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作为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关系和其它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即使在以前没有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课后也会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容易记住。本节课我具体抓住以下2个方面。? 1、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教学中,我在引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在猜测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参与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并充分进行交流反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2、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动手操作,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推理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经知道了,我们能否把其他三角形转化成直角三角形进行研究呢?经过这么一提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大脑。充分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这节课在复习回顾“平角的度数及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哪几类”后,我引出了研究“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个别反应快的学生就从这里入手,猜想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学生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确验证方法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之后我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有的小组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有的小组通过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结论。此时我让学生思考分析测量误差存在的原因所在,对比折一折和拼一拼的共同点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了一个平角,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第二层练习是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计算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与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无关。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人教版(1).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人教版(2).doc