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第五节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第五节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资源简介

教 案
课 题 第五节 欣赏和评价经典结构设计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课时数:1 本课为第1课时 备课日期 2011-3-14
教 学目 标 1、能够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2、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学会对比、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3、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建筑,感受结构的美。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文化、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难点:技术与结构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二、新课三、小结及拓展 【过渡2’】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结构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还进行了结构的简单设计。这一节是“结构与设计”的最后一个内容,我们将学习如何欣赏结构。一、预备知识。(3’)【提问】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回答】可以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文化:具体包括民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艺术性等方面;技术:包括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耐用、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二、经典结构的欣赏1、中西经典结构赏析(18’)⑴以故宫作为中国古典代表建筑。5’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建筑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卯连接,其特点是取材容易,运输便捷,加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补充:从宫殿的造型曲线看,汉魏的风格朴素,隋唐的风格豪放,两宋的风格舒展纤巧,而明清的风格则严谨方正。【图片】苏州园林、岳阳楼⑵以圣彼得大教堂作为西方古典代表建筑。10’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技术:穹顶直径为41.9米,穹顶下室内最大净高为123.4米。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视频】德国科隆教堂、比利时布鲁塞尔广场、法国巴黎圣母院、荷兰阿姆斯特丹⑶中西古典建筑对比。3’A文化: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B技术: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可以说,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西方建筑,从埃及和巴比伦到希腊罗马的花岗岩、大理石体建筑,到近代、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属建筑,同样一脉相承,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西方艺术风格。 *补充: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罗马。西方古代建筑大多使用石头作材料,由于石头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而抗拉性较差,这就决定了西方古代建筑必然产生以抗压为主的构造形式,如拱、墙、柱等。这些构造形式在西方古代建筑中用得特别多,直到18世纪都没有大的变化。*补充:19世纪三种新建筑材料的出现,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第一是钢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为了纪念钢铁用于建筑的成功。
 第二是混凝土。最早的混凝土出现在意大利,主要成分是火山灰,罗马斗兽场。德国人则首先将其用在了房屋建筑上,在慕尼黑建造了世界最大跨度的会堂。
 第三种材料是平板玻璃。施工中先建造柱子,使用木头为墙板,木墙不再承力,完全由柱子承担载荷,墙只起围护作用。后来德国出现了玻璃幕墙,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围护作用,而且采光好。2、中国民间建筑赏析(15’)⑴吊脚楼4’文化:南岭山地文化。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技术: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这样子房屋下部被架空,可以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适应山区潮湿多雨而且炎热的气候。⑵客家土楼【视频】7’⑶各地区民居【图片】4’*补充:四合院式建筑:代表汉族文化。这种布局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紫禁城就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四合院。西关大屋:A西关大屋可以说是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把木雕、石雕、砖雕、陶雕、灰塑、壁雕、石景、玻璃通花、铁通花、蚀刻玻璃等民间传统手工艺,都应用到室内装修方面。清代流行这么一句谚语“苏州样,广州匠”。B重视风水。“炕”为单位,一般为11或17炕,取“生”和“老”。另外,装饰花纹采用最多的是道教的八仙符号和佛教的符号,这也体现了广州居民的宗教信仰。小结及拓展2’1、学习了如何从文化、技术两个角度欣赏结构。2、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料,了解有关建筑结构的知识。 回忆思考 开始使用课件
四、教后课件使用说明书
将整个课件文件夹下载或复制到电脑上,若有压缩的要求解压后才能正常播放。
点击“经典结构的欣赏.swf”文件
打开后,点击“右下角”的播放按钮进入。
“右上角”的“←”、“→”按钮为不同案例内容之间的切换钮
“左下角”的按钮为案例内容的播放控制钮,与一般播放器的播放控制钮功能相同。
导航页面的各项文字内容为链接按钮。该页面之后的右上角的“←”钮为返回导航页面链接功能;“→”为切换到下案例的链接功能。(共51张PPT)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的欣赏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技术
文化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文化
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技术
一、中西经典结构赏析
故宫
故宫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建筑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卯连接,其特点是取材容易,运输便捷,加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苏州园林
岳阳楼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直径为41.9米,穹顶下室内最大净高为123.4米。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此处有4段视频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文化: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可以说,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西方建筑,从埃及和巴比伦到希腊罗马的花岗岩、大理石体建筑,到近代、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属建筑,同样一脉相承,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西方艺术风格。
技术:
二、中国民间建筑赏析
吊脚楼
吊脚楼
文化:南岭山地文化。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技术: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
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这样子房屋下部被架空,可以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适应山区潮湿多雨而且炎热的气候。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视频)
福建-土楼
广西-广西民居
贵州-吊脚楼
北京-四合院
安徽-安徽民居
江苏-水乡民居
吉林-东北马架房
湖南-风火墙
内蒙古-蒙古包
山东-山东民居
青海-高原民居
宁夏-回族民居
上海-石库门
山西-瓦房
陕西-陕北窑洞
四川-楔式民居
台湾-三合院
云南-傣族竹楼
浙江-黄岩天长街住宅
西藏-碉房
岭南文化代表建筑
西关大屋
骑楼街
视频
经典结构的欣赏\经典结构的欣赏.swf
有7段视频
最新建筑结构赏析
目  录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大剧院
中央电视台大楼
广州新电视塔
国家体育场
——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M 。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高69米。
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
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
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2003年12月24开工,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15000平方米,177× 177 × 30m。
建筑外墙采用的新型环保节能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
“水立方”的墙壁和天花板由1.2万个承重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状钢管组成,这些节点均匀地分担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坚固得足以经受住北京最强的地震。
“水立方”的地下部分是钢筋混凝上结构,地上部分的钢结构与地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31亿元人民币。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
CCTV大楼
广州电视塔
夜色中刚刚封顶的广州电视塔(8月27日(共23张PPT)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的欣赏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技术
文化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文化
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技术
一、中西经典结构赏析
故宫
故宫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建筑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卯连接,其特点是取材容易,运输便捷,加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苏州园林
岳阳楼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直径为41.9米,穹顶下室内最大净高为123.4米。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文化: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可以说,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西方建筑,从埃及和巴比伦到希腊罗马的花岗岩、大理石体建筑,到近代、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属建筑,同样一脉相承,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西方艺术风格。
技术:
二、中国民间建筑赏析
吊脚楼
吊脚楼
文化:南岭山地文化。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技术: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
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这样子房屋下部被架空,可以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适应山区潮湿多雨而且炎热的气候。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广西-广西民居
贵州-吊脚楼
北京-四合院
安徽-安徽民居
江苏-水乡民居
吉林-东北马架房
湖南-风火墙
内蒙古-蒙古包
山东-山东民居
青海-高原民居
宁夏-回族民居
上海-石库门
山西-瓦房
陕西-陕北窑洞
四川-楔式民居
台湾-三合院
云南-傣族竹楼
浙江-黄岩天长街住宅
西藏-碉房
岭南文化代表建筑
西关大屋
骑楼街
http:///cn/theory/index.asp
中国建筑艺术网
http://www./cms/
建筑艺术家
http://www.chinaasc.org/
中国建筑学会
http://www.landscapecn.com/
景观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