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结构(共2课时)(23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结构(共2课时)(23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一、什么是系统
二、系统的类型
三、系统的特性
第1课时
“系统” 看不清,摸不透,有些神秘。那么,什么是系统?它有什么特性?
故事引入:
我国古代《申鉴 时事》中记载的有关用网眼捕鸟的故事。
讨论:
1.上述故事说明了什么?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
  
2.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
 汽车四大组成系统:
 ①发动机系统
 ②底盘系统
 ③车身系统
 ④电气系统
 缺少其中任何一
部分都无法正常行
驶。
趣闻:
a.有人说汽车行驶时是车轮在路上滚动,才能行驶,所以人就可以坐在车轮走。
b.有人说汽车行驶时是发动机动力驱驶汽车行驶,所以人可以坐发动机走。
讨论:汽车行驶不是单一组成部分能完成,各组成部分间要相互作用和依赖,才能使汽车能正常行驶,这就是我们技术中所要学的: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去处理问题。
1.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子系统:相对于大系统而言,是大系统中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组成部分。
   要素:指构成系统的最主要的元素。
形成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这些要素(部分)可以是组件、零件、个体,也可能是子系统。
(2)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结构。
(3)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系统的功能是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
2.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5)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拓展)
  (6)黑色系统和白色系统(拓展)
小结: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大的和复杂的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第2课时
3.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功能之和。
分组辩论:
  在一个系统中,各要素好,则整体性能是否好?
案例分析:
  某球队有的是球星,但他们各打各的,最终这个球队打不赢一支普通的球队。说明了什么?
理解:
◇“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
◇“丢卒保车”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巴尔扎克的雕塑”的故事
(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关的并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讨论分析:厨具的安装
(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案例:分析企业管理系统
(4)动态性:系统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案例:分析生病、看病过程
(5)环境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案例分析:观看挑战者航天飞机发射爆炸视频
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小结:
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