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八角形风筝》的制作教学案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八角形风筝》的制作教学案例

资源简介

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八角形风筝》的制作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背景:
《八角形风筝制作》是劳技术新课程的教材内容,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本文目标比较明确。本教学案例按“欣赏——激趣——要领(步骤讲解)——动手操作(合作分工)——实践体会——点评概括”的思路来执行教学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掌握风筝制作的一般规律,并学习过程中体会实践的乐趣,尤其在“试飞检验阶段”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这一课中,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八角形风筝制作学习。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自主动手学习为主,配以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来达到教学目的,进而完成学会学习的目的。同时,从学习心理的特征出发,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采用情景教学法,从激发兴趣入手,突出自主探究学习,使教学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新课程教学理念: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从动手操作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的视角设计本课,选择了具有我国特色——风筝为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切入口,通过动手操作、试飞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检验成果的实践方法,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现我就将围绕该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解说。
《八角形风筝制作》——(七年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的步骤、技巧以及风筝能飞翔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技操作与认真细仔劳动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新知识的拓展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优质质量意识。
3. 了解风筝的起源与演变,以中国风筝的发明对全世界科技发展的意义;增强学生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风筝的制作步骤及要领。
2. 提线的安装,风筝的平衡。(试飞中的调整)
(这节主要是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当风筝制作完成后还要通过试飞来验证的,再加上学生刚接触到风筝的制作难免有些生疏感,制作风筝的步骤较多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试飞成功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平衡,风筝的平衡拴提线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把“拴线的安装,风筝的平衡”作为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法指导:
1. 欣赏——激趣——要领(步骤讲解)——动手操作(合作分工)——实践体会——点评概括。
2. 观察——质疑——练习(动手实践)——实践(试飞)——成功、失败小结。
在劳技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好了,没有必要再谈什么教法,我觉得越是劳技课教师更要注重教法正确的实施。要做到精展——即在引入等环节要讲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进行动手操时有一个理论的指导与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我在处理风筝的简介时尽量把风筝发明给后来飞机、飞船发展的启示作用,又要尽量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但又要控制量和度。使学生对风筝的了解超出风筝本身的意义,这样情境的创设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受。为下边的几个教学环节把好第一关。
这节课我在学法上走的是比较传统的路:主要以学生观察——质疑——练习(动手实践)——实践(试飞)——成功、失败小结。因为这节课即要学生完成风筝的制作,又要试飞体验,所以我在教学环节与知识的拓展进行了压缩,让学集中精力来完成风筝的制作。
教具:
多媒体课件、风筝实例、制作风筝的工具与材料(小刀、铅笔、透明胶、双面胶、竹蔑、纸张、丝线等)。
时间安排:
引入:3分钟;制作步骤介绍:12分钟;学生合作动手操作:20分钟;试飞5分钟;机动:5分钟。
教学过程:
一、精彩链接,引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欣赏2005年在我国举行的国际潍坊风筝节的精彩录像回放;(同学你:这些风筝漂亮吗?学生:漂亮。你有放过风筝吗?学生:有。)同学你,接下来老师和你一起来了解一下风筝的简介——风筝在我国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传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后来的飞机制造和航天领域的探索起很大的启示意义,现在我国的风筝之都——维纺,还在每年举行风筝节开展风筝比赛等。
同学们你知道风筝的有哪些种类吗?按风筝的的结构形状与观赏角度可分为:板子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龙类风筝、自由形风筝等。
同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只风筝来体验一下飞翔的乐趣?
我们这节一起来制作一只八角风筝。
二、讲授新课
八角形风筝制作的步骤:
设计情境:先展示这节课要制作的八角风筝——实物;并在大屏幕上播放八角形风筝的画面以增强制作八角形风筝的直观感受。
提问:同学们这个八角形风筝给你制作你准备如何制作?要经过几个步骤?
请同学们思考或小组讨论一下,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取竹条; 2、修竹蔑与竹蔑的左右平衡;3、画出风筝骨架及粘贴竹条;4、粘尾及拴提线
……
师(小结):1、取竹蔑与平衡的调整 2、画出风筝骨架及粘贴竹条 3、粘尾及拴提线
(一)、取竹蔑与平衡的调整
定出竹蔑的长度与整修竹条
请每组的同学们拿出竹蔑,取34CM与48CM各两根(教师示范)尽量要取比较直的节断,然后先定出中点,观察其两边是否平衡;如果有不平衡的现象要进行竹蔑修整;讲解竹蔑修整的要领与注意安全(教师示范)
竹蔑的特点与取材要领:
教师讲解与示范:
1.竹的竹节是有点规律,但不是非常均匀的;所以在取竹蔑时要仔细判断,尽量在取出的竹片的竹节要左右平衡为宜。(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思维。)
2.竹蔑是竹片用竹蔑刀削出的,在还没修整时是厚薄不一的所以在取出的竹蔑左右基本平衡下要进行修整。但是在修竹片时要非常注意方法与安全性;这一环节我在课上在大屏幕上展示示意图,并进行示范演示。
(这是重点与难点;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技巧以及明白该环节要注用刀的安全。)
问题设计:经取出、修整的竹条如何判断它是平衡呢?
小结:可以用小刀的刀口放在竹蔑中点的下方,来观察是否左右平衡;如果不平衡还要加以修整至平衡为止。(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示意图)
(竹蔑的左右平衡对风筝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这个环节的成败之处;所以要让学生自已来检验自己的这个制作环节是否到位是很重要的。)
(二)、画出风筝骨架及粘贴竹条
a、在蒙纸的反面画出风筝的骨架。
过程:首先画出一个性34CM的正方形,然后复制并旋转用45度,使两个正方
形相交叠加;这样来就是八个顶点,连接八个顶点就是八角形风筝的外形了。
b、按顺序粘贴竹蔑条。(正确使用双面胶;DV演示)
2、先粘横的三条,然后粘中间一条,这样就形成一个“丰”字。(DV演示全过程)
c .用透胶带纸将风筝面的外缘部分封起来。
d.用小刀将风筝面裁下。
1、要沿透明胶的外围割下,注意用刀要干净利落。
2、如果有透明胶贴异位,在这时候要及时调整。
(三)、粘尾及拴提线
同学们要想风筝飞翔起来,风筝制还需哪些步骤?
学生:粘尾及拴提线
教师:那么如何粘尾和拴提线呢
要领:1、上提线与下提线的长度和比例。
2、并在DV演示的同时我又在黑板上出示两张正确拴提线的平面图;
三、课堂操作学习
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八角形风筝一只。
要求:1、外形以八角形风筝为主,也可以尝试不同的形状的风筝。
2、制作方法与步骤可以以上课讲解为主,自已可以方法与步骤上进行改进创新。
提示:今天,你的成功取决于能合作。合作的秘诀在于分工与配合。并开展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一组能取得
设计最佳 质量最佳 创艺最佳 合作最佳
教师进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与学生制作的进度。
试飞大行动
地点:学校的小广场
要求:各小组既要有良性的竞争又要友好的互助。
要领:1、注意风筝在迎风时的角度,对放飞有成败之关键。
2、风向和风速的强弱、稳定性对风筝放飞也是很重要的条件。
3、在试飞的过程中要及时调好提线的长度与上下提线的比例。
4、如果出现打转,或倾斜时要及时调整好尾部的长度与左右平衡。
四、课堂小结
a、让学生说一说这一节课的感受与体验。
b、说说自已合作的风筝有哪些优缺点并且举一些其他组完成风筝的优缺点。
五、课外拓展
收集资料与信息制作以风筝知识为主题的小展板或手抄报(要图方并茂)。

教学反思
反思一: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利用现代多媒手段进行教学;而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使学生能充分感知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而且非常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示范的盲区。其次清晰构建课的流程,力求主次分明,富有新意。特别是在讲解风筝的的制作步骤时,既有轻描淡写又有深入重点分析,这对这节课的重点突出与难点的突破作了很好的解决。即缩短了教时,为试飞检验学习成果结余时间,又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的示范全面性。
反思二:这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与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不管是在引入新课还是步骤的讲解都是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而展开;在作业的布置的激励环节有一些创新,并在练习中留有学生探索的空间,并且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制作的分工、合作;试飞的合作竞争),注重对学生的合作和竞争能力加以培养,这不仅符合了新课的要求,也落实了新的教学理念。
反思三:这节课的整体思路都是以“技术思维、实践操作、合作探索、检验实践”而展开,尤其是学生试飞的教学阶段,这既能体验自我和集体的劳动成果,这时学生放飞的不仅是风筝更是放飞学生青春的心情,使学生的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有机会真正体欢乐和放松,有助于学生劳动情感和观念的孵化和升华,有助于学生劳动兴趣和良好习惯的激发和养成更能体现引导学生参与欣赏评价自我和集体的劳动成果,全面落实劳技课教学目标和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