情和遐想,但是现在就需要科学和冷静了。
评价构思方案的主要依据,是看它是否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这里有如何权衡的问题。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一个符合设计原则的设计方案构思,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如功能问题、美学问题、人机工程学问题、经济成本问题、体积与空间问题、与环境适应问题、材料与工艺问题等。这些因素之间,例如高性能、高质量与低成本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又如,再考虑各项设计原则的时候,如何把握分寸,准确分清主次,都需要认真斟酌。
以我们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来说,在材料选用方面,以下方案哪种好呢?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1.用有机玻璃做
材料成本较高,加工也较难。可是对有条件者来说,在雅致的书房里放一个精致的有机玻璃盒又何尝不好呢?
2.用废硬纸盒做
成品简陋抵挡,可能不太结实,但成本低廉。
3.用塑料做
成品会结实而且轻巧,可是制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一般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式样方面,如果想改变,就要改模具,成本较高,不利于做少量的个性化的产品。不过,如果是已定型的产品大批量生产,则用塑料做是可以的。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例如:根据前面的构思,第一组的同学进行方案选择时作了如下思考:做成立式的虽然占的地方小,但不如卧式平稳;做成避挂式虽然不占地方,但不够安全,而且拿取学习用品时不方便;用金属、塑料等其他材料做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技术、经济条件不够,而费硬纸板不耐用。于是他们做出最后的选择:设计卧式放在书桌上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材料:木材。
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确定。只要你能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而且符合设计基本原则和具体情况,你的选择就是正确的。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4.用木材做
加工制作相对容易,成本也不高,可以较灵活地做出各种样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制作。
5.用金属薄片做
加工制作相对较难,但材料强度好,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
可见,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结论总是相对的。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方案,或在可能的条件下吸收个方案的优点来优化方案。
3.2 设计方案的制定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学会构思设计方案,并能用草图进行初步的表达与交流后,设计者还需要将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这样,别人才有可能对设计方案的全部细节进行全面评价,制作者才有可能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产品,是设计方案成为现实。
人们进行思想交流要求靠语言和文字。设计交流主要依靠图纸,图纸就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用于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有两种:透视图和三视图。本节先介绍制图标准和绘图工具,然后学习透视图与三视图的识读和基本绘制方法。
一、制图标准
图纸既然是一种“技术语言”,就必然要有统一的“语言规范”,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就是这种语言规范。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
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具体尺寸规定参见有关资料。
(二)字体
对图样中字体 的要求是:字体端正、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按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字母及数字一般写成斜体。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比例
比例是图样中的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注尺寸数字均应是实物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无关。
2﹕1
16
8
Φ6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Φ6
1﹕1
16
8
8
16
1﹕2
(四)图线
绘制机械图样时,应采用下表中所规定的图线。国家规定粗线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
图线宽度
主要用途
双点划线
可见轮廓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或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约b/3
细点划线
粗点划线
虚 线
双折线
波浪线
细实线
粗实线
约b/3
b
约b/3
约b/3
约b/3
约b/3
b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五)尺寸标注
1.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三要素组成。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尺寸数字
尺寸线
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
50
40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以借用图形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2)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且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尺寸线终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
(3)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大小,一般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以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80
120
R10
140
60
60
90
45°
60
(1)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弧。
(2)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 ”或“R”。
(3)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 ”或“R”前再加注符号“S”。
二、绘图工具及用品
在绘制机械图时,必须掌握绘图工具及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这对提高图面质量。加快绘图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
常用绘图工具有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曲线板、墨线笔等。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丁字尺
三角板
圆规
分规
比例尺
曲线板
丁字尺尺身
丁字尺工作边
图纸
胶带纸
丁字尺尺头
图板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绘图时,用胶带将图纸固定在图板左下角适当的位置,不要使用图钉固定图纸,以免损坏版面。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画图时应使尺头靠紧图板的工作边,沿丁字尺的尺身工作边自左向右画出水平线。
三角板一般由两块组成一对,它除了可以画直线外,还常与丁字尺配合使用画直线和倾角15°倍数的斜线。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45°
30°
15°
90°
75°
60°
(二)绘图用品
常用绘图用品有绘图纸、绘图铅笔、胶带纸、擦图片、小刀、砂纸、绘图橡皮等。
1. 绘图纸
绘图纸要求质地坚实,用橡皮擦不易起毛,上墨不渗。
2.绘图铅笔
绘图铅笔的铅芯有软硬之分,分别用字母B和H表示。B前的数字越大表示铅笔的铅芯愈软,H前的数字愈大表示铅芯愈硬,HB表示铅笔笔芯软硬适中,绘图时,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铅笔芯,并将其削成一定的形状。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将H获2H的铅笔笔芯削磨成锥形,可用来画细线;将HB的铅笔铅芯削磨成锥形,可用来写字。
将HB或B的铅笔削磨成铲形,可以用来画粗线。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透视图
我们都知道,物体离我们越远,看上去就越小。下图中,跑道越远处越窄小,其平行线在远处聚集在一起,看似在同一点中消失。按照这种规律绘制出来的图就是透视图,它是一种最具有真实感的立体图。
1.透视图的种类: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可将透视图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3种。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一点透视
二点透视
三点透视
2.透视图的画法
画透视图的简单步骤:
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长方形两点透视图画法示例如下: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1.先画出长方体离观察者最近的那条棱边,其高端比例确定。这是透视图中唯一按比例画出的线条。
2.画出视平线。
3.在视平线上去两个消失点。
4.用细线从物体高度的两端分别向两个消失点作连线。
5.画上长方形深度。深度应比实际小,其棱边也沿消失点连线。
6.视平线不同,得到的两点透视图的效果也会不同。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透视图的应用
透视图应具有很真实的立体感,故通常用于画表现方案设计的效果图。一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室内设计效果图,两点透视图常用于画产品设计效果图,三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建筑的效果图。
我们这里主要练习画两点透视图。先从简单立体画起,逐步加大难度。只要按照规定方法多多练习,就能掌握画透视图的技能。这样就能将我们构思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的效果图画出来。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四、三视图
立体图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的整体形状,可是却难以表示清楚物体各表面的形状。为了把物体完整表达清楚,人们采用了三视图。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一)三视图的原理和视图
1.三投影面体系
用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构成三投影面体系,其中: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立投影面W;OX、OY、OZ称为投影轴, O称为原点。
X
O
Y
Z
V正面
H水平面
W侧面
2.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置于投影面体系里,使物体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投影面。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面投影,即得到物体的三个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投影。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投影。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X
O
Y
Z
V正面
H水平面
W侧面
3.三视图的展开
为了使3个视图画在一个平面上,需要把三投影面展开。方法是: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
由图可知,主视图反应了上下、左右;俯视图反映了左右、前后;左视图反映了上下、前后。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V主视图
W左视图
H俯视图
Yw
X
Yw
z
O












4.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把物体左右尺寸称为长,前后尺寸称为宽,上下尺寸称为高,则主、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主、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左、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3个视图之间存在一定的投影关系。
(1)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即主、俯视图长对正。
(2)主、左视图中相应的投影的高度相等,即主、左视图高平齐。
(3)左、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宽度相等。
认识了三视图形成原理和投影规律后,经过练习识图,多看多想,就能掌握识图方法。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二)三视图的绘制
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学会了识三视图。现在来学习简单的三视图绘制。
1.图形绘制
下图所示的弯板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我们以它为例说明三视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2.形体分析
(1)弯板可以看作是由底板和竖板组成。
(2)底板左端切去一个方槽。
(3)竖板上部前后各切去一个角。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方槽
底板
竖板
切角
3.选主视图
(1)物体摆放应使尽可能多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2)选择能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的方向为主视图投影方向。
(3)同时考虑尽量使俯视图和左视图简单易画,虚线少。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4.作图步骤
(1)布置图面,画作图基准线。
(2)先不考虑开槽与切角,画出弯板三视图。
(3)画方槽的三面投影。
(4)画两个切角的三面投影面。
(5)检查,确认无误,擦去多余图线,按规定用粗实线描深,三视图完成。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2.尺寸标注
尺寸是图样的重要内容,其种类、标注要求、标注方法如下。
●按尺寸作用可将其分为三类:
定形尺寸:确定物体上某一结构要素的形状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物体上两个形体或结构要素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总体尺寸:表示物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标注尺寸的要求:
正确:尺寸标注的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标注尺寸要齐全,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以便于阅读和查找。
合理:尺寸标注要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以下面轴承座三视图为例,标注尺寸的方法的和步骤是:
(1)形体分析:轴承座由底板、支承板和肋板三部分组成。
(2)选择尺寸基准:选择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3)逐个注出各部分的定形和定位尺寸。
(4)标注各部分之间的定位尺寸。
(5)标注所需的总体尺寸。
(6)检查尺寸有无多余或遗漏。完成全部标注。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其他常识简介
1.剖视图与其他视图
当一个物件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中会出现较多的虚线,既影响图形的清晰又不便于标注尺寸。这时可采用剖视图表达内部形状。
◆什么是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画剖图注意什么?
(1)被剖切到的部分,应画上剖面符号。国家标准规定的剖面符号如下表。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液体
木材纵剖面
格网
玻璃透明材料

型砂填砂砂轮陶瓷刀片
钢筋混泥土
非金属材料
混泥土
转子电枢变压器电抗器
基础周围的泥土
线圈绕组元件
木质胶合板
金属材料








































































































(2)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内部孔、槽等结构的轴线。
(3)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部分投影应全部画出,不要遗漏。
(4)机件采用剖视后,凡已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剖视图或其他视图中的虚线可以省略不画,但仍应保留那些不画就无法确定机件形状的虚线。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5)剖视图是一种假想剖开,当机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并不是真的将机件切去一部分,因此其他视图不受影响,仍应按完整机件画出。
(6)为便于看图,剖视图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注。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名称“*—*”。在相应视图上用剖视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根据规定,有时也可以省略标注。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半剖视、阶梯剖视、局部剖视、剖面图等多种,绘制原理相同。
当物体形状很复杂,三视图难以表达完全时,可根据正投影原理再画出右视图、后视图、仰视图以及某个特殊方向的视图。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2.零件图及其技术要求
零件图是制造、检验零件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它除了要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外,还要表示零件的技术要求等内容。如表面粗糙度、形状与位置公差、公差与配合、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等。下图所示套筒是常见的机械零件,图中标注的技术要求有:
●表面粗糙度
经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用表面粗糙度来表示的,例如1.6表示表面粗糙度为1.6um。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性能有直接影响,表面越光滑则加工成本越高,应根据零件的作用选择适当的表面粗糙度。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尺寸公差
加工零件时,不可能没有误差,所以必须对零件规定一个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如图中 14H7,
14为基本尺寸,H17为公差代号,可通过查表获得其上、下偏差值。
3.零件视图举例
我们来读一个较复杂的轴套类零件——顶杆帽。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机械零件按其形状特征可以分为几个基本类型,例如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等。零件类的主要结构是回转体,一般只需要一个基本视图来表示其主要结构形状,而常用局部剖视、移出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表示零件的内部结构和局部结构形状。
(1)看标题栏,了解情况。从标题中可知,该零件的名称是顶帽杆,采用4:1的放大的比例绘制,所用的材料为45号优质碳素钢。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2)分析图形,想形状。该零件用来4个图形表达。主视图反映了零件的基本形状,它的主体是外径为 19的空心圆柱,其上有相距26的两键槽形的通孔和一个 4的小圆孔,左端为球形的杆帽。为了表达顶杆帽的内部结构,主视图采用了半剖视。左视图主要反应顶杆帽头部的形状,为一球面并前后对称地切去了一块。A—A移出剖面是分别用剖切平面在两处剖开零件,又得到的剖面完全相同,所以只画出一个图形。因为A—A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两个剖面图形,所以剖面按剖视绘制。图样左端移出剖面的剖切平面因为是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的轴线,则该结构也按剖视绘制。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分析尺寸,定大小。该零件右端面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公共轴线为直径方向的尺寸基准。总长是92,总宽是32,总高是38。两键槽形通孔的定位尺寸分别是12和26,孔长是14,宽是5.5。当需要指明半径尺寸是由其他尺寸所确定时,用尺寸线和符号“R”标出,但不填写尺寸数值。左端圆孔的定位尺寸是74,直径 4。顶杆帽是球面,所以应在半径符号“R”前加注“S”,如SR26。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4)看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指标。图中 19f7表示基孔制配合的轴,基本偏差代号f,标准公差等级IT7级。 10H8中H表示基准孔,标注公差等级IT8级。内、外圆柱表面要求较高,其表面粗糙度为0.8um,键槽形孔的表面粗糙度为3.2um,其余表面粗糙度为6.3um。再用文字叙述的技术要求中,HRC58~65表示洛氏硬度,其他未注公差的尺寸按标准公差IT15给出。同时,要求SR26的右端面对 19f7圆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是0.01mm.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五、简单电路图的识读
开关动合触点
电容器
光明电阻
电阻
接地符号
连接线
延时动作
中间断开的双向触点
符 号
说 明
原电池 蓄电池 长线表示阳极
可变电阻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符 号
说 明
电感器
为带磁芯的电感器
半导体二极管
反向阻断二极晶体闸流管
PNP半导体三极管
操作器件 继电器线圈
灯,信号灯
电铃
扬声器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六、设计交流注意事项
1.设计本身是一个不断展现设计者技术思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设计,虚心征求意见,吸纳有意信息,及时完善设计。
2.小组集体开展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多进行成员间的交流,注意互相启迪、取长补短。要在交流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要重视制作环节反映出来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能帮助设计者发现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提高设计者的工艺知识水平。
4.技术交流能力是一个人技术素要的重要表现,要在设计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交流能力。设计者应当主动创设一些交流的机会。
设计交流的结果可能会得到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设计本身就是5.不可能要求一次性完善,应当允许设计失败。设计是一个人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使设计逐步完善。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