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正投影与三视图常见的技术图样授课者:海口四中 文家凤一、投影与投影法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2.正投影与斜投影3.正投影的三个特性真实性、 积聚性、 收缩性二、三视图及其画法1.什么是三视图?为什么要画三视图?观察思考VWHYZo2、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V正立投影面H水平投影面W侧立投影面X3、三视图的形成VWHXYZ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o3、三视图的形成VWHXYZ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o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XY小组学习1、每组5名同学2、每组分发由泡沫板组成的形体3、固定好形体的位置不变4、每位同学绘制出各自形体的三视图5、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绘制的三视图5、三视图的作图步骤② 绘制一条水平的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确定图位。⑤ 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其它视图③ 画出正视图④ 在主视图的右下角引与XY水平线成45°的斜线主视图方向① 选主视方向。左视图方向俯视图方向马上行动一起绘制给出物体的三视图22101815251010XY小结1.投影知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斜投影和正投影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3.什么是物体的三视图? 为什么要用三视图?4.三视图的投影面体系5.三视图的形成6.三视图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 本课时主要通过实践学习中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无形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一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进一步理解课堂的绩效目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连贯性。一、 需求分析以确定教学目的技术课程的标准对“设计交流”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从中可知技术图样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三视图则是技术图样教学的重点。作为高中生,需要培养观察与绘制简单的图形的能力。(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2.理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了解识读三视图的基本方法,并形成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投影的原理,并利用其来绘制简单三视图的过程,提高学生对三视图的识别以及绘制能力,初步学会利用模型来展示相关三视图,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通过制作模型识读三视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2.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3.形成科学的空间三围思维方式,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应用投影原理来分析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绘制出简单的三视图。2.难点: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三、 分析学生和环境1.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在前面教学涉及到本章的绘制草图、正等轴测图,本课时为另外一种常见的技术图样——三视图。三视图是最常见的技术图样之一,许多工程图如机械加工图等多用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掌握好此部分内容需要了解投影方面相关的知识,并且其当地应用到此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懂得绘制三视图,应该让他们知道怎样正确地绘制三视图。2.学习者分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在初一和高一已经接触到了三视图,但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仍然在数学的知识层面上,认识较为肤浅,需要正确完整地引导学生对技术学科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前部分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方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但由于中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较高,好奇性强,对于本节教学内容,在教师教授完教学内容后,通过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并认真观察,这方面应注意积极引导其有利的因素进行组织教学。3.学习环境分析本课时要求学生能够绘制简单三视图,以及三视图应用制作能力的考察,故要求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上课较好,即要求该教室有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易组合的课桌,适当的教具准备,包括:① 材料:泡沫块若干、连接泡沫的双面胶6卷、胶水6瓶或牙签若干。② 工具:三角板或直尺若干(学生自备)。③ 设备:展示台、带有光学投影仪的教学多媒体系统。④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设计与印发随堂教学辅助练习及作业。四、 开发和选择教材本课时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的教学内容。三视图是最常见的技术图样之一,许多工程图如机械加工图等多用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此部分的认识较为肤浅,需要正确完整地引导学生对三视图全面的认识。因此,需要制作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印发随堂教学辅助练习及作业,并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删除,将教材的练习题和马上行动等的部分内容加以整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五、 进行教学方法分析 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要求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景、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更注重学生思想的交流和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应留意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教学内容应服务于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是载体,不是教学的唯一。因此,教学案例选择以简单的组合体三视图为核心,但组合体也体现了技术学科的教学特色。此外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6人一组,组间进行互评,互评后将作业放在教室中央的展台上展出。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促进学生思想和方法的交流。六、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实施过程 学生反应引入 【引入】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解了常见的几种技术语言。提问:我们熟悉使用的技术语言有哪些?回答:草图、透视图、正等轴测图……教师总结:在技术学科当中,所说的技术语言不仅仅包括图形和图样,还有表格,模型,符号,技术我们经常使用的口头语言,甚至包括肢体语言。媒体展示:展示一些关于技术语言的例子,特别是透视图的例子。提问:这样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图?回答:透视图……提问: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的透视图有什么作用?提问:透视图有真实感,立体感,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的整体形状。大家在观察一下讲台上这个物体。实物展示:展示一个缺角的长方体。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回答:长方体、正方体…… 旋转一下物体在让学生思考……老师总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其实它不是一个长方体,而是其他的几何组合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的后面和侧面,还有地面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三视图才能把物体完成表达清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视图——一种能够将立体图形完整表现出来的技术语言。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认真观察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投影与投影法投影:介绍几种投影1.投影的概念:物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这就是物体的投影。运用实际影子的例子,用课室的投影仪的辅助之下就能说明。通过课件的图片讲解投影的三要素:物体、投影线、投影面。 提问:物体的影子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反映物体某个方向的形状特征与大小?回答:在正投影中,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2. 什么是正投影? 用相互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且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正投影的三个特性:真实性、积聚性和收缩性 单个投影的不足:不同的物体它的投影可以相同,不能靠一个投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于是引出三视图。 二、三视图及其画法1. 三投影面体系 V 表示正投影面,从前往后看,得到的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H 表示水平投影面,从上往下看,得到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和高; W 表示侧面投影面,从左往右看,得到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观察视频讲解。2.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 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是: 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且长对正 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且高平齐 左视图和俯视图要做到宽相等3.三视图的画法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教师边讲解边绘制绘制三视图的一般步骤: a. 选主视方向b. 绘制一条水平的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确定图位 c. 画出正视图 d. 在主视图的右下角引与XY水平线成45°的斜线 e. 画出俯视图、左视图 f. 描深物体轮廓线 学生活动:这些图形的三视图怎么画?教师在屏幕上给出物体形状,学生绘制三视图,进行分组绘制,教师巡视学生的绘制情况,让学生互评,最后老师点评,并且给出正确的三视图。以及讲解学生容易错误的地方。4.简单三视图的识读 【案例巩固】教师给出某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要求学生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画出的立体图形,或者教师利用课件给出一副简单的组合体三视图让学识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屏幕上显示的三视图,这个组合体是通过简单的几何体叠加而成,现在让我们一起将它还原成我们常见的另外一种技术语言——模型。分组活动:利用课件投影出两副简单的组合体三视图并印刷分发给各组(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性,读图的速度有的慢、有的快,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印发的材料将活动视图案例增加两例,难度也适当增大。),让1~10组学生(每组6人)识读视图1案例。相关的三视图如下:图1 图2 图3 【归纳】我们在识读三视图需要养成自己的基本思路:1.抓住主视图,延展到左视图和俯视图2.掌握投影的规律,利用好图形的平移关系3.想象视图之间的相互位置。 认真听讲、做好笔观察课件,并认真思考 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观看播放相关的flash视频。 记住9个字,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认真观察教师绘制 学生绘制三视图,然后互评 学生容易画错的地方:三视图的位置未确定;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没体现出来;三视图没做到虚实结合。 由学生合作探究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方法小结 1. 正投影的三个性质: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2. 三视图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是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 绘制三视图的方法 回忆上课内容,掌握三视图的作图要领教后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较多,教学过程需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围绕着教程的重难点展开,让学生吃透,方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具使教学形象化,选择的案例需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能够尽量把握课堂教学进程,使教学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有效教学的管理艺术,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绩效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正投影和三视图》.doc 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